《施特劳斯与现代性危机》属经典与解释。 本书为施特劳斯思想与现代性的专门研究,相关作者都是该领域各方面的*权威西方学者,均为一时之选,可展现迄今为止西方学界在此关目下的思考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本书的出版,将为施特劳斯思想在中国的研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视野,进而推动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的深入思考。
目 录刘小枫编者前言尤多夫论施特劳斯(乔戈译) /格布哈德施特劳斯:困惑时代中追寻真理(张双利译)/丕平施特劳斯的现代世界(张新樟译) /捷米诺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再思索(贺志刚译)/曼斯费尔德施特劳斯之马基雅维利(田立年译)吉尔丁现代性的**次危机(叶晓璐译 洪涛校) /贝兰德《自然权利与历史》中所引用的卢梭作品(罗志达译)/伯恩斯前科学世界与历史主义(徐英瑾译 成官泯校)/伯恩斯海德格尔和施特劳斯(娄林译)/梅耶斯施特劳斯与海德格尔(徐英瑾译 成官泯校)/佩鲁肯施特劳斯与基督教 (程宇译 蒋鹏校) /格林现代犹太思想流变中的施特劳斯(游斌译) /吉尔丁施特劳斯对政治上更好和更坏的理解(蒋鹏译) /施拉姆施特劳斯在自由教育中的位置(李永晶译) /附录施特劳斯生平及主要论著年表(阮元编译) /施特劳斯主要著作缩名表 /
内容简介:生前被视为学术“怪胎”而备受冷落、排挤的施特劳斯,在其死后却又被承认为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不知这是不是又一次对“高人”的误解?因为施特劳斯的“古典研究“绝不是为古典而古典的学究式研究,而恰恰是由强烈的当代政治关怀出发的,深入研究西方古典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更深地理解西方现代性及其危机。施特劳斯认为时代的重大问题就是“现代性危机”和“西方文明危机”。60年代,施特劳斯即指出,现代性的本质就是“青年造反运动”,其根源在于由马基雅维利开端的西方现代性对西方古典的反叛,于是马基雅维利被施特劳斯称为近代以来一切”青年运动“的鼻祖,而在施特劳斯关于现代性三次浪潮的分析中,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洛克等同属“第一次浪潮”。卢梭、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则属于“第二次浪潮”,尼采和海德格尔属于现代性的“第三次浪潮”。尤其现代性的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也是现代性的两次大危机,其中卢梭、尼采、海德格尔都曾以最大的努力批判现代性而试图返回“古典”世界(例如尼采之高扬希腊悲剧,海德格尔之力图返回“前苏格拉底思想”),但施特劳斯认为由于他们都是向着现代“历史观念”的方向去努力,因此不但没有能够返回古典的自然世界,反而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大地推进了现代性的方向。施特劳斯的思想著述过程是倒着从现代走回古典的。即他前期和中期的著作主要都是处理现代传统(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到马基亚维利,即使他的犹太传统研究也是倒着从当代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柯亨到近代早期的斯宾诺莎,再到中世纪犹太大哲迈蒙尼德和阿拉伯大哲法拉比)。他真正全力投入“苏格拉底问题”研究事实上已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恰如“前苏格拉底问题”并不是海德格尔的原初问题意识一样,所谓“苏格拉底问题” 也并不是施特劳斯的原初出发点。他们都是从某种先行问题出发而回过去重新检查传统,这个出发点是现代性的问题。借由以上提纲挈领式的勾勒,你可以窥知我们这里在“施特劳斯与现代性危机”大标题下所选的14篇(《《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政治学》9篇旧译加5篇新译)对施特劳斯的解读文章的初衷及其意义。
唯识学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唯识史要主要讲述了唯识学的产生及其史略,唯识思想在印度的演变,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演变,玄奘大师和他的弟子等内容...
本书是国际公认最通用的圣经希伯来文语法教程。本文的基本架构是以演绎的方法,将希伯来文语法的基本要素作系统性的传授,兼以归
十力语要初续 本书特色 心相者,心上所现之相曰心相,此相非实有,但是意识上现似某种物相而执着为有,故云,种执着的心相。吾子所由致疑者,正以一向妄执有各个固定的物...
生产(第五辑)德勒兹机器 内容简介 对于”生产”(producing)的关注,源自马克思主义传统,正是在生产环节,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增殖的秘密。马克思之后,“生产...
论自由-58-[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科哲学爱好者以*精华的篇幅,读懂*伟大的思想。约翰·密尔对个人自由的深刻分析和界定,功利主义哲学在国家和社会...
和其他心灵修道的旅程相比,佛陀是从发问开始,而不是从答案开始。从一位王子到苦行者,从各种疑惑到完美觉醒,当我们想要仿效同
《管子》一日一语-治世的筹谋 本书特色 《管子》是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为春秋齐国相管仲所撰,其实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此书内容庞大,体系整饬...
《现象学十四讲》认为,现象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使我们前哲学的生活、经验与思考获得正当有效性。对于我们这些受过近代科学启蒙
庄学研究 本书特色 庄学研究的起点,无疑地应该是对庄学创始者庄子其人和庄学*主要的思想资料《庄子》其书的考论。因为漫长的历史岁月给我们的这个研究对象留下许多模糊...
周易 本书特色 《周易》是我国*古老的典籍之一,据称是由伏羲、周文王、孔子等数位儒家圣人加工而成的。《周易》主要由《易经》与《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分为卦、...
十四堂哲学课 本书特色 《思想启蒙读物·哲学与生活系列:十四堂哲学课》讨论风格在芝加哥、旧金山、牛津的曼切斯特学院、剑桥的新学院、牛津的新学院、多伦多以及斯特拉...
美与人性的教育-席勒美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在那里,人的行为不是来自对传统习俗的粗劣摹仿,而是源于人自身所具有的美的天性;人在自由显现中敢于以天性的质朴和优雅来...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关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的成果,代表当今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儒学问题研究的富有创新性的高水平...
圣经解读 内容简介 “圣经文化解读书系”由6卷构成,**卷综述圣经形成的背景、其正典化过程、内部结构、在后世的传播和阐释,及其对后世文化的深远影响;第二卷至第六...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内容简介 本丛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十大思想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思想理念,萃取了他们的人生智慧,力求尽善尽美...
扶箕迷信底研究 本书特色 扶箕是一种曾在古代广为流行的迷信活动,至今仍给人带来几分玄奥神秘的感觉。本书通过从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收集来的132则故事,...
怀特海与中国哲学的第一次握手 本书特色 本书从系统探索怀特海对现代中国哲学的影响的角度,全面梳理民国时代的中国哲学家对怀特海的绍介、融会和出新,可谓填补空白之作...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任教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所编讲义。约撰于1923年冬至1925年...
《导读》内容简介:本丛书将包括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领域,选题以近代以前的名著为主,适当选取入若干已有学术界评的当
民间何在谁之信仰 内容简介 简介中国民间信仰领域的研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从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研究理论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具备了跟国际学术界对话的条件。在这一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