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小说史上,《镜花缘》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
作者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人,大约生活在1760年至1830年之间。家世不详,仅知他兄弟三人,长兄李汝璜,字佛云,弟弟李汝琮,字宗玉。他早年丧妻,后又续娶好友许桂林的姐姐为妻。曾在河南做过几年县丞之类的小官,除此之外差不多都是跟随长兄生活在淮南、淮北一带。李汝珍多才多艺,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于学无所不窥"的才子。其刊行的著作,除《镜花缘》之外,还有音韵学专著《李氏音鉴》和围棋谱《受子谱》存世。
《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套装全2册)》内容简介:清代百回长篇小说,是一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烂的天轮彩图。
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人,大约生活在1760年至1830年之间。家世不详,仅知他兄弟三人,长兄李汝璜,字佛云,弟弟李汝琮,字宗玉。他早年丧妻,后又续娶好友许桂林的姐姐为妻。曾在河南做过几年县丞之类的小官,除此之外差不多都是跟随长兄生活在淮南、淮北一带。李汝珍多才多艺,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于学无所不窥"的才子。其刊行的著作,除《镜花缘》之外,还有音韵学专著《李氏音鉴》和围棋谱《受子谱》存世。
周大新中篇小说典藏(1976-2008)2 目录 自序[寨河][步出密林][铁锅][左朱雀右白虎][握笔者][十四十五十六岁][银饰][勒][山凹凹里的一种乔木...
妈妈.你在哪里? 本书特色 《妈妈,你在哪里?》是一本关于母爱的略带悲伤但满含温暖的小书。小说的话题“妈妈突然不见了”其实跟现实生活极为紧密,在百度中输入“寻找...
伯恩的通牒 本书特色 一个脑袋里装着两种人生,会有多么痛苦?如今,该是了结一切的时刻了!如果你明天还有正事要办,这时候千万别翻开陆德伦的小说!《芝加哥太阳报》 ...
《明宫女》内容简介:这是一套20本《周大新文集》中的一本。这是周大新第一次出文集。《周大新文集》包括八部十本长篇小说(其中《
浮生物语-叁-上 本书特色 天帝去东海索要暗藏玄机的“灵凰十二棺”,为此,树妖老板娘身怀六甲还开车房车一路向北,带着满车的茶叶,踏上了寻...
东周列国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典小说普及丛书》系列之一。《东周列国志》一书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的小说。作者为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余邵鱼,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
当野花来敲门 本书特色 德国**畅销女王苏珊?芙洛利希笑破肚皮第二弹!家花可比野花香?!报复老公外遇*好的反击方式就是--自己也来个外遇?首印突破25万大关!时...
1978-1998-大江东去-(共三部) 内容简介 《大江东去》是著名财经作家阿耐继《不得往生》畅销后创作的一部全景表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变迁...
《绅士盗贼(卷二):红色天空红色海(上下册)》内容简介:拉莫瑞和他的同帮兄弟金一心卷土重来,设下一个偷天大计划:打入最大的
清算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中篇小说代表作。本书包括《清算》和《英国旗》两个中篇。《清算》的故事背景是东欧剧变时期的匈牙利,是对纳粹...
《野蜂飞舞》内容简介:本书讲述发生在1937年的故事。抗战爆发,女孩黄橙子跟随父亲的学校西迁,落脚在华西坝上的“抗战五大学”校
雪祭 本书特色 党益民*的长篇小说《雪祭/新世纪作家文丛》 讲的是:在遥远的藏北高原一个名叫雪拉山的地方, 有一片冰雪覆盖的墓地,其中一块墓碑上赫然写着我 的名...
《犯罪团伙》内容简介:汤米和塔彭丝·贝尔斯福德夫妇喜爱冒险,于是爽快地从苏格兰场手中接管了国际卓越侦探所,开门迎客。事实上
游仙窟校注 内容简介 中國古代小說的概念非常寬泛,内涵很廣,類别很多,又是随着歷史的發展而不斷演化的。古代小說的界限和分類,在目錄學上是一個有待研究討論的...
《盲刺客》内容简介:★《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代表作 ★《我的天才女友》作者费兰特推荐女性必读书单 ★“加拿大文
《非常禁:纸人葬》内容简介:中国丧葬文化中,历来就有用烧纸人纸马为逝者殉葬的传统。她想把这一传统手艺传给自己的独生儿子张烔
暧昧 内容简介 《暧昧(精)》是何家槐所精选的处女集,1933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暧昧(精)》共收入10篇小说,包括《猫》、《湖上》、《牙痛》、《侏...
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长篇小说卷(1996):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本书特色 小说讲述了一个大时代大背景下发生在南京城里的爱情故事:杰出的语言学家丁问渔,是...
那不勒斯的九月 本书特色 《那不勒斯的九月》:没有永恒不竭的爱情,只有永远不变的对爱的证明。是的。爱在这里,不是救赎,不可浮虏,也不是秘密,它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原...
杨家将传 内容简介 古典通俗小说文库。《杨家将传》中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小说也是在这些真实人物的基础上不断吸取话本、杂剧等其他文艺形式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