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籍山东诸城,那是潍河由西向东再转向北流的地方。在清代末年,祖上因逃荒渡海,来到辽宁海城牛庄西头台村,居于太子河下游左岸。后来,父亲外出做事,来到河北。1941年初夏,我便出生在河北省平泉县,那是滦河左岸支流瀑河之侧。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沈阳,又回到浑河边。童年时,偶尔也到姥姥家去玩,姥姥家的门口就在浑河一条小支流桃仙河的岸边,姥姥家门口西边的河沿,就总有三五人在那里倚岸垂钓。然而,这些关于河的记忆,除了听家里大人的口传外,留在我印象中的,都已很模糊了。
1950年春天,我9岁时,全家迁来哈尔滨,从此便喝松花江水长大,成为松花江母亲河儿女中的一员。在松花江流域,在祖国的东北边疆,来自山东、河北和辽宁的移民很多,差不多有一半以上,在我的身上,我的血管里,恰恰汇聚着这三省移民的影子。但我只承认,我是松花江的子民。五十多年来,我在松花江母亲河的臂弯中长大,我深感母亲河的体恤与温暖。松花江母亲河的胸怀多么温馨啊!我曾在母亲河的草地上踏春、嬉戏,也曾在母亲河柳丛繁茂的岸边钓鱼、捞虾,我还曾在母亲河的江汊子里游泳泛舟,唱一支歌儿,迎朝霞如火,送夕阳满天,在荡起双桨的同时,也把我们的爱,寄予给我们亲爱的母亲河——松花江。
后记
将图片初步搞定,又核对好主要参考文献之后,这部《松花江传》终于可以说“完稿了”。但完稿的*后一件事,还要例行公事地写一篇“后记”。首先,我要感谢河北大学出版社给我写这部书的机会。我憧憬这样一本以松花江为传主的书,可以说很久了。哈尔滨市的一家科研所曾为此项工作运作了两三年的时间,我也忝列其中,然而终因种种原因而搁浅。河北大学出版社设计策划的这套《大江大河传记丛书》,的确是高瞻远瞩,它的前几本书甫一出版,就被台湾某家出版公司买走了版权,更说明了此选题具有前瞻生和重要的文化意义。大河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关注大河文明,只有盛世才能做到,因此不妨说这套丛书,真是功在当代,利被后世。
我有幸成为《松花江传》的作者以后,经过任文京先生的帮助、指导,逐渐进入角色。此书能够完稿、出版,任文京先生和杨金花主任,功不可没。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这本书不会这样顺利地出版,因此我要衷心地感谢他们。
其次,我还要感谢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我以重要帮助的朋友与同仁。黑龙江省史志办公室的柳成栋先生给我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且,我们一起结伴游长白山、看天池,在各处拍照,成为本书写作过程中*好的一段回忆。
松花江是一条富饶而美丽的大江,也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江。千百年来,她那滔滔不绝的江水哺育了一代代各族儿女,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作者怀着诚挚的感情,多次走进松花江,用优美的笔触叙写松花江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以及生务环境全方位地展示了母亲河的迷人风采。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东西南北中,奔流着许多大江大河。这些大江大河,在养育中华民族各兄弟成员的历史进程中,都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她们是中华民族和东方人类文明的摇篮群。黄河有黄河的贡献,长江有长江的功绩,珠江有珠江的光辉,雅鲁藏布江有雅鲁藏布江的风采,塔里木河有塔里木河的波光,淮河有淮河的胜迹……在祖国的东北,辽河无疑是气势不凡的壮河,而松花江(其中她与黑龙江的血脉联系早就无法分割)更是位于东北亚的中华民族值得骄傲与自豪的又一个伟大而可爱的摇篮母亲河。
在黄河、长江流域,以汉族这个融多民族血统为一体的混合民族,建立了中原文化圈,在中原文化圈的周围,历史上所谓的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诸兄弟民族也在其相应的地域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圈。这些周围的文化圈是中原文化圈的外延,同时也和中原文化圈有着难以理清的交织和纠葛。松花江这条大江,以她悠远的历史所形成的“东北夷文化圈”,从远古时代起就和中原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尽管“夷”或“狄”在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为主体的视角看来,其中不无轻蔑或藐视,但那只能是历史在封建时代留下的某种观念形态,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历史的全貌。进入21世纪,笔者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仍然使用“夷”这个词,其一是因为使用方便,其二也是为了“正名”。像“东北夷”这个词,实际上它只是“东北地区的人”在古代时的一个称谓符号,它和称“东北那群邻居”其实并无多少差别。
范震威,1941年生,河北平泉人。曾任教师、技术员、编辑、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后,专职从事写作。主要著作有:《唐代应试诗注译》(合作)《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燕园风雨四十年——严家炎评传》(合作)《世纪才女苏雪林传》《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松花江传》《辽河传》等,另有论文、江河随笔、文史随笔一百五十余篇。
美洲神话-人文珍藏图鉴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洲神话百科之集合,以详实的文字资料考证,丰富珍贵的文物资料图片,以美洲大陆的神话传说为背景,综合而立体地展示了其中折射...
(盒装)世界文明奇迹1-4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人们了解那些尚未被探索的未知领域,了解那些正在被探索的待知世界,了解前人探索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破除迷信,倡导科...
印度文化史 内容简介 大国崛起的时代,印度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公共话题。她距中国如此之近,其文化与中国文化又相差如此之远。作者用细腻生动的文字叙述了印度的历史...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先后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来龙去脉,辨析了译介学和翻译学之间的差异,明确了二者...
大学语文[全编本] 目录 前言一、诗经、楚辞诗经·卫风·伯兮诗经·王风·黍离屈原《湘夫人》附录咏屈原诗选情感道德·直言《诗经》的内容与艺术概述楚辞作品综述二、先...
我写《文化县》的初衷是打算向盅以外的读者介绍中国引人注目的教育历史。现在,中译本就要出版了,它将使以学生或以教师身份亲身经历过我所讨论的那些历史变迁的中国读者,...
国际汉学.第十七辑 本书特色 《国际汉学(第17辑)》中的马礼逊是一位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他所留下来的学术著作在中国近代学术史...
文化的盛宴 本书特色 作品精选了梁启超、王国维、辜鸿铭、蔡元培、陈寅恪、胡 适、夏丏尊、李叔同、鲁 迅、闻一多、徐志摩、陶行知、郁达夫、朱自清、林徽因、丰子恺、...
竹论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由知名学者薛玉森编写,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题写封面文字★ 对苏轼、赵孟頫、石涛、郑板桥、吴昌硕等历代...
《从“1”开始3D编程》内容简介:本书推导解释了3D世界的1的具体含义,包括3D编程最常使用的5个坐标1的意义。对于透视投影的3D坐标
生命之根:邹海鹏寓言集 本书特色 《邹海鹏寓言集:生命之根》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寓言是什么?寓言是“智慧的花,哲理的诗,真理的剑,人生的歌”。生命中理性的...
中国文化丛谈-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在台湾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整理而成,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以《钱宾...
康有为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康有为思想研究》是萧公权先生*后一部长篇学术巨著,原为英文撰写,先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学术期刊,后再汇集成书,补写家世与生平两篇以及教育...
资深少女奇幻小说作家,传作六年多,著作达几百万字,魅力经久不衰。2001年以架构庞大的架空历史著作「九龙策」掀起龙卷风,横扫两岸三地;此后,又以神话系列小说“阴...
复句关系标记的搭配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关系标记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和“词语发配”为理论背景,将搭配研究基本手段与“两个三角”,即“表-里-值”小三角和“普...
国学问题五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君渊源家学,致力甚专,比岁往来平津,任教各院校,耳目所及,听夕无间,用宏取精,乃有此作。观所撰是书,采问答法,易记忆也...
传统文化研究:第十五辑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研究(第15辑)》自九十年代初创刊至今已出版了15辑,重在通过对吴文化的研究,彰显苏州地域特色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个性,...
艺术、神话与祭祀 本书特色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
中国文化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概论中国文化,在编章展开之前,有必要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是为绪论。本书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
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ka),加拿大著名哲学教授,1984年获女王大学(Queerl s Urweislty)哲学和政治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