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史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基本上等同于中国革命史的书写。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革命确实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调,是主导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符码。在业已告别革命的今天,作为历史研究者,不能仅仅简单地放弃、淡忘或者否定那些我们曾经长期沉迷的观念,而有必要追问,那些早已溶铸成为我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本书的思考即是就此而展开。
“革命”与“反革命”被扩大化为非常宽广层面的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阶级较量。不同政党以及同一政党内部的不同派系之间,争夺并试图垄断对“革命”话语的诠释,同时将“反革命”的头衔加诸不同政见者和敌对党派之上。唯己独“革”,唯己*“革”,唯己真“革”,甚至视革命同路人为危险的竞争对手。1920年代的“革命”与“反革命”话语既带有浓烈的专断性,又富有浓烈的任意性。在此基础上开始凝固成一种新的“革命”政治文化。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内容简介:1949年以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史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基本上等同于中国革命史的书写。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革命确实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调,是主导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符码。在业已告别革命的今天,作为历史研究者,不能仅仅简单地放弃、淡忘或者否定那些我们曾经长期沉迷的观念,而有必要追问,那些早已溶铸成为我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的思考即是就此而展开。
第一章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新青年》(首卷名《青年杂志》)创刊为开端,以“民主”、“科学”为旗帜。这一说法,早已成为学界认同的经典表述。然而,在“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最初流传之际,时人心目中的“新文化运动”多以五四为端绪,而且身历者所认知的“新文化”、“新思潮”,其精神内涵既不一致,与后来史家的惯常说法亦有相当的出入。后来史家所推崇、所眷顾的一些思想主张,在当时未必形成多大反响,而当时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却早已淡出了史家的视野。数十年来,学界对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之历史叙事,日益趋同。陈平原即注意到,中外学界对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历史的叙述,差异最小的是关于《新青年》部分。他举美国学者周策纵与中国学者彭明的研究为例,说明即使是政治立场迥异的学者,对《新青年》历史功绩的描述亦颇为接近。与此同时,学界对《新青年》文本的诠释仍不绝如缕,更有历久弥新的趋向。依据留存下来的《新青年》文本解读其思想意蕴,是既存研究较普遍的范式。而思想演变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则多为研究者漠视。《新青年》并非一创刊就名扬天下,景从如流;“新文化”亦非一开始就声势浩然,应者云集。《新青年》从一“普通刊物”发展成为“时代号角”,“新文化”由涓涓细流汇成洪波巨浪,实都经历了一个相当的“运动”过程。过去较多关注“运动”的结果,而不太留意“运动”的进程。对“运动家”的思想主张非常重视,对“运动家”的文化传播策略与社会环境的关联互动则甚少注目。本章拟以《新青年》为视点,综合考察《新青年》同人、论敌及局外各方的不同认知,尽可能“重返”五四前后的历史现场,从“过程”的描述中着力“还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本相。一“普通刊物”今人的视线,早被“一代名刊”的光环所遮蔽,甚少注意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时,其实并没有什么高远的志怀和预设路径。《青年杂志》没有正式的“发刊词”。创刊号上只有一简单的“社告”,内中除申言“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以及“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外,其他均属于编辑体例的具体说明。《社告》,《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创刊号首篇是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一文。该文虽有几分“发刊词”的意味,有人将《敬告青年》视作《青年杂志》的正式发刊词。参见唐宝林、林茂生编《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68页。但其所揭示
王奇生,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1997~199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任职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等。
第二野战军征战纪实 本书特色 刘伯承是中国战争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家,他的雄才传略和坚定勇毅,使之成为世界级名帅;而邓小平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并*终成为影响...
胡锡进论复杂中国 本书特色 胡锡进是率先提出“复杂中国”概念的媒体人;又是试图用“复杂密匙解析复杂中国”的思想者。他的发声,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总是渗透着思想...
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 本书特色 1941年12月7日,二战中*具决定性的一天——正是这一天使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当高傲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珍珠港基地昏...
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因素-美日印俄与南海问题 本书特色 《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因素:美日印俄与南海问题》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因素-美日印俄与南海问...
《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内容简介: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中华帝国和蒙古帝国,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曾经弱小的英国为
本书是尼克松论述国际政治及其个人经历的著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时不我待;第三次世界大战;历史昭示;石油命脉等。目录 第一章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给全人类的警醒之作,来自备受尊崇的大卫·爱登堡爵士一生的独特见证和思考。94岁的大卫
第五次变革-第四权力的中美较量 本书特色 作为“第四权力”,媒体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入信息时代后,新媒体迅速发展,改变了传播方式。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及华人形象研究 内容简介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及华人形象研究》是不同语种的外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发挥自己外语的特长,对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
苏联/俄罗斯空中预警和指挥战机研发全史 本书特色 空中预警飞机发展的历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的政治与军事领袖一直都在注视着另一侧西方的军事科技发展,对比...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汉繁 本书特色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武士道铸造的战魔:日本军队今昔 内容简介 《武士道铸造的战魔:日本军队今昔》包括“无纵深可守”;6处镇台;《都督部条例》神风特攻队;“关于发展防卫力量的试行方案...
民主 本书特色 民主和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20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向着民主和自由的方向迈进,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也引发了许多有关民主和自由...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本书的章下各节内容丰繁,因此以节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在节的后部列附表及注释,便于读者阅读。二...
2015-公共危机管理典型案例 本书特色 《公共危机管理典型案例·2015/中浦院书系·研究报告系列》精心挑选了2015年中外10个...
《心教:萨提亚唤醒孩子内驱力》内容简介:孩子成长的关键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萨提亚教育模式,倡导沟通,由内而外激发孩子的的成
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 本书特色 《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 内容简介 ...
月读-干部经典读本-2011年第4辑(总第16辑) 内容简介 本辑主题为“秉公执法”。 选文包含了历代有识之士对“法”的诸多层面观察与思考,包...
《变革与重建》内容简介:本书试图从产业、社会和治理等多个角度,以危机时刻,产业之变和社会重建三个板块,抽丝剥茧,分析当下情
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 内容简介 社区矫治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执行理论和实践中发展*快的领域,也是以非监禁逐步取代监禁刑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行刑趋势的主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