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世纪末日的交待(自序)
致谢
导论:研究中国基层司法
一、为什么司法?
二、为什么基层?
三、为什么中国?
四、法律学术的意义
五、本书的结构和安排
**编 司法制度
**章 为什么送法下乡?
一、问题和材料
二、为什么送法下乡?
三、权力的运作与空间
四、下乡——局部支配性权力关系的重建
五、村干部——地方性知识的载体
六、知识的另一种可能和村干部的另一角色
七、结语
附录:感受中国法律的现代性
第二章 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
一、问题
二、法院的两套制度及其结构
三、司法过程中实际体现的行政化审判制度
四、行政化中的集体决策
五、*后的评论
第三章 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
一、问题的界定
二、进路、方法和材料
三、审判委员会的构成和运作
四、法官的看法和理由
五、法官的理由是否可信?
六、另一个视角的考察
七、审判委员会的问题
八、两个例子的简析
九、结语
第二编 司法知识与技术
第四章 初审法院与上诉法院
一、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司法知识
二、司法知识谱系的勾勒
三、作为初审法院的中国基层法院
四、作为中国初审法院的基层法院
五、作为开头的结尾
附录:初审法官的重要性
…………
本书按照制度、知识、法律人以及研究方法分为四编。集中论述了中国当代基层司法制度、中国基层法官的技术和知识、有关法官以及乡土社会中的其他法律人和作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书 摘中国正处于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与之相伴,中国的法学也应当有一个繁荣时期。然而法学的发展并不必然伴随着法治的发展而来,因为法治的确立是一种秩序的社会形成和确立,这主要是一个社会的公共选择和试错过程的产物,而法学却更多是一种智识性的表现,是对法律实践和法治实践的正当化和表述。因此,我拒绝那种唯心的观点,认为法学研究的发展是中国法治发展的原因或主要原因。但我也不想走向一种相反的决定论。这两者的关系更可能是一种互动的、辩证的、互相强化的。如果其关系果真如此,那么法学研究对中国法制建设也就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即使假定法学的理论发展并不能直接对中国法制的形成和确立起决定性的作用,我还是认为,它可能产生一种间接的作用,即通过法律话语的形成而形成法律的共同体,构建一种法制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社会共识,并以此来促进法治的确立。*后,假定法学研究具有不依赖法制建设的独立的学术意义,那么作为中国学术的体现,作为中国法学工作者存在意义的依赖,我们也必须努力推动法学的发展。问题是如何发展中国的法学。当代中国法学的发展现状,在我看来,是非常不能令人满意的。大而空的研究,从条文到条文的法条主义的研究,处处可见。好一点儿的也只是倚重国外或我国台湾地区一些学者的著述或者是国外或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些做法。结果是,尽管在法律条文的解说上有所丰富,回答了国外或我国台湾地区是如何做的,但往往并没有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是诉诸于一些无法操作的、因此也难以形成实践性共识的抽象价值,或试图发现一种在研究者看来具有先验性的永恒真理,将在一定时空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或正当化方式当做永恒有效的普遍真理;一旦中国的社会法律实践与这种法学理论不相符合,学者往往就会用应然的论点替代实然的分析。因此,尽管面对的是中国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中国当代法制的迅速发展,法学界至今没有而且似乎目前也不可能给予有力的回应。我们的法学基本上是在炒西方学者的冷饭,没有自己的见识和洞察力,没有自己的发现,乃至在国内的其他学科中,也被讥笑为“幼稚的法学”。这种状况是中国法学家的一种耻辱,我们这些学术法律人有义务改变这种状况。“知耻者近乎勇”,但光有勇还很不够,我们还必须找到法学发展的突破口。从总体上看,这个问题必须通过研究中国问题来解决;从具体上看,我觉得司法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创造的潜力。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本书的第四章中有比较细致的分析,为了行文的必要,我在此作一个简要的概括。我的基本分析是,欧陆法学是以立法为中心的,司法的知识在那个知识体系中变得看不见了(请回想一下,你能否想出一本欧洲学者写的有关法官司法的学术著作?);英美的法学是以司法为中心的,司法的知识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得到了凸显,但其司法哲学主要是围绕着上诉审法官的司法意见展开的,包括其司法制度和法学教育制度都是为这一法学形成创造了条件(请回想一下,美国司法审查制度,苏格拉底案例教学法,法律推理,法律解释,宪法原旨,程序正义等)。
朱苏力(苏力),男,1955年生于安徽合肥,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5年在北京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期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LL.M,M.A, 和Ph.D。1992年回国,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主要学术著述有学术论文、评论70余篇,自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阅读秩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合著有《学问中国》、《规制与发展》、《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译著有:《法律的运作行为》、《法理学问题》、《司法过程的性质》、《国家篇·法律篇》。
《SpringCloud微服务实战》从时下流行的微服务架构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SpringCloud针对微服务架构中几大核心要素的解决方案和基
九夜茴,女,80后生人。笔名取自一个神话,传说中,九夜茴是一种魔花,每九夜绽放一次,颜色瑰丽,香气袭人。如果你曾背叛过别人,那么你见到它就会受到惩戒;如果你曾被...
作者簡介:橋本 紡三重縣伊勢市人。榮獲第四屆電擊電玩小說大賞金賞。著作有《仰望半月的夜空》系列、《空色ヒッチハイカー》、《猫泥棒と木曜日のキッチン》、《ひかりを...
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书写传记,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在写人物所处时代的简史。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便是这本书试图阐释的一切。◎ 编辑推荐☆ 弗兰克·麦克林长于叙述,试图...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是苹果公司最早的两位创始人之一,也是Apple I和Apple II的唯一发明者,这两款产品为个人电脑时代的来临揭开了伟大的序幕。在计算机发展...
野夫,本名郑世平,网名土家野夫。毕业于武 汉大学,曾当过警察、囚徒、书商。曾出版历史小说《父亲的战争》、散文集《江上的母亲》(获台北2010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
本书提供了网站设计时所需的可交付文档资料包括:概念模型,站点地图,可用性报告等,这些文档资料是设计人员和客户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本书深入讨论了文档推介和风险规避...
张晓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经济学博士,研究员。2005年和2011年分别获第十一届、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3年获首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M...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
Richard Bird takes a radically new approach to algorithm design, namely, design ...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未来。面对子女教育、亲子关系,越来越多的父母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理念”“养育妙招“中焦虑着迷失了教育的本质。最终我们会发现,焦虑的...
《微观院士经济学:科学家的公司创新效应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讨论了科学家的创新效应是否存在以及相应的机制问题,全书除导论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媒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与人类交互影响、共同进化。20世纪初,电影经过一系列发展与进化,挑战了既有的文字媒介,改变了媒介格局;20世纪末,数字...
澳大利亚国际刑事法院法及其修正案 内容简介 澳大利亚于1998年12月签署了《罗马规约》,在批准《罗马规约》之前,澳大利亚议会经过10个多月的讨论,于2002年...
胡洁,社会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在《社会学研究》《学术月刊》《社会学评论》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
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绩勋章获得者(O.M),高级英帝国勋爵士(C.B.E)。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并从1959年起...
编辑推荐:★生为女性,只要勇敢地“走出这一步”生为女性不是原罪,但女性的生活却仿佛被戴上了种种无形的枷锁,让她们难以大步向前。本书的故事包含了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
赫尔曼`西蒙教授(Hermann Simon)德国著名的管理学思想家,“隐形冠军”之父,是颇负盛名的世界级管理大师。现任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Simon-Kuc...
In the discussion of architecture, there is a prevailing sentiment that, since 1...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文学家、美食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散文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笔下多是芸芸众生的琐碎日常,和花开花落的烂漫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