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札记

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札记

作者:任乃强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01-08

评分:5分

ISBN:9787802532168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札记 内容简介

天全、芦山、宝兴三县历史上一直是汉藏民族交接之地,也是输藏边茶的主产地和汉藏贸易的主要市场,但因地处偏远,记载阙如。作者1942年实地考察时作此笔记,备极详尽,多为首次披露之材料,尤其对著名的樊敏碑的实地考察,对穆坪(宝兴)土司及天全高、杨二土司世系的梳理等札记,堪补史志之不足。

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札记 本书特色

《民国川边游踪之》:芦山、宝兴散记/天全小志/七力洛马坊/石棺与樊敏轶事/高土司、杨土司世系/天全匪风/文昌宫铜像/《咏天全六番招讨使司》诗/鸦片艺文

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札记 目录

芦山、宝兴散记
一、包城坝
二、大土坟
三、神禹漏阁
四、芦山石材与川康公路
五、舆人之宿命论
六、樊敏碑
七、重刻樊碑考
八、樊碑文义
九、樊碑余话
十、石棺与樊敏轶事
十一、芦山县
十二、芦山城与姜维
十三、芦山文庙
十四、广福寺塑像
十五、白衣庵大士像与铁像
十六、黄山谷绿菜赞碑(附史炎玉考)
十七、芦山文峰
十八、芦山科名
十九、《芦山县志》
二十、杨君之铭
二十一、芦山汉物目录
二十二、芦灵道中
二十三、灵关
二十四、灵关复县议
二十五、宝兴县
二十六、穆坪土司与明正土司关系
二十七、王幺幺与果亲王
二十八、王幺幺为汉人说
二十九、穆坪汉商溯源
三十、江西坟
三十一、七力洛妈坊
三十二、水怪坚恒贞
三十三、争袭巨狱
三十四、王索索之乱
三十五、穆坪之周公成王
三十六、穆坪改流
三十七、宝兴人物
三十八、《宝兴县志》
三十九、烟会
四十、羊村土司摩崖诗
四十一、云峡崖刻
四十二、鱼洞子鱼异
四十三、宝兴拾零
天全小志
一、灵关至天全
二、天全县
三、天全六番名义考
四、高土司世系(上)
五、高土司世系(下)
六、杨土司世系(上)
七、杨土司世系(下)
八、高氏三诗人
九、杨氏三诗人
十、杨蜀御重修诏祖坟茔碑记
十一、高普锡墓
十二、天全州牧
十三、宝兴贡砚
十四、方鳌山镌石
十五、慈朗寺
十六、慈朗寺石炉
十七、慈朗寺赤蟹
十八、怀葛楼
十九、天全将军庙(英烈祠)
二十、文昌宫铜像
二十一、禁关白猿
二十二、沙坪邱武举宅
二十三、柘木场古道
二十四、两路口
二十五、小路茶
二十六、牛膝与陈筱然
二十七、同光前之天全人物
二十八、杨兰皋先生
二十九、高仁宣
三十、高仁宣诙谐文
三十一、王氏适陶园题咏集
三十二、通元帝君高惟嵩
三十三、周郁堂针术
三十四、刘仁斋轶事
三十五、天全寿人
三十六、天全匪风
三十七、始阳速写
三十八、大悲寺辟尘殿
三十九、摇亭碑动
四十、不通文选
四十一、《咏天全六番招讨使司》诗
四十二、天全八景
四十三、老君台八景
四十四、《天全县志》
四十五、多功名义辨
四十六、鸦片艺文

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札记 节选

《民国川边游踪之》内容简介:天全、芦山、宝兴三县历史上一直是汉藏民族交接之地,也是输藏边茶的主产地和汉藏贸易的主要市场,但因地处偏远,记载阙如。作者1942年实地考察时作此笔记,备极详尽,多为首次披露之材料,尤其对著名的樊敏碑的实地考察,对穆坪(宝兴)土司及天全高、杨二土司世系的梳理等札记,堪补史志之不足。

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札记 相关资料

插图:四、芦山石材与川康公路自飞仙关离马路,折北赴芦山,30里,一体石板大路。路线沿芦山河右岸之断丘敷设。罗城山脉之水,每每横出小溪,与路正交而过。各溪皆架有桥梁,日老君桥(铁索)、堰沟桥、光裕桥、铁索桥(铁索)、万庆桥、朱氏桥、张家桥

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札记 作者简介

任乃强(1894-1989),字筱庄,四川南充县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藏学家,我国现代藏学研究的开拓者。历任重庆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学院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和中国民族研究学会理事等。曾任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等职。任乃强先生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农业学堂本科(今北京农业大学),1920年毕业后返川,协助张澜先生创办四川第一所新型学校——南充中学。1928年出版近代第一部系统阐述巴蜀历史、地理沿革的专著《四川史地》。1929年应川康边防总指挥部之邀赴西康考察,以一年时间遍历康定、丹巴等九县。风餐露宿,步行千里,“周历城乡,穷其究竟。无论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民俗、山川风物,以至委巷琐屑鄙俚之事,皆记录之”(《西康图经·自记》),成《西康视察报告》等文。自1932年起撰成《西康图经》之《境域篇》《民俗篇》《地文篇》三卷,在国内外引起广泛重视,推动了全国的藏学研究,开康藏研究之先河。1940年起,广泛采集康藏民族资料,撰有《康藏史地大纲》《西康通志纲要》等著作,发表《吐蕃丛考》等数十篇论文,撰成《泸定考察记》等三部长篇考察报告及《樊敏碑考》《芦山汉石图考》等专论。此期间并潜心致力于康藏地图的测绘研究,每至一地必亲身踏勘,绘制地图。于1943年绘成《百万分之一康藏标准全图》和西康各县分图,填补了康藏研究中的一大空白。任乃强先生亦是我国“格萨尔学”研究的先驱者,于上世纪40年代在国内首次全面地对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性质、卷帙、版本、内容和特色进行了研究,他的观点在国际格萨尔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1961年,积其40年研究之心得撰成150万字的鸿篇巨制《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获首届国家图书奖。任乃强先生年至耄耋,仍笔耕不辍,相继完成了《羌族源流探索》、《川藏边历史资料汇编》等七部专著及数十篇论文;年逾九十,仍亲为研究生授课,令人钦敬。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