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远古时代》:大家的观点,通俗的阐释,一部精要的中国通史,一部精略的中国史学史。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届全国代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此后,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主持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改革开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创办了史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任所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等。国家教育部称他“年高德劭,学识渊博,教书育人,誉满学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赞他“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史学会认为他“学术的追求,是创新的意识,批判继承祖国文学遗产,成自得之学;学术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变,关注祖国历史的兴衰,思考民族的未来。”他的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史学概论》、《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中国通史纲要》、《民族宗教论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回族史》等,由他总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全部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亲笔致信祝贺,对《中国通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远古时代》内容简介:这里描述了从考古资料探索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涉及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远古时代主要描述了我们的远古祖先(约180万年前-1万年前)、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1万年-前3500年)、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前2000年)和周边地区(东北、甘青、东南、华南、西南)远古文化的辉煌。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已有分布广泛的人类活动。他们留下了原始社会的踪迹。
中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是主要原因之一。1.相对独立的环境与走着一条封闭独立的道路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中国的西部、西南、西北分别由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阿尔泰山,延续不断;北部为蒙古戈壁沙漠,浩然一片;东北为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相连;东边和东南是汪洋大海,其整体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在这幅员辽阔的地理大环境内,西部和北部高寒干旱,远古的人类缺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外界的交往更是困难;中部偏东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远古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佳条件,也就成为我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这一切也就决定了我国史前文化起源的本土性,以及在世界诸史前文化中的独特性,并决定了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走着一条比较封闭而且独立的发展的道路。2.多元化的史前文化之起源与不平衡的发展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山脉和河流的走向大多自西而东,这就形成了四个与纬度大致平行的自然区域:第一个自然区域为塞北区,大致为我国的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和新疆等地区,均为温带气候,常年平均温度在0°-10℃左右。这里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为草原或荒漠,植物的年生长期一般低于210天。青藏高原虽然纬度很低,但地势非常高,自然条件比较适于农业或牧业的发展,现为主要的牧区或农牧混交区。第二个自然区域是华北区,约在长城以南和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黄河流域,同样是暖温带气候,常年平均温度约为10°-15℃。年降水量约为400-8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植物的年生长期大约在210-270天,现为旱地作物的主要产区。第三个自然区域是华中区,约在秦岭一淮河以南和南岭山脉以北,主要是长江流域,均为亚热带气候,常年平均温度约为15°-20℃,年降水量约为800-1500毫米,植物的年生长期大约在270-300天。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现为水稻的主要产区。第四个自然区域是华南区,在南岭山脉以南,台湾、福建南部、广东、广西南部、云南南部、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均为热带气候,常年平均温度约为20°-25℃,年降水量约为1500-2000毫米,植物的生长期应该为一年四季,是我国水稻和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区。上述四大自然区域内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等,也都不太一样,再细分下去,可为若干个亚区。在这种情况下,就自然地决定了我国多元化的史前文化之起源与不平衡的发展。
帝国政改-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本书特色 1.当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晚清当家人们引领中国这艘大船驶向何方。体制内改革者的努力与艰辛一直被忽视,多年来历史深处的误解...
贺昌群译文集 目录 宋刊《大唐六典》及《通典》唐畏安之春昆曲的演交与皮黄稠的繁典科兹洛夫发现南宋板童美人圆考《到知远诸宫调》考郎世宰傅考略文字的起源敦煌取经记喜...
《记忆的纹理》内容简介: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著作,本书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
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 内容简介 在构造服务于社会和政治目的的知识方面,尤其是在历史学领域,隐喻有着明显的效果。隐喻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强有力的语言工具之一,通...
罗伯特·L.比什(RobertL.Bish)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维多利亚大学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教授,1968年在印第安纳大学获的经济学、公共事
《素描基础全解:静物(修订版)》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含素描基础知识、单个静物形体与组合静物形体绘制详解三大部分。案例针对每
《动物交响曲:黑白线稿绘制教程》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动物主题的全案例线稿插画实例教程。本书共4章,第1章至第3章分别描绘了来自水
两晋南北朝史-大学讲史-上下卷-图文版 本书特色 《两晋南北朝史(套装上下册)(图文版)》:国家爱好者的国学普及读本,机关干部和管理者的治国理政参考、修身养性指...
《野人山转战记:一位远征军幸存老兵的战地日记》讲述了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二十二师入缅甸同日军作战的一段历史。远征军大撤退时,因
微历史-1840-1949百年家族-绝版插图本 本书特色 1. 段子体重放中国那些耀眼的家族,轻松幽默看透社会名流人生经历。2. 以小见大,透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
扇子史话 本书特色 扇子的产生、发展,和人类生活上的需要密切相关。为招风取凉,拂灰去尘,引火加热,驱赶虫蚁,人类因之发明了扇子。它必然较早出现于天气炎热的南方,...
闹江州-水浒故事十三则-国韵故事汇 本书特色从20世纪上半叶出版的“故事一百种”中,选取反映宋朝及水浒的具有古典白话韵味的故事17则:.呼延赞为父报仇、杨令公死...
《武士时代(岩波日本史·第四卷)》内容简介:本书是“岩波日本史”的第四卷。日本中世的镰仓时代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个市民开始懂
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 内容简介 《〈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是一部文选学研究性论著,分为上下两篇,对隋代至清末所有关于《昭明文选》的研究性论著,历代对《文选》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07)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07)》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07) ...
宋代地域文化 内容简介 在此之前,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北)人寇准为执政大臣期间,公开表示出自己对南方人的不满,“尤恶南人轻巧”。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
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分子,ISBN:9789867862778,作者:李仁淵目录 自序序论第一章1895年之前新式传播工具的引入第二章传播
三国5 本书特色 我没有选择改写或是节译,而是斗胆尝试采用*适合长篇巨制的报纸连载小说的体例来对这部作品进行再创作,并且在刘备、曹操、关羽、张飞以及其他一些主要...
宫闱秘闻-清案探秘-附光盘 本书特色 慈禧是怎样从一个嫔妃上升为垂帘听政的老佛爷的?英国两次派遣大使与清朝商议贸易问题,为何会因跪不跪的细节谈崩?顺治当...
世界史 现代卷 本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世界史·现代卷》系统阐述了20世纪初帝同主义形成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编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