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了周有光先生的39篇文章,是这位104岁的语言文字学家近年来所观所感所写的各类杂文的结集,其中包括作者百岁之后的23篇新作。本书共分五辑:华夏思古、读史纪实、文化演进、语文探新、笔尖畅想,涵盖了经济学、语言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内容。周有光先生早年从事经济学研究,本书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全球化巡礼》、《从人均gdp看世界》、《两大文明古国的经济起飞》等篇什,即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预测各国经济的未来走向。自从1955年10月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便被委以文字改革的重任,由他主抓并*终制订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被世界所公认,人们尊称他为“汉语拼音之父”。本书“语文探新”部分,集中收录了这方面的文章。“终身教育,百岁自学”,周有光先生秉承老一代学人之风,从八十几岁开始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本书收录的《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华夏文化的复兴》、《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不丹王国的民主化》等文章,就是周有光先生近年来研究成果的突出体现,展示了这位世纪老人孜孜以求、探索真理的精神。
《朝闻道集》是周有光先生在一百零五岁之前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现实。21世纪人的座右铭是:了解过去,开创未来,历史进退,匹夫有责。“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个理想是华夏民族的旗帜,前赴后继,亿万同风。思想的催眠,逻辑的诡辩,不能再继续F去了。中国群众的心灵起飞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迷信时代要过去了,盲从时代要过去了,现在是独立思考、择善而从、不拘一格、奋力求进的“与时俱进”时代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壮心在,老骥千里;忧天下,仁人奋起。
《朝闻道集》辑录了周有光先生的39篇文章,是这位104岁的语言文字学家近年来所观所感所写的各类杂文的结集,其中包括作者百岁之后的23篇新作。《朝闻道集》共分五辑:华夏思古、读史纪实、文化演进、语文探新、笔尖畅想,涵盖了经济学、语言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内容。周有光先生早年从事经济学研究,《朝闻道集》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全球化巡礼》、《从人均GDP看世界》、《两大文明古国的经济起飞》等篇什,即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预测各国经济的未来走向。自从1955年10月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便被委以文字改革的重任,由他主抓并*终制订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被世界所公认,人们尊称他为“汉语拼音之父”。《朝闻道集》“语文探新”部分,集中收录了这方面的文章。“终身教育,百岁自学”,周有光先生秉承老一代学人之风,从八卜几岁开始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朝闻道集》收录的《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华夏文化的复兴》、《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不丹王国的民主化》等文章,就是周有光先生近年来研究成果的突出体现,展示了这位世纪老人孜孜以求、探索真理的精神。
第一辑 华夏思古01 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大同论”。《礼运》,孔子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中国人民历代的崇高理想。在大同理想的启示下,康有为提倡“维新”,作《大同书》;孙中山创导“三民主义”,大书“天下为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以“小康”为建设目标。孔子(前551-前479)提出“大同论”之后,柏拉图(前428-前347)提出《理想国》,莫尔(1478-1535)提出《乌托邦》,傅立叶(1772-1837)提出“法郎吉”幸福社会,圣西门(1760-1825)提出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乐园,马克思(1818-1883)提出科学社会主义,英国提出费边社会主义(1884),美国以自由民主立国(1776)。这都是引导人类前进的崇高理想。比较上面各种理想,“大同论”在时间上早得多,在意境上高得多,这使我们不能不感叹孔子的先知先觉!今天诵读这篇“大同论”,好像是跨越两千五百年,跟先师孔子面对面讨论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问题。苏联的理想是建立没有阶级剥削的社会主义;伊朗的理想是建立地上天国;美国的理想是建立自由民主的世界;中国的理想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你选择哪一种?我选择“大同”。因为:“大同理想”,崇高、远大、广博、平易!我们的当前任务是:建设小康,志在大同。大同与小康“大同论”把人类历史分为“大同时期”和“小康时期”。大同时期的特点:1.天下为公(政权禅让);2.选贤与能(文官考试);3.讲信修睦(守信、睦邻);4.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终身福利,从摇篮到棺材);5.男有;分,女有归(幸福家庭);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1923-1927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
1928-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
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和委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该组织经国际投票认定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
担任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出版《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语文专著20余种,发表论文300多篇。1989年离休。
广东民族识别调查资料汇编 内容简介 本书由《怀集县“标话”集团调查资料》和《龙门蓝田瑶族调查》两部分组成,它们均系田野调查成果。该书全面介绍了他们的历史来源、生...
解密BBC-世界传媒王国的成长之路 目录 **章 BBC传媒王国**节 BBC的功能定位和价值理念1.BBC是一个什么样的传媒机构?2.BBC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夏小正》新考 本书特色 《夏小正》即孔子所谓“用夏之时”的夏代历法。我是坚信夏朝之存在的。近代西方介入以前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有规律循序演进的逻辑进程。孔...
作为事件的阅读 本书特色 未知的他者之间初次相见,彼此交谈,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双方语言系统整体规范的激烈争夺战。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自我意识开始介入文本的那一...
周雪光,1982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参加南开大学社会学班培训;1991年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现任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
文学卷-渡-书的信仰 本书特色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只是近三年来《新京报 书评周刊》发表的极少一部分封面报道文章,书里的所罗门 诺瑟普、托尔金、爱丽丝 门...
在线信息搜寻行为的非介入性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在线信息搜寻行为展开,分为理论篇、方法篇和实证篇三个部分。《BR》理论篇阐述了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发...
人口原理 本书特色 《人口原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源于前人的思想。它在客观上提醒了人们注意人口与生活资料比例协调,防止人口的过速增长,从而成为现代理论的开端。...
《增值税会计与纳税实战宝典》内容简介:传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指销售、加工、修理动产货物,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处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知文库来自中国的礼物:大熊猫与人类相遇的一百年 本书特色 相貌憨厚、动作温吞、带着浓浓黑眼圈的大猫熊,*是地球上*惹人怜爱的动物之一。...
今天,中国正在觉醒,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越来越自信。中国人认为,中国正在重新获得在大国中应有的位置。巴斯夫的很多员工也亲身经历了这一发展过程。1885年,巴...
[匈]翁格瓦利·克里斯蒂安(Krisztián Ungváry),匈牙利历史学家,博士,1956年匈牙利革命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陆大鹏,英德译者。译有“地中海史...
《盲剑楼奇谭:全2册》内容简介:◎日本推理“新本格教父”岛田庄司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奇想,天动》《泪流不止》等杰作云
丹·琼斯(Dan Jones),历史学家、广播节目主持人和获奖记者,著有《血夏》《金雀花王朝》《空王冠》和《大宪章》。他撰写并主持Channel 5/Netfl...
《自我的挣扎》内容简介:人们天生的良好道德因为忠诚、意志、理性或者悲悯而得到培养、引导和强化,这一点和伦理以及宗教的观点是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改变中的媒介景观、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与模式、大众传播中的理解与语言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
群众与公众 本书特色 《群众与公众》是美国*名社会学家罗伯特·E ·帕克所*的新闻传播学类经典读物,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了人们在群体中...
为书籍的一生 本书特色 你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小说读,小说讲到一个奇怪的资本家的生平和事业,叙述他怎样被书刊的神奇力量和教育的美好思想吸引住。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历...
朗读技巧 内容简介 如果您现在还不能断定达个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是否还继续需要朗读的话,那么,请您先问一问自己:我们还需要文字吗?我们还需要说话吗?我...
权力与繁荣 本书特色 在书中作者主要探讨了政治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并谋略回答“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富裕,而有些国家贫穷”这样的问题。在他看来,要使一个社会“拥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