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主持与圣严、星云等合称“当代四大名僧”的净空法师详述中国**心性励志宝典,以佛解义,诠释如何立命、改过、积善及培养谦德。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法从心想生。
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
本书解读《了凡四训》,共分四篇,**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内容简介:当年印光大师极力提倡《了凡四训》、《安士全书》和《感应篇汇编》,而且流通量很大,我感到非常惊讶!印祖是佛门大德,净宗一代祖师,为何不流通佛经,而流通这三部书?我认为其中必有大道理。因为中国在晚近的一个世纪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多有疏忽,而佛教也衰微到了极处。虽然儒与佛是世间纯正之法,但是疏忽的时间太久了,如果再以儒跟佛来教化众生,至少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收到效果。因此,印祖才采取因果教育,这真是印祖真实智慧与无尽悲心的表征。
我们凡夫无法做到无心(无念),因此如何将念头控制住,就要用方法。云谷禅师教了凡先生用持咒的方法。有人听我这么讲,就有疑问:“我们是念准提咒,还是继续念阿弥陀佛?”我们学习要善用心,画符、参禅、念咒、念佛,方法、手段虽然不同,其目的与原理完全相同。所以,他念准提咒,我们念阿弥陀佛。“无记无数”,这是一个共同的原则,但是也要因人而异。中上根性的人可以不要记数,中下根性的人最好是记数,而且念珠的作用就是记数。一天固定记多少数,精进而不懈怠,这样能将妄念消除,这是初步功夫。如此用功,几年之后,妄念少了,心地逐渐清净,就不要记数了。因为记数还是分心,佛号一句接着一句,无记无数,念念在佛号上,妄念自然不生。念佛的功夫贵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纯熟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念与不念合一,就入不二法门,功夫到家了。念佛、念咒都一样,功夫有很多层次。“记数”是最低的功夫,从记数提升到“无记无数”,再提升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这是第三层境界。明白此理,自然得到“灵验”。灵验的原理是“诚则灵”,灵是感应;“诚则明”,明是智慧现前。云谷禅师的教导,到此告一段落。下面是了凡先生自己修持的经历,他如何将大师这一番开示,完全落实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上,这是真实功夫,值得我们学习。【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我们从了凡先生的“号”也能看出他的为人,“学海”是他好学,喜欢读书,但是这个口气很大,我们能觉察出他的贡高我慢。他从接受云谷禅师教诲的这一天起,改号“了凡”,“了”是明了、了脱,“凡”是凡夫。他知道命运可以改造,“数”可以突破,他不愿意再做凡夫,一心想超越,所以改号“了凡”。【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了凡先生从这个时候开始,才算是认真用功,每天依照功过格做反省的功夫,于是觉得与从前不一样。从前每天悠悠放任过日子,现在感觉自己战战兢兢,时时刻刻有警惕的念头,唯恐起恶念、说错话、做错事,得罪天地鬼神,有一点不同的气象。从前遇到有人憎恨、讨厌、毁谤,他不会轻易饶人,决定要报复。现在他不报复,心平了,心量慢慢拓开,能够“恬然容受”,包容别人,这是修持功夫得力了。我们也要常常勘验自己,我今天有没有空过?如果功夫不得
净空法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荣誉博士,澳洲净宗学院院长、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主席。 净空老法师,法名觉净,字净空,一九二七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俗名徐业鸿,一九四九年旅居台湾省,一九五四年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桐城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与儒佛大家济南李炳南老教授,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十三年,而于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 一九五九年,法师于台北临济寺剃度,遂以恢复圣哲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大乘佛法慈悲精神为己任,至今讲经教学五十年,从无间断。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大开印赠经典及运用影音设备、网络、卫星电视普及仁慈博爱之全民教育的风气。至今已印购六千五百套以上的《大藏经》赠送全球高等学府、国家图书馆及各宗教团体。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中国内学院院长。创办华藏视听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与澳洲净宗学院。指导新加坡净宗学会创办“弘法人才培训班”。现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机构聘请法师为永久导师;成千上万的听众,通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 除讲经教学外,法师对各类医药、教育、慈善救济事业也非常关注,不分国家、宗教、族群,平等真诚地贡献力量。一九九七年始,旅居新加坡三年,致力团结新加坡九大宗教,告知世人“世界不同宗教确实是可以团结的”!先后荣获美国得州荣誉公民、达拉斯荣誉市民、澳大利亚图文巴荣誉市民、印度尼西亚宗教部最高荣誉,以及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与荣誉教授。二○○五年,荣获英国女王AM勋衔,再次肯定了法师对多元文化教育与宗教团结的卓越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法师足迹遍及五大洲。多次代表各大学至亚、澳等地参加国际和平会议;数次陪同新加坡九大宗教、印度尼西亚五大宗教代表团,访问中国、罗马、埃及等宗教圣地与大学。所到之处,不仅深受佛教信众的拥护爱戴,而且与各宗教人士亲切交流,真诚学习,成为坦诚相待的老朋友。 …… 简言之,“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净空老法师立身处世不变的原则。“仁慈博爱”,“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是他讲经教学的纯一主旨。“诚敬谦和”、“普令众生破迷启悟、离苦得乐”则为其生命的真实意义。
扭曲的十字架-伪满洲国基督教研究 本书特色 《“扭曲的”十字架——伪满洲国基督教研究》以东北沦陷时期的基督教为研究对象,对该时期东北基督教会的境遇、变迁、发展、...
儒教与道教 本书特色 马克斯·韦伯是唯一能同卡尔·马克思相提并论的思想家。 ——美国社会学家 根瑟&midd...
孟子、孔子新说-做个说话高手(全5册) 内容简介 其实孟子不只是个思想家,还很懂得说话技巧和艺术呢!为了让当时的人了解并接受他所要传达仁德和义行,他可是煞费苦心...
百家讲坛--老子智慧讲堂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
邓中夏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邓中夏思想的研究,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把邓中夏及其思想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思想的形成和思...
无人性向善:傅佩荣谈孟子(精装版) 本书特色 历代对于《孟子》“性善”一词有很多注解,像宋朝朱熹就说是“性本善”...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全2册) 本书特色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套装上下册)》:人文译丛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全2册) 节选 《在历史...
想透彻-当代哲学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全面、生动的当代哲学导论著作,介绍了人类生活中*为关键的那些问题,包括心灵与知识的本质、道德论断的状况、上帝的存在、科...
灵眼人 目录 非惟得其意,实乃得其髓 赖永海南岳系·石头宗一执 岩头全?一系 岩头全?一传 长生皎然一放 长生皎然一通 长生皎然一叶 隆寿绍卿一懂 洛京南院一衣...
陶伯斯(JacobTaubes,1923-1987)出生于犹太教家庭,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研习宗教学,于1947年在瑞士苏黎
南怀瑾庄子諵译 本书特色 作为中华文化*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自魏晋玄学盛行以来就成为上层社会和读书人的必读书,其汪洋恣意的气势、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奇诡瑰丽...
黄宗羲年谱 内容简介 黄宗羲年谱,原名黄梨洲先生年谱,清黄炳垕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不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卒于清康熙...
我读孟子 内容简介 赵又春撰写《我读孟子》的目的是求得对《孟子》的恰切诠释,帮助一般读者,即具有相当阅读能力的非专业工作者,达到对于《孟子》原文原意的比...
《佛经汉译之路》为汉语大藏经长阿含第一卷大本经与巴利文文本比对研究,佛经汉译研究中尚属首次。作者从事佛经研究和翻译,以佛
钱大昕小学研究 本书特色 李爱国所著的《钱大昕小学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章阐述钱大昕的生平及其著述,这是明其学术渊源,搜集材料的基础。第二章研究钱大昕的文字学...
《法相唯识学(上)》是佛家人士太虚先生在厦门大学文哲学会讲授“法相唯识学概论”时,由其门人学生的笔记为基础写成的。《法相
圣严法师,中国江苏省南通县。十三岁出家,曾于台湾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嗣后留学日本,1975年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法师历任
敦煌本《老子》研究 内容简介 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是由著名学者姜亮夫先生创建和发展起来的,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首任所长为姜亮夫先生,副所长为...
这是一本风行欧美、脍炙人口的传记,自一九七八年面世以来,深受各地读者喜爱,印量逾百万本之多。其文字优美,内涵深刻,生动地
中国哲学概论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从20世纪初创立以来,已经过了近百年的历程。而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短短十余年间,中国传统思想学术研究领域发生了一些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