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经典之一,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五千言》,内容包罗了宇宙观、人生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治国兴邦等方方面面。所以,鲁迅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位真正的哲学家。《老子》其辩证的思维方法,精到的处世策略,今天读来仍然十分鲜明。本书先列“原文”,随后附“注释”,逐字逐句试解的“译文”,以及“章旨”,领你进入这一古老文化宝藏地。
《老子》是“国学经典藏书”系列丛书之一。它选取了《老子》的精华部分,配以精美的图片,力求从道学这一角度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国学的精萃,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热爱国学。阅读《老子》,让您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风情,在书山瀚海中获得充实的阅读快乐,让您在辉煌的艺术文化中获得审美享受!
【译文】可以用语言讲清楚的“道”,它就不是哲学意义上真正的永恒的“道”;同理,可以用言辞说出来的“名”,它就不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初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经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边际。“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却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极其幽深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源头。【章旨】老子第一次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体系核心。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微妙玄虚。它的含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考。它不具有任何质的形式,是一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因此说这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人们的探索是循序渐进的,对于“道”的解释是有局限性的,要想全面地掌握“道”的内涵,还需要长期地探索和研究,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本来没有名字,那么人们命名时根据的只是某一方面的特征、情态,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预示丑的观念同时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有和无相互依存,难和易相反相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低相互依靠,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随顺,这是永恒不变的对立统一。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世,实行“不言”的教化;任凭万物自然地生长变化而不去强为主宰,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功成业就而不居功。正是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才不会被淹没。【章旨】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一切对立的事物都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存在及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是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后一部分提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主张一切顺应自然的发展,不掺杂个人的意志和欲望。只有“不为始”、“弗有”、“弗恃”、“弗居”,才能获得“不去”的结果。这种“功成而弗居”的不争思想,有利于统治者治国。【译文】在上者不推崇贤能之人,使百姓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金银珠宝,使百姓不去偷盗;不炫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百姓的思想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心灵空虚,填饱百姓的肚子,削弱百姓的意志,增强百姓的筋骨。永远使百姓没有奸诈的心智,没有贪婪的欲望,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方式去处理世间之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章旨】这一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要人们回到一种“无为”的境界。历来认为,老子在这里极力鼓吹愚民政策,他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其实,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动乱不安、矛盾突出的根源在于差别的存在,意图用减少差别、恢复淳朴民风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是他进步的主张。他认为,现实社会中统治者任用贤能,看重贵重稀有的珠宝财富,这是扰乱人心,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源,因此,必须坚决杜绝。【译文】“道”是空虚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是那样深邃啊,好像是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脱离纠纷,蕴蓄着光明,混合着尘埃。它是那样幽隐啊,似无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有天帝之前它就存在了。【章旨】这一章是对“道”的描述和赞颂。承接第一章的内容“无形”,老子称颂“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横”的角度谈,“道”是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纵”的角度谈,“道”又是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好像是自然万物的祖宗,又好像是天帝的祖先。由此说来,不是天帝造物,而是“道”生天帝,继生万物。“道”空虚无形,却比创造万物的天帝更根本,“道”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译文】天地无所偏爱,把万物当刍狗一样对待,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把百姓当刍狗一样对待,听任百姓自己成长。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越动。它的风就越大。政令繁多而屡次失败,不如持守虚静。【章旨】这里由“天道”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在逻辑上是从特殊性中推出普遍性,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天地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不分春夏秋冬,没有爱憎恩怨,公平对待万物。圣人也依循天道的规律治国,公平对待百姓。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而现实社会中的统治者却习惯发号施令,穷兵黩武,看起来实现了雄才大略,实际上却违背了天道规律,是错误的行为。【译文】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是永恒存在而不会停息的,这是微妙的母体。微妙深奥的母性之门,就是天地的根源。它绵绵不绝好像永存于世,运行不停而不知倦怠。【章旨】本章继续描述和颂扬“道”的意义和功能。“道”永恒存在,它是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主宰,空虚幽深,作用无穷,孕育万物,生生不息。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论述了“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P10-19
詹姆斯文选-美国实用主义文库-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内容简介 美国是世界上*年轻的国家之一,但却成为当今人类世界的*强者。有人把这归结为“美国精神”的造化。实用主义...
第一卷包含《申辩篇》、《斐多篇》、《拉凯斯篇》、《伊安篇》、《高尔吉亚篇》、《普罗泰戈拉篇》、《美诺篇》、《克里托篇》、
现代西方心灵哲学 本书特色 心灵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活跃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成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
易象及其延伸易象延(上中下) 目录 作者简介一、爻象導言六畫之象及其特點正 之卦之象參象 承 **種情況第二種情況第三種情況第四種情況乘 **種情況第二種情況第...
荀子鉴赏辞典(文通版) 本书特色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精通《诗》、《礼》、《易》、《春秋》,并兼取儒、道、墨、法等诸家思想,是集大成的一位思想家。而《...
《政治学》疏证-亚里士多德注疏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阿奎那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卷一到卷三前六章的著名疏,解,也是阿奎那留存于世的少数几种政治学著作之一...
劝勉录 本书特色 ★ 和《沉思录》、《忏悔录》齐名的著作,流传近两千年。首次出中文版!★ 联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不朽作品,“沙漠教父”们的智慧之源。★ 劝勉大众超...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一辑-人文与宗教:儒学的现代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编选了海内外*有影响的中国哲学研究专家如高瑞泉、杨儒宾、王汎森等人的重要文章。其中高瑞全的文...
自己当风水大师 本书特色 风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风水,源于生存的需要。风水的根本——阴阳风水的核心——生气风水的条件——藏风得水风水的着眼点——寻找理想...
佛门故事·感应篇-慧炬文库 本书特色 佛教感应灵异观是重要的宗教心理表现之一。《佛门故事·感应篇》收入一百余则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短篇故事小品,用简要而又通俗的文字...
华理克读经法-享受读经乐趣的12种方法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全球销售五千万册! 你的存在绝非偶然,甚至在创造世界以先,神已经挂念着你。并且为着他的目...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内容简介《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着眼点仍在于中国文化的形成演进,而集中阐述“从宗教到哲学”的过渡历程。作者自己讲,这本来是...
庄子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内篇,外篇以及杂篇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逍遥游**,齐物论第二,养生主第三,人间世第四,德充符第五,大宗师第六,应帝王第七等等。庄子 目...
李叔同画传 本书特色 他无所不能,样样称绝/从没有人如他一般才华横溢、学贯中西,从没有人像他一样如高山巨人般给世人以无限的思索与追仰/其绝代的才华、绝世的身姿、...
庄子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庄子的处世态度是表面从俗,精神脱俗,从而形成了“从俗脱俗”思想。这对后世影响甚巨,“以俗为雅”的文艺思想即由此脱胎而出。“以俗为雅”之俗...
原始佛教思想論。——木村太賢著。第一篇大綱論第一章原始佛教之整理法與本書之方針第二章時勢與佛教第三章教理綱領.第二篇事實世
和颜爱语 本书特色 山田无文大师在日本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弟子无数。曾4次访华,受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为中日恢复邦交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比星云大师的《厚...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本书特色 笛卡尔的哲学历程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历程。他的哲学追求的起点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根本、*彻底的怀疑。笛卡尔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历程的开端...
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 本书特色 学问分一中西,于中西知识的发展都无甚好处,王闰节学兼中西,一向不分中西面只按照问题的需要来讨信哲学,对此我一直深有志同道合...
冯契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目录 序引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回顾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层面二、李达、艾思奇、张岱年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