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60年》:中山大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早复办社会学专业的学校之一,具有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山大学社会学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现形成了注重学科规范和专业素质、强调社会调查和田野经验以及严谨务实的学术传统。中山大学在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人口与社会发展、社区研究等领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南方社会学的教学研究重镇。
本书依据2001~2006年对云南少数民族行政村蚌岚河槽的田野调查,透过该村三代村干部从政经历的口述故事、村民的叙述和档案资料,探讨中国农村基层政治60年变迁,从而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改变1949年前蚌岚河槽主族控制和抱摸控制的村落政治局面,如何打造新的国家政权以及它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变化。
《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60年》依据2001~2006年对云南少数民族行政村蚌岚河槽的田野调查,透过该村三代村干部从政经历的口述故事、村民的叙述和档案资料,探讨中国农村基层政治60年的变迁,从而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改变1949年以前蚌岚河槽主族控制和抱摸操控的村落政治局面,如何打造新的国家政权,以及它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变化。
插图:总之,族群(ethnic group)是从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上彼此区分的群体概念,族群概念是相对的,其指称范围可大可小,可以随着参照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而民族(nation)是从政治体制和现代国家主权上强制划分的群体范畴,民族含义是法定、绝对的,不能也不许随意变更(谌华玉,2005)。我正是从族群及其共同文化规范的角度,理解1949年前槽区的族群界限和族群内部权力的文化网络;我采用国家意识形态论述及文化权力实践打造(making)民族身份,消除族群历史隔阂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族群的民族建构过程。我将未经民族国家打造(打造前)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视为不同文化的族群;将以国家为本建构的社会政治共同体视为民族(国族)。前面讨论权力/知识实践与发展的关系时,已经阐述了发展论述是如何将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建构成为低度发展(边缘)地区,并将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民塑造成为“贫穷落后”的他者形象(主体客体化)。这些观点对于我深入理解发展论述对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文化身份建构颇有启发。国外学者的中国研究表明(怀特,2001;Schein,2000),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以来),根源于“进步”、“发达”的发展主义论述在建构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身份地位方面发挥了特别有力的作用。怀特(2001)认为现代等级制度论述从根本上与“现代性”、“发达”和“进步”有关,反映了三方面的认识论: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想,将现代化等同于经济发达或发展成就(GDP),并认为这一切都是通过科技力量取得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国家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典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构想。二是强调直线发展的社会进化论意识形态,按照这个标准,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先进,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是原始落后的。三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族文化被认为是文明的,而非汉族的少数民族文化始终被认为是“野蛮的”。后记首先感谢曾经与我深度交往的每一位槽区农民,从他们身上汲取的能量支撑我完成了本书。陈玉清父子、李小才一家、王胜利一家三口都印刻在我心里。能够亲密接触少数族群的生活世界,同情他们的命运,富足我的生命历程,这得益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和香港理工大学给我的广阔天地和机遇。早在2001年底,阮曾媛琪教授偕同杨锡聪先生进入云南洛河乡,与此同时,也把我引入了那神秘广袤的乡村大世界。阮教授对中国社会工作和普通老百姓的那份真挚的爱和深重的责任感始终激励着我。古学斌博士既是我的硕士、博士导师,也是在槽区工作六年的同事。他德识俱佳,且能诲人不倦,对我这一拙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十分尊重我的研究兴趣(选题、研究方法、书写等),使我得以“轻松”地在理论与田野中交相往复,奇思异想。在村寨里、旅途中、课堂上、闲聊时,我都得到了他最精心的指导。同时,我也受惠于很多县乡领导为我的研究提供的诸多便利。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香港科技大学Alvin Yiu-cheong So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何国良副教授,他们仔细阅读了我的书稿并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这对我修改书稿帮助很大。我的家人以他们浸满亲情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我。母亲的在天之灵冥冥中保佑着我,妻子帮我仔细校对了每个字词和标点符号,儿子曾两次随我进村,为我绘制了文中的地图和简笔画。博士班(尤其是师兄吴永毅)、硕士班的同学及绿寨的项目工作员也都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
张和清,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副主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
瞿秋白与共产国际代表 本书特色 很高兴看到五儿言模撰写的《瞿秋白与共产国际代表》书稿,这是言模与小中合作编写的《瞿秋白年谱详编》以及言模撰写《瞿秋白与名人往事》...
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 目录 前言**章给庞然大物画速写**节 美国本是十三国第二节 一棵大树三条杈第三节 法官能造法吗第四节 层层选举何其多第五...
新的方式与制度: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题是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的142章之中展示给我们的意图。马基雅维利表现出他的严肃是在他的政治学理...
坦克发展史 内容简介 为什么二战时期德国“虎”式坦克可以击毁所有同时代的盟军坦克?法国现代“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可以发射几种型号的弹药?为什么美国现役的“艾布拉姆...
《狙击生死线》主要内容:国际经济论坛将在滨海市举行年度会议,何氏集团总裁何世昌亲率一批高层人士前来参加会议。然而,就在何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余英时文集-第六卷 本书特色 本卷收入了余先生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和《自由与平等之间》,及早前的专著《民主革命论...
三十六计-全4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线装图文本,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十六计”,指我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是根据古代军事思想和斗...
游牧思想与游牧政治试验-德勒兹后现代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游牧思想与游牧政治试验》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游牧思想与游牧政治试验-德勒兹后现代哲学思想...
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 本书特色 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从马克思的视野审视今天中国和世界的重大问题《五百年年来谁著史》的姊妹篇今天...
鸟 本书特色 中国素来是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
德国社会民主党:从无产阶级到新中间 内容简介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德国历史*悠久的政党,也是唯一历经19世纪后半期以来德国历史发展的所有阶段而生存至今的政党。“二战...
冷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 《冷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研究》从国际体系与日本外交政策变化人手,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日本国家战略定位与选择,日本台湾政策的发展...
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绝大多数国家在宪法条文上都有自由、民主、法治的内容,在政治制度和指导思想上却千差万别?经济实力一直的美国,其大部分选民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国家“...
变迁与交融-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张世友编著的《变迁与交融》的特点在于既有历史剖析,又有现实述论。就历史剖析而论,主要体现为我们从不同的历史...
政治是一种艺术-重读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本书特色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列宁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所作。副标题为“马克思主...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语言版)》内容简介:本书共分10章,主要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线性表,第3章栈和队列,第4章串,第5章数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内容简介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广泛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新理论成果,运用了大量的新材料,突出了冷战后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新变化,使...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 内容简介 《中苏关系史纲》是几位中苏关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的又一力作。他们在掌握大量丰富的中国与前苏联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对中苏...
南宋政治史 内容简介 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矛盾、统治手段、政治弊端、权相政治、和战纷争、理学思想等等。南宋政治史 作者简介 何忠礼,193...
邓小平口才 本书特色 邓小平在他特殊的人生舞台上,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物。他的交谈对象既有并肩战友,也有竞争对手,还有亲朋故友,更有平民百姓。在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