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文学60家(精装):朱自清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精装):朱自清精选集

作者:朱自清 著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年:2010-03-01

评分:5分

ISBN:9787540207496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世纪文学60家(精装):朱自清精选集 内容简介

《朱自清精选集》分散文、诗歌两篇,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百余篇散文,几十首诗歌,他的文章是善感的,他的为人事承担的。以善感的心直面人生的残酷,朱自清尽管时常感到情绪低徊,但平正的理性推动他去承担这个人生的沉重。这种承担在散文创作中向两方面开展,向外是承担起社会良心的责任,向内则是通过建构伦理关系整合自我人格。他在散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批判践踏生命的行为,在散文《航船中的文明》中批判歧视女性的社会习俗,在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批判种族压迫,在散文《执政府大屠杀记》中愤怒揭露执政府虐杀学生的残酷被虏……

世纪文学60家(精装):朱自清精选集 本书特色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至真至美的大师作品 深刻尔雅的文学经典
典藏百年的华文精粹 领略文字的盛世华章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 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以名家联袂名作的方式,检阅和展示20世纪中国文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长足进步。
承担与隐逸
李玲
一生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诗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6岁随家迁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同年奉父母之命与武钟谦结婚。大学期间,朱自清学习极其勤奋刻苦,同时还积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1918年,他加入邓中夏发起的“平民教育讲演团”,为实现“教育之普及与平等”尽一份力量,多次到北京街头演讲。朱自清外表沉默朴实,内心却充满激情。“五四”运动中,他热血沸腾,参加了5月4日当天的集会游行,过后,又跟数千名北大同学一起,为要求释放在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时被军阀政府拘捕的许德珩、杨振声、潘菽、江绍原等32位同学而奔走呼号。他用笔参加新文化建设,在大量的诗作中表达了对光明的憧憬、对新生活的期待。1919年他加入“新潮”文学社团,用诗歌来感应时代的脉搏。
1920年夏,朱自清修完了大学课程,通过毕业考试,提早南归。他先后在浙江、江苏各地的中学任教。这时,“五四”思潮仍在他心头荡漾。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他特别服膺刚刚传入的共产主义思想。诗歌《送韩伯画往俄国》中,他用象征的笔法描绘出十月革命之后俄国“红云”在“树梢”“不住地燃烧,不住地流动”的光明景象。在诗歌《赠A.S.》中,他歌颂“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的共产党人。1921年1月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朱自清也是文学研究会重要成员。他时常在报刊上发表激情洋溢的诗作,同时也愤慨地写作社会批评散文,用人道态度关心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他还用清丽的文笔写作游记散文,抒写自己的心怀。这一时期,朱自清与俞平伯、叶圣陶、刘延陵、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等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浙江省立**师范教书期间,他还热情支持冯雪峰、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的《湖畔》诗社。由于深感社会黑暗,再加上家庭生活方面因经济问题得不到父亲的理解,朱自清常常陷入彷徨、空虚的情绪中。为了抵抗虚无,他主张“刹那主义”,说“我**要使生活底各个过程都有它独立之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他说:“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1924年“五卅”惨案发生,英帝国主义疯狂屠杀中国工人,这深深激起了朱自清的民族义愤。他写下《血歌》、《给死者》等音调急促、情感激越的诗篇,控诉帝国主义的暴行。
1925年朱自清被清华大学国文系聘为教授。1926年3月18日,朱自清怀着满腔爱国热忱随清华学校队伍前去游行请愿,却在枪林弹雨中目睹了段祺瑞执政府枪杀学生的无耻行径。他愤怒执笔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以死里逃生的亲身经历揭露事实真相。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件爆发,朱自清目睹黑暗政治,陷入精神痛苦中,决定远离政治,专心从事国学研究。他主张贯通新旧文学、融汇中外文化。1928年武钟谦病逝,朱自清陷入亡妻的哀痛中。
1931至1932年间朱自清赴欧洲进修、游历,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其间,经朋友撮合,他和陈竹隐结识并成婚。1935年朱自清应赵家璧之约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该书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发行。这时期,日寇侵占东北、进逼华北,朱自清为民族民运忧心忡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朱自清鼓励学生投笔从戎,为国效劳。不久他随校南迁到长沙临时大学,任中国文学系主任。随着抗战形势日趋严峻,1938年朱自清与冯友兰、闻一多等迁徙到昆明蒙自,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这一时期,他在大量诗文中表达自己的民族义愤,展示自己的爱国情操。抗战期间,生活困苦,靠微薄的薪金和不时的典当养家,但朱自清爱国情怀不变,学术热情不变。他在诗歌评论中热情倡导文艺为抗战服务,提倡多写抗战诗和爱国诗,鼓励诗人作“时代的鼓手”。贫困的生活和过于勤奋的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他的胃病日益严重。
1945年8月14日抗战胜利,朱自清欣喜若狂。但内战的形势却越来越严重。1946年西南联大奉命解散,北大、清华、南开各校复校。朱自清正准备回到北平之际,李公朴、闻一多等民主人士却在昆明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朱自清目睹这一血腥罪行,决定放弃中间道路,“站到平民的立场上来说话”,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1946年10月朱自清返回北平,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这一时期他写了大量杂文,批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肯定农民“吃大户”的行为,提倡知识分子要置身于人民中间,去掉自己身上的“酸气味”。他在文学批评中,关注并且肯定解放区的赵树理小说创作。朱自清步闻一多之后,逐渐由学者转变成了民主斗士。1947年开始,他参加了一系列罢教、抗议等政治活动,多次签名抗议国民党政府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他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但毫无畏惧,毫不妥协。1948年6月,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签名。这时他因贫病和操劳,胃病越来越严重。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胃病逝于北平,终年51岁。临终前他对妻儿留下遗言说:“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逝后葬于北平万安公墓。追悼会上,李广田说他具有“*完整的人格”,他“既像一个良师,又像一个知友,既像一个父亲,又像一个兄长”。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一生著述丰厚,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共27种,约200万字。朱自清1919年加入《新潮》诗社,创作新诗《睡吧,小小的人》,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早期他主要以诗人闻名,1922年与文学研究会其他七人合作出版诗集《雪朝》,1923年出版诗文合集《踪迹》,重要诗歌作品有《毁灭》等。1923年开始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除《踪迹》外,先后出版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多部散文集。《背影》、《荷塘月色》、《儿女》、《给亡妇》、《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均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成就了朱自清中国现代优秀散文家的文学史地位。生平史料主要参看陈孝全著《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参看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著《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朱自清既擅长写伦理内的情感,也关怀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擅长状写风景游记。而这几类作品的风格又有明显的差异。写伦理情感一类的,沉郁朴素。关怀社会公平一类的,慷慨激愤。风景游记,则清丽细腻。它们共同展示出朱自清人格情感的多样性、丰富性。
二善感
朱自清是一个感性十分敏锐又能潜心沉思的人。敏感的天性,时常给他带来生命异常脆弱的心理感受,从而陷入低徊中。
首先,朱自清对自我生命境遇感受敏锐,经常在各种不期然的境遇中受到心灵伤害。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他写自己在电车上因为喜爱而“两次三番地看那白种的孩子”,没想到的是:
那小西洋人本坐在我的对面;走近我时,突然将脸尽力地伸过来了,两只蓝眼睛大大地睁着,那好看的睫毛已看不见了;两颊的红也已褪了不少了。和平,秀美的脸一变而为粗俗,凶恶的脸了!他的眼睛里有话:“咄!黄种人,黄种的支那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
这突然的袭击使我张皇失措;我的心空虚了,四面的压迫很严重,使我呼吸不能自由。……我这时有了迫切的国家之感!我做着黄种的中国人,而现在还是白种人的世界……(《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这里可以看出朱自清是一个敏感自尊的人,但又不是那种能以气势在现实情境中取胜的所谓“勇者”。敏感、自尊、不设防而又带点儿孱弱的心理气质决定了他必然很容易受到各种心灵伤害,从而陷入感伤低徊中。散文《憎》中他说:“我生平怕看见干笑,听见敷衍的话;更怕冰搁着的脸和冷淡的言词,看了,听了,心里便会发抖。至于惨酷的佯笑,强烈的揶揄,那简直要我全身都痉挛般掣动了。”对于敏感的心来说,现实中的“利剑”,可能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也可能来自公共社会因素;可能来自日常生活,也可能来自时代的政治因素。新诗《羊群》中,朱自清描述了月夜一群羊被咬杀的情景。那“美丽和聪明”的羊群可以看作是作家自我人格的化身,而狼群则是作家感受到的外部敌意力量。诗人人格高洁的一面和不堪敌意的人生感受都在这里充分体现。
对朱自清而言,不仅现实中有各种不期然的伤害性因素,而且时光流逝这样的感受也很容易让心境陷入低徊。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匆匆》)
善感使得朱自清的内心世界异常丰富也难以平静,经常陷入深深的哀感中难以自禁。抒写自我所受的心灵伤害,表达自己的低徊情绪,朱自清的这类作品显示了“五四”青春文学的心理特质。
朱自清还对他人的生命境遇感受敏锐。这既体现了他的人道情怀,同时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沉重的负担。《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看到一个五岁的孩子被兄嫂以七毛钱的价格卖给一个银匠店里的伙计,不禁感慨万千。他推想她兄嫂卖她时的情景,设想她将来还可能再被卖作丫头、卖作妾、卖入妓院的命运,不仅感叹:
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全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关爱弱小生命的人道情怀,使得朱自清面对人间触目皆是的不合理现象时感到生之沉重。令朱自清感到愤慨的践踏生命现象,有这种买卖幼小生命的行为,更有执政府对请愿学生的血腥屠杀。
**次枪声约经过五分钟,共放了好几排枪;司令的是用警笛;警笛一鸣,便是一排枪,警笛一声接着一声,枪声就跟着密了,那警笛声甚凄厉,但有几乎一定的节拍,足见司令者的从容!后来听别的目睹者说,司令者那时还用指挥刀指示方向,总是向人多的地方射击!又有目睹者说,那时执政府楼上还有人手舞足蹈的大乐呢!
这回的屠杀,死伤之多,过于五卅事件,而且是“同胞的枪弹”,……屠杀之不足,继之以抢劫,剥尸,……(《执政府大屠杀记》)
三承担
以善感的心直面人生的残酷,朱自清尽管时常感到情绪低徊,但平正的理性推动他去承担这人生的沉重。这种承担在散文创作中向两方面展开,向外是承担起社会良心的责任,向内则是通过建构伦理关系整合自我人格。
朱自清的一部分作品承担起了批判社会丑恶的责任。他在散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批判践踏生命的行为,在散文《航船中的文明》中批判歧视女性的社会习俗,在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批判种族压迫,在散文《执政府大屠杀记》中愤怒揭露执政府虐杀学生的残酷卑劣,在诗歌《血歌——五卅惨剧作》、《给死者》中痛斥英帝国主义枪杀中国民众的凶狠残暴。这类作品以愤激慷慨为基调,展示了朱自清的人道情怀,展示了他的性别平等观念和种族平等观念,也展示了他反对暴政的正义立场。集人间冷暖、社会公平、民族意识于一心,文弱书生朱自清展示了其襟怀广博、理性平正的一面,也展示了自我精神中强健的一面。它确立了儒雅书生朱自清的现代知识分子特质。这说明以学术书斋为精神象牙塔的朱自清,仍然时时心系“十字街头”,在精神上是一个“五四”之子。
一方面通过批判社会丑恶来反抗敌意力量对生命的压抑,另一方面,朱自清又通过在艺术体验中重构伦理关系来整合自我人格、安置自我生命。朱自清*擅长抒写的是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伦理感情。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散文《背影》、《儿女》、《给亡妇》、《哀韦杰三君》、《飘零》、《白采》、《怀魏握青君》、《我所见的叶圣陶》、《冬天》等。这类作品一是说父亲、妻子、儿女、朋友们的好,二是说自己的不好。
名篇《背影》中记取的是父亲“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的深情关爱,记取的是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桔子的朴素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善感的心因为父亲朴素的爱而备受感动。尽管文中也提到父亲后来人生不顺,“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在艺术体验中,作家选择了父子情深的感人细节、舍弃了对“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的详细铺写,并且用老境颓唐来体谅父亲,为“但*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感到欣慰,并不去想父子如果相见的话倒也未必就能和谐相处的问题。这样,通过感恩、克己的艺术体验,作家便超越了现实中父子关系的复杂性,而在心理上建构起了自己与父亲的和谐关系,从而使得自己在父子这一人伦关系中获得精神安宁。
反思这一心理机制,在朱自清的人伦关系重建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反思之中,他不放过自己小小的过,哪怕是对现实伦理关系并未造成伤害的思想之微过。《背影》中,回想起父亲和脚夫讲价钱的事,“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回想其父亲托茶房照料“我”的事,那时“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家为自己当时未能去体谅父亲的爱心反自以为聪明感到深深的自责。反思自我,而不是在一分为二的分析中替自己当时的想法辩解,朱自清在伦理关系的抒写中继承了儒家知识分子“吾日三省乎吾身”的自省精神和修身意识,也继承了儒家知识分子的仁爱精神和宽恕之道。《背影》以父子深情动人,也以朱自清的人格动人。
00写父子关系,朱自清在对题材处理上回避了新文学中流行的子辈人生需求与父权冲突的模式,而从子辈的角度躬身自省,感激父亲的慈爱,从而建构了一种父慈子孝的伦理图景。但此处对“子孝”的表达,亦限定在不违逆现代人道观念的范围之内。“我”对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的深深谅解,在《背影》中只是儿子对父亲人生境遇的理解,并没有走向对父亲权威的盲目认同。它在价值取向上并没有引向对“父为子纲”封建礼教“吃人”一面的皈依,而是使得父子之情因为丰富的人生沧桑而显得沉郁,使得作品风格因这些苦涩的人生况味而避免了肤浅甜腻。在现代人道观念允许的范围之内,继承儒家文化人伦关系中合理的一面,朱自清在新文学的作家群中显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积淀,也丰富了新文学创作的多样性。
朱自清继承儒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思路贯彻在他所有写伦理关系的作品中。《给亡妇》一篇,亡妻武钟谦是个心中只有孩子和丈夫的传统女性,对时代风云、学问知识都了无所知,但是朱自清回避了新文学中流行的题材处理方式,根本没有去体验包办婚姻中的夫妻在文化水平、思想深度方面的差异,没有导向对新青年精神得不到共鸣的痛苦的抒写,而是深情回味说:
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些个,我知道。你**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你在日如此;你死后若还有知,想来还如此的。
……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给亡妇》)
朱自清对夫妻深情的抒写,建立于对日常生活价值的认同上,建立于对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家庭生活方式的认可上。状写亡妻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如何任劳任怨、相夫爱子的种种琐碎事迹,自责自己对妻子体谅关怀不够,作家对传统夫妻关系的认同并没有走向对夫权的认可、对女性生命的践踏,而融入了“关心”、“同情”这样的情感内涵,融入了男性的自省。这样,朱自清在散文中对传统夫妻深情的体味、沉湎,就可以说是从一个侧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在朋友关系的书写中,朱自清或深入把握朋友的个性特征,写出叶圣陶朴实、天真、可亲的性情(《我所知道的叶圣陶君》),写出魏握青“玩世不恭”的特征(《怀魏握青君》),写出韦杰三的“忧郁,悲苦,坚忍,温雅”(《哀韦杰三君》);或并不注意刻画人物个性,只是专注于朋友与自己的交往关系(《白采》)。这类散文有三个特点。一是题材的平凡性,即使是死于执政府大屠杀的学生韦杰三,朱自清也并不选择他与时代风云之间的关系,只是写自己与他的日常交往,从中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之情。其他朋友更是只写他们的日常行状。二是或赞扬朋友的优点,或理解朋友的缺点,对朋友都没有批评,只投注以真挚而深切的友情。三是时常自责自己没有完成对亡友的承诺,朱自清在此表现出关注朋友情谊甚于关注朋友与时代历史关系的思维特征,近乎无条件的友情,在朱自清的价值世界中被放在了首位。朱自清在朋友关系的艺术体验中还表现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儒者风范。
朱自清在父子、夫妻、朋友关系的叙写中,通过对父亲、妻子、朋友的深切理解和深情怀想,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自省,在心理体验上滤去了人伦关系中不和谐的因素,重新建构起父子、夫妻、朋友关系中的亲密纽带。通过艺术思维对生活世界的重新体验,父亲、妻子、朋友在朱自清和读者的感觉世界里都变得分外亲切,人伦关系也变得格外温暖。这一份亲切、温暖,慰藉了倍感生之残酷的朱自清的心。同时,以克己、感恩作为建构这一人伦温暖的前提,朱自清也展示出勇于承担的仁者襟怀,从而在创作中实现了自我道德的升华,完成了自我人格的确认。在艺术世界中重建温馨的人伦关系,实际上是朱自清这类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安置自我灵魂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隐逸
以责任自担的方式重建亲密的人伦关系,这既给朱自清带来心安的感觉,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对生之残酷的敏锐感受,对伦理责任的自觉承担,使得朱自清在独处的时候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逃开这一切,去寻找精神上的隐逸之所。他或隐于对自然美的感受中,或隐于对女性美的感性想象中,或者就干脆寓女性想象于自然感受中,从而缓解心理的压力。散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歌声》,诗歌《细雨》等便是这方面的名篇。朱自清细腻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心怀,共同造就了这类作品中的优美意境。
散文《荷塘月色》便是作家在月夜所作的一次精神隐逸。“我”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暂时离开妻儿,独自出门散步。这里,妻儿构成的人伦世界,尽管和谐温存,给“我”精神安慰,但它毕竟代表现实的世界,联系着人生的种种责任与烦恼。所以,“我”需要暂时的精神逃逸来缓解心灵压力。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塘月色》)
这荷香月色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对。在朱自清自由的精神漫游中,它成了作家暂时的心灵休憩之所,慰藉着作家由现实牵扯而产生的精神困顿。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塘月色》)
对荷叶荷花、月光树影的出色描写中,作家放开了平时的理性枷锁,尽情地去享受感觉的盛宴。一个个比喻纷至沓来,荷香月色的世界变成了一个轻灵的女性化的世界,既纯洁又感性。它满足了作家暂时摆脱现实牵扯的愿望,又在艺术的世界中满足了作家对女性感性美的欲求。“好用女性意象”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选集?语文及翻译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描摹自然风物,使得自然风物在宁静中透出勃勃生机,也泄漏出作家对女性的“意恋”乃至于“意淫”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选集?语文及翻译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情结。这里,自然风物的美与作家因内心舒解和欲念满足所产生的安宁感相契合,达到了物与神游的境界。“从心理上来说,外部的寂静和内部的安宁达到了和谐,也就是‘恰到好处’,而这就使散文构成了诗化的意境。”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运用女性意象,在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中分为贴切得体与牵强庸俗两种情况。当作家能够以艺术的态度节制自己的欲望时,其女性意象往往就运用得贴切得体,如用“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荷叶的挺拔灵动,就非常形象生动。当作家任由欲望在感觉世界中泛滥,就可能流于浅薄。在《温州的踪迹?绿》中,写梅雨潭的水,“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嫩的皮肤”。这里充分表达了作家对女性的欲望,却没有在景物的描写中创作出美的意境。欲望压倒了审美,比喻便难免失之于牵强庸俗。欲望压倒审美的弊病还体现在《荷塘月色》中对梁元帝《采莲赋》的引用上。《采莲赋》偏于香艳浅俗,远没有朱自清描写荷塘的文字那么优美雅致、清灵蕴蓄,“朱自清直接援引此类华丽文字,当然意味着对‘采莲’习俗的肯定,对这种‘顺遂’人的爱欲而非敌视、阻碍之的‘六朝文化’的神往。不过,想归想,这个‘我’到底不会以幻想代替现实,只是感慨‘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品结尾将这一点已揭示得非常清楚:当他经历了江南‘采莲’风俗和《西洲曲》中‘太虚幻境’的神游,其欲念早已化解,骚动早已抚平,不宁早已消除。用作品的话来说,是‘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高远东:《〈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自然与女性的感性之美,慰藉着作家心灵,成为朱自清的精神隐逸之乡。精神隐逸的需求,联系着感觉能力的解放,点化了朱自清笔下的许多自然风物,成就了其写景散文细腻柔美、感性丰富的风格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朱自清的心境趋于平衡,对自然的态度渐趋于冷静,《欧游杂记》各篇对欧洲城市的介绍,以及《你我》集中对南京、潭柘寺、戒坛寺的描写,都变得平实。
敏锐善感的心理特质,使得朱自清经常产生生命不堪重负的感觉,不免陷入低徊的情绪中。但是平正的理性又不许他陷入颓唐。于是,朱自清便从现实批判和伦理承担两方面来直面人生的沉重。现实批判,展示了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在伦理关系重建中建构父子、夫妻、朋友的亲密关系,一日三省自己的过失,朱自清又在转换儒家文化合理内核中寻找到心灵安置之所,也实现了自我道德人格的升华。但以自我克制来重建伦理关系,朱自清有时不免又产生另一种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因而时常隐逸到自然之美和女性想象中舒展自己的心灵。朱自清的创作展示了一类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

世纪文学60家(精装):朱自清精选集 目录

承担与隐逸
散文编
踪迹
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航船中的文明/
背影
序//女人//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阿河//哀韦杰三君//飘零//白采//荷塘月色//一封信//《梅花》后记//怀魏握青君//儿女//旅行杂记//说梦//海行杂记/
你我
自序//“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扬州的夏日//看花//我所见的叶圣陶//论无话可说//给亡妇//你我//谈抽烟//冬天//择偶记//说扬州//南京//潭柘寺戒坛寺//《忆》跋//《山野掇拾》//《子恺漫画》代序//《白采的诗》//《萍因遗稿》跋//《子恺画集》跋//《粤东之风》序//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燕知草》序//《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叶圣陶的短篇小说//《谈美》
序//论白话——读《南北极》与《小彼得》的感想//《子夜》//读《心病》//《文心》序/
欧游杂记
序//威尼斯//佛罗伦司//罗马//滂卑故城//瑞士//荷兰//柏林//德瑞司登//莱茵河//巴黎//西行通讯(附录)/
伦敦杂记
自序//三家书店//文人宅//博物院//公园//加尔东尼市场//吃的//乞丐//圣诞节//房东太太/
诗歌编
睡吧,小小的人//小鸟//光明//歌声//满月的光//羊群//新年//煤//北河沿的路灯//小草//努力//北河沿的夜//怅惘//沪杭道中//秋//不足之感//纪游//送韩伯画往俄国//自白//依恋//冷淡//心悸//旅路//湖上//人间//转眼//自从//杂诗三首(附《杂诗三首》序)//黑暗//沪杭道上的暮//挽歌//睁眼//静//星火//除夜//笑声//灯光//独自//侮辱//宴罢//仅存的//小舱中的现代//毁灭//细雨//香//赠A.S.//风尘——兼赠F君//血歌——为五卅惨剧作//给死者//我的南方//战争——呈W君//塑我自己的像//朝鲜的夜哭//无题//玉兰花//挽一多先生//题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译诗二首(从《再别怕了》译出)//我们说的是谁的名字(译诗)/
创作要目

世纪文学60家(精装):朱自清精选集 节选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至真至美的大师作品 深刻尔雅的文学经典
典藏百年的华文精粹 领略文字的盛世华章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 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以名家联袂名作的方式,检阅和展示20世纪中国文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长足进步。
承担与隐逸
李玲
一生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诗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6岁随家迁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同年奉父母之命与武钟谦结婚。大学期间,朱自清学习极其勤奋刻苦,同时还积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1918年,他加入邓中夏发起的“平民教育讲演团”,为实现“教育之普及与平等”尽一份力量,多次到北京街头演讲。朱自清外表沉默朴实,内心却充满激情。“五四”运动中,他热血沸腾,参加了5月4日当天的集会游行,过后,又跟数千名北大同学一起,为要求释放在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时被军阀政府拘捕的许德珩、杨振声、潘菽、江绍原等32位同学而奔走呼号。他用笔参加新文化建设,在大量的诗作中表达了对光明的憧憬、对新生活的期待。1919年他加入“新潮”文学社团,用诗歌来感应时代的脉搏。
1920年夏,朱自清修完了大学课程,通过毕业考试,提早南归。他先后在浙江、江苏各地的中学任教。这时,“五四”思潮仍在他心头荡漾。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他特别服膺刚刚传入的共产主义思想。诗歌《送韩伯画往俄国》中,他用象征的笔法描绘出十月革命之后俄国“红云”在“树梢”“不住地燃烧,不住地流动”的光明景象。在诗歌《赠A.S.》中,他歌颂“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的共产党人。1921年1月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朱自清也是文学研究会重要成员。他时常在报刊上发表激情洋溢的诗作,同时也愤慨地写作社会批评散文,用人道态度关心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他还用清丽的文笔写作游记散文,抒写自己的心怀。这一时期,朱自清与俞平伯、叶圣陶、刘延陵、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等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浙江省立**师范教书期间,他还热情支持冯雪峰、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的《湖畔》诗社。由于深感社会黑暗,再加上家庭生活方面因经济问题得不到父亲的理解,朱自清常常陷入彷徨、空虚的情绪中。为了抵抗虚无,他主张“刹那主义”,说“我**要使生活底各个过程都有它独立之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他说:“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1924年“五卅”惨案发生,英帝国主义疯狂屠杀中国工人,这深深激起了朱自清的民族义愤。他写下《血歌》、《给死者》等音调急促、情感激越的诗篇,控诉帝国主义的暴行。
1925年朱自清被清华大学国文系聘为教授。1926年3月18日,朱自清怀着满腔爱国热忱随清华学校队伍前去游行请愿,却在枪林弹雨中目睹了段祺瑞执政府枪杀学生的无耻行径。他愤怒执笔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以死里逃生的亲身经历揭露事实真相。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件爆发,朱自清目睹黑暗政治,陷入精神痛苦中,决定远离政治,专心从事国学研究。他主张贯通新旧文学、融汇中外文化。1928年武钟谦病逝,朱自清陷入亡妻的哀痛中。
1931至1932年间朱自清赴欧洲进修、游历,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其间,经朋友撮合,他和陈竹隐结识并成婚。1935年朱自清应赵家璧之约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该书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发行。这时期,日寇侵占东北、进逼华北,朱自清为民族民运忧心忡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朱自清鼓励学生投笔从戎,为国效劳。不久他随校南迁到长沙临时大学,任中国文学系主任。随着抗战形势日趋严峻,1938年朱自清与冯友兰、闻一多等迁徙到昆明蒙自,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这一时期,他在大量诗文中表达自己的民族义愤,展示自己的爱国情操。抗战期间,生活困苦,靠微薄的薪金和不时的典当养家,但朱自清爱国情怀不变,学术热情不变。他在诗歌评论中热情倡导文艺为抗战服务,提倡多写抗战诗和爱国诗,鼓励诗人作“时代的鼓手”。贫困的生活和过于勤奋的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他的胃病日益严重。
1945年8月14日抗战胜利,朱自清欣喜若狂。但内战的形势却越来越严重。1946年西南联大奉命解散,北大、清华、南开各校复校。朱自清正准备回到北平之际,李公朴、闻一多等民主人士却在昆明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朱自清目睹这一血腥罪行,决定放弃中间道路,“站到平民的立场上来说话”,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1946年10月朱自清返回北平,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这一时期他写了大量杂文,批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肯定农民“吃大户”的行为,提倡知识分子要置身于人民中间,去掉自己身上的“酸气味”。他在文学批评中,关注并且肯定解放区的赵树理小说创作。朱自清步闻一多之后,逐渐由学者转变成了民主斗士。1947年开始,他参加了一系列罢教、抗议等政治活动,多次签名抗议国民党政府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他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但毫无畏惧,毫不妥协。1948年6月,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签名。这时他因贫病和操劳,胃病越来越严重。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胃病逝于北平,终年51岁。临终前他对妻儿留下遗言说:“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逝后葬于北平万安公墓。追悼会上,李广田说他具有“*完整的人格”,他“既像一个良师,又像一个知友,既像一个父亲,又像一个兄长”。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一生著述丰厚,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共27种,约200万字。朱自清1919年加入《新潮》诗社,创作新诗《睡吧,小小的人》,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早期他主要以诗人闻名,1922年与文学研究会其他七人合作出版诗集《雪朝》,1923年出版诗文合集《踪迹》,重要诗歌作品有《毁灭》等。1923年开始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除《踪迹》外,先后出版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多部散文集。《背影》、《荷塘月色》、《儿女》、《给亡妇》、《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均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成就了朱自清中国现代优秀散文家的文学史地位。生平史料主要参看陈孝全著《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参看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著《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朱自清既擅长写伦理内的情感,也关怀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擅长状写风景游记。而这几类作品的风格又有明显的差异。写伦理情感一类的,沉郁朴素。关怀社会公平一类的,慷慨激愤。风景游记,则清丽细腻。它们共同展示出朱自清人格情感的多样性、丰富性。
二善感
朱自清是一个感性十分敏锐又能潜心沉思的人。敏感的天性,时常给他带来生命异常脆弱的心理感受,从而陷入低徊中。
首先,朱自清对自我生命境遇感受敏锐,经常在各种不期然的境遇中受到心灵伤害。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他写自己在电车上因为喜爱而“两次三番地看那白种的孩子”,没想到的是:
那小西洋人本坐在我的对面;走近我时,突然将脸尽力地伸过来了,两只蓝眼睛大大地睁着,那好看的睫毛已看不见了;两颊的红也已褪了不少了。和平,秀美的脸一变而为粗俗,凶恶的脸了!他的眼睛里有话:“咄!黄种人,黄种的支那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
这突然的袭击使我张皇失措;我的心空虚了,四面的压迫很严重,使我呼吸不能自由。……我这时有了迫切的国家之感!我做着黄种的中国人,而现在还是白种人的世界……(《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这里可以看出朱自清是一个敏感自尊的人,但又不是那种能以气势在现实情境中取胜的所谓“勇者”。敏感、自尊、不设防而又带点儿孱弱的心理气质决定了他必然很容易受到各种心灵伤害,从而陷入感伤低徊中。散文《憎》中他说:“我生平怕看见干笑,听见敷衍的话;更怕冰搁着的脸和冷淡的言词,看了,听了,心里便会发抖。至于惨酷的佯笑,强烈的揶揄,那简直要我全身都痉挛般掣动了。”对于敏感的心来说,现实中的“利剑”,可能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也可能来自公共社会因素;可能来自日常生活,也可能来自时代的政治因素。新诗《羊群》中,朱自清描述了月夜一群羊被咬杀的情景。那“美丽和聪明”的羊群可以看作是作家自我人格的化身,而狼群则是作家感受到的外部敌意力量。诗人人格高洁的一面和不堪敌意的人生感受都在这里充分体现。
对朱自清而言,不仅现实中有各种不期然的伤害性因素,而且时光流逝这样的感受也很容易让心境陷入低徊。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匆匆》)
善感使得朱自清的内心世界异常丰富也难以平静,经常陷入深深的哀感中难以自禁。抒写自我所受的心灵伤害,表达自己的低徊情绪,朱自清的这类作品显示了“五四”青春文学的心理特质。
朱自清还对他人的生命境遇感受敏锐。这既体现了他的人道情怀,同时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沉重的负担。《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看到一个五岁的孩子被兄嫂以七毛钱的价格卖给一个银匠店里的伙计,不禁感慨万千。他推想她兄嫂卖她时的情景,设想她将来还可能再被卖作丫头、卖作妾、卖入妓院的命运,不仅感叹:
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全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关爱弱小生命的人道情怀,使得朱自清面对人间触目皆是的不合理现象时感到生之沉重。令朱自清感到愤慨的践踏生命现象,有这种买卖幼小生命的行为,更有执政府对请愿学生的血腥屠杀。
**次枪声约经过五分钟,共放了好几排枪;司令的是用警笛;警笛一鸣,便是一排枪,警笛一声接着一声,枪声就跟着密了,那警笛声甚凄厉,但有几乎一定的节拍,足见司令者的从容!后来听别的目睹者说,司令者那时还用指挥刀指示方向,总是向人多的地方射击!又有目睹者说,那时执政府楼上还有人手舞足蹈的大乐呢!
这回的屠杀,死伤之多,过于五卅事件,而且是“同胞的枪弹”,……屠杀之不足,继之以抢劫,剥尸,……(《执政府大屠杀记》)
三承担
以善感的心直面人生的残酷,朱自清尽管时常感到情绪低徊,但平正的理性推动他去承担这人生的沉重。这种承担在散文创作中向两方面展开,向外是承担起社会良心的责任,向内则是通过建构伦理关系整合自我人格。
朱自清的一部分作品承担起了批判社会丑恶的责任。他在散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批判践踏生命的行为,在散文《航船中的文明》中批判歧视女性的社会习俗,在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批判种族压迫,在散文《执政府大屠杀记》中愤怒揭露执政府虐杀学生的残酷卑劣,在诗歌《血歌——五卅惨剧作》、《给死者》中痛斥英帝国主义枪杀中国民众的凶狠残暴。这类作品以愤激慷慨为基调,展示了朱自清的人道情怀,展示了他的性别平等观念和种族平等观念,也展示了他反对暴政的正义立场。集人间冷暖、社会公平、民族意识于一心,文弱书生朱自清展示了其襟怀广博、理性平正的一面,也展示了自我精神中强健的一面。它确立了儒雅书生朱自清的现代知识分子特质。这说明以学术书斋为精神象牙塔的朱自清,仍然时时心系“十字街头”,在精神上是一个“五四”之子。
一方面通过批判社会丑恶来反抗敌意力量对生命的压抑,另一方面,朱自清又通过在艺术体验中重构伦理关系来整合自我人格、安置自我生命。朱自清*擅长抒写的是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伦理感情。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散文《背影》、《儿女》、《给亡妇》、《哀韦杰三君》、《飘零》、《白采》、《怀魏握青君》、《我所见的叶圣陶》、《冬天》等。这类作品一是说父亲、妻子、儿女、朋友们的好,二是说自己的不好。
名篇《背影》中记取的是父亲“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的深情关爱,记取的是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桔子的朴素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善感的心因为父亲朴素的爱而备受感动。尽管文中也提到父亲后来人生不顺,“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在艺术体验中,作家选择了父子情深的感人细节、舍弃了对“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的详细铺写,并且用老境颓唐来体谅父亲,为“但*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感到欣慰,并不去想父子如果相见的话倒也未必就能和谐相处的问题。这样,通过感恩、克己的艺术体验,作家便超越了现实中父子关系的复杂性,而在心理上建构起了自己与父亲的和谐关系,从而使得自己在父子这一人伦关系中获得精神安宁。
反思这一心理机制,在朱自清的人伦关系重建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反思之中,他不放过自己小小的过,哪怕是对现实伦理关系并未造成伤害的思想之微过。《背影》中,回想起父亲和脚夫讲价钱的事,“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回想其父亲托茶房照料“我”的事,那时“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家为自己当时未能去体谅父亲的爱心反自以为聪明感到深深的自责。反思自我,而不是在一分为二的分析中替自己当时的想法辩解,朱自清在伦理关系的抒写中继承了儒家知识分子“吾日三省乎吾身”的自省精神和修身意识,也继承了儒家知识分子的仁爱精神和宽恕之道。《背影》以父子深情动人,也以朱自清的人格动人。
00写父子关系,朱自清在对题材处理上回避了新文学中流行的子辈人生需求与父权冲突的模式,而从子辈的角度躬身自省,感激父亲的慈爱,从而建构了一种父慈子孝的伦理图景。但此处对“子孝”的表达,亦限定在不违逆现代人道观念的范围之内。“我”对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的深深谅解,在《背影》中只是儿子对父亲人生境遇的理解,并没有走向对父亲权威的盲目认同。它在价值取向上并没有引向对“父为子纲”封建礼教“吃人”一面的皈依,而是使得父子之情因为丰富的人生沧桑而显得沉郁,使得作品风格因这些苦涩的人生况味而避免了肤浅甜腻。在现代人道观念允许的范围之内,继承儒家文化人伦关系中合理的一面,朱自清在新文学的作家群中显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积淀,也丰富了新文学创作的多样性。
朱自清继承儒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思路贯彻在他所有写伦理关系的作品中。《给亡妇》一篇,亡妻武钟谦是个心中只有孩子和丈夫的传统女性,对时代风云、学问知识都了无所知,但是朱自清回避了新文学中流行的题材处理方式,根本没有去体验包办婚姻中的夫妻在文化水平、思想深度方面的差异,没有导向对新青年精神得不到共鸣的痛苦的抒写,而是深情回味说:
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些个,我知道。你**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你在日如此;你死后若还有知,想来还如此的。
……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给亡妇》)
朱自清对夫妻深情的抒写,建立于对日常生活价值的认同上,建立于对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家庭生活方式的认可上。状写亡妻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如何任劳任怨、相夫爱子的种种琐碎事迹,自责自己对妻子体谅关怀不够,作家对传统夫妻关系的认同并没有走向对夫权的认可、对女性生命的践踏,而融入了“关心”、“同情”这样的情感内涵,融入了男性的自省。这样,朱自清在散文中对传统夫妻深情的体味、沉湎,就可以说是从一个侧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在朋友关系的书写中,朱自清或深入把握朋友的个性特征,写出叶圣陶朴实、天真、可亲的性情(《我所知道的叶圣陶君》),写出魏握青“玩世不恭”的特征(《怀魏握青君》),写出韦杰三的“忧郁,悲苦,坚忍,温雅”(《哀韦杰三君》);或并不注意刻画人物个性,只是专注于朋友与自己的交往关系(《白采》)。这类散文有三个特点。一是题材的平凡性,即使是死于执政府大屠杀的学生韦杰三,朱自清也并不选择他与时代风云之间的关系,只是写自己与他的日常交往,从中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之情。其他朋友更是只写他们的日常行状。二是或赞扬朋友的优点,或理解朋友的缺点,对朋友都没有批评,只投注以真挚而深切的友情。三是时常自责自己没有完成对亡友的承诺,朱自清在此表现出关注朋友情谊甚于关注朋友与时代历史关系的思维特征,近乎无条件的友情,在朱自清的价值世界中被放在了首位。朱自清在朋友关系的艺术体验中还表现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儒者风范。
朱自清在父子、夫妻、朋友关系的叙写中,通过对父亲、妻子、朋友的深切理解和深情怀想,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自省,在心理体验上滤去了人伦关系中不和谐的因素,重新建构起父子、夫妻、朋友关系中的亲密纽带。通过艺术思维对生活世界的重新体验,父亲、妻子、朋友在朱自清和读者的感觉世界里都变得分外亲切,人伦关系也变得格外温暖。这一份亲切、温暖,慰藉了倍感生之残酷的朱自清的心。同时,以克己、感恩作为建构这一人伦温暖的前提,朱自清也展示出勇于承担的仁者襟怀,从而在创作中实现了自我道德的升华,完成了自我人格的确认。在艺术世界中重建温馨的人伦关系,实际上是朱自清这类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安置自我灵魂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隐逸
以责任自担的方式重建亲密的人伦关系,这既给朱自清带来心安的感觉,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对生之残酷的敏锐感受,对伦理责任的自觉承担,使得朱自清在独处的时候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逃开这一切,去寻找精神上的隐逸之所。他或隐于对自然美的感受中,或隐于对女性美的感性想象中,或者就干脆寓女性想象于自然感受中,从而缓解心理的压力。散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歌声》,诗歌《细雨》等便是这方面的名篇。朱自清细腻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心怀,共同造就了这类作品中的优美意境。
散文《荷塘月色》便是作家在月夜所作的一次精神隐逸。“我”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暂时离开妻儿,独自出门散步。这里,妻儿构成的人伦世界,尽管和谐温存,给“我”精神安慰,但它毕竟代表现实的世界,联系着人生的种种责任与烦恼。所以,“我”需要暂时的精神逃逸来缓解心灵压力。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塘月色》)
这荷香月色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对。在朱自清自由的精神漫游中,它成了作家暂时的心灵休憩之所,慰藉着作家由现实牵扯而产生的精神困顿。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塘月色》)
对荷叶荷花、月光树影的出色描写中,作家放开了平时的理性枷锁,尽情地去享受感觉的盛宴。一个个比喻纷至沓来,荷香月色的世界变成了一个轻灵的女性化的世界,既纯洁又感性。它满足了作家暂时摆脱现实牵扯的愿望,又在艺术的世界中满足了作家对女性感性美的欲求。“好用女性意象”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选集?语文及翻译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描摹自然风物,使得自然风物在宁静中透出勃勃生机,也泄漏出作家对女性的“意恋”乃至于“意淫”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选集?语文及翻译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情结。这里,自然风物的美与作家因内心舒解和欲念满足所产生的安宁感相契合,达到了物与神游的境界。“从心理上来说,外部的寂静和内部的安宁达到了和谐,也就是‘恰到好处’,而这就使散文构成了诗化的意境。”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运用女性意象,在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中分为贴切得体与牵强庸俗两种情况。当作家能够以艺术的态度节制自己的欲望时,其女性意象往往就运用得贴切得体,如用“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荷叶的挺拔灵动,就非常形象生动。当作家任由欲望在感觉世界中泛滥,就可能流于浅薄。在《温州的踪迹?绿》中,写梅雨潭的水,“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嫩的皮肤”。这里充分表达了作家对女性的欲望,却没有在景物的描写中创作出美的意境。欲望压倒了审美,比喻便难免失之于牵强庸俗。欲望压倒审美的弊病还体现在《荷塘月色》中对梁元帝《采莲赋》的引用上。《采莲赋》偏于香艳浅俗,远没有朱自清描写荷塘的文字那么优美雅致、清灵蕴蓄,“朱自清直接援引此类华丽文字,当然意味着对‘采莲’习俗的肯定,对这种‘顺遂’人的爱欲而非敌视、阻碍之的‘六朝文化’的神往。不过,想归想,这个‘我’到底不会以幻想代替现实,只是感慨‘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品结尾将这一点已揭示得非常清楚:当他经历了江南‘采莲’风俗和《西洲曲》中‘太虚幻境’的神游,其欲念早已化解,骚动早已抚平,不宁早已消除。用作品的话来说,是‘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高远东:《〈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自然与女性的感性之美,慰藉着作家心灵,成为朱自清的精神隐逸之乡。精神隐逸的需求,联系着感觉能力的解放,点化了朱自清笔下的许多自然风物,成就了其写景散文细腻柔美、感性丰富的风格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朱自清的心境趋于平衡,对自然的态度渐趋于冷静,《欧游杂记》各篇对欧洲城市的介绍,以及《你我》集中对南京、潭柘寺、戒坛寺的描写,都变得平实。
敏锐善感的心理特质,使得朱自清经常产生生命不堪重负的感觉,不免陷入低徊的情绪中。但是平正的理性又不许他陷入颓唐。于是,朱自清便从现实批判和伦理承担两方面来直面人生的沉重。现实批判,展示了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在伦理关系重建中建构父子、夫妻、朋友的亲密关系,一日三省自己的过失,朱自清又在转换儒家文化合理内核中寻找到心灵安置之所,也实现了自我道德人格的升华。但以自我克制来重建伦理关系,朱自清有时不免又产生另一种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因而时常隐逸到自然之美和女性想象中舒展自己的心灵。朱自清的创作展示了一类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

世纪文学60家(精装):朱自清精选集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诗人。朱自清一生著述丰厚,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共27种,约200万字。朱自清既擅长写伦理内的情感,也关怀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擅长状写风景游记。而这几类作品的风格又有明显的差异。写伦理情感一类的,沉郁朴素。关怀社会公平一类的,慷慨激愤。风景有游记,则清丽细腻。它们共同展示出朱自清人格情感的多样性、丰富性。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的民族的英雄气概”。主要著作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欧游杂记》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