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文存

齐如山文存

作者:齐如山著,王晓梵整理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0-03-01

评分:4.8分

ISBN:9787538285956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齐如山文存 目录

与伍克佐君书
与梅君兰芳书(民国元年)
与梅君兰芳书(民国元年冬)
致梅君兰芳书
致易俗社胡社长书
与陕西易俗社同人书
与陕西易俗社诸学生书
与萧和村书
与高适聃君书
与程济初书
与史少羽君书
友人手札(存名**部分)
友人手札(存名第二部分)

齐如山文存 内容简介

《文存》,即存文。本是秉烛挑灯的心香,本是一种心绪.一种醉心民族的、艺术的心绪的交会。历史一瞬百年,竟“东风夜放花千树”,已然历历然。历史以文字方式存活,无非人与人的心绪交会。这样来读《北平皮簧史》以及戏台掌故、戏界杂言等等,可以读顺一个文化集体的心绪:从唐宋元明清跋涉而来的心绪,从东西南北中交会而来的心绪。晓行夜宿,任重道远。摩肩接踵,仆仆风尘。为艺术而承载艺术,孜孜不倦,他们是艺术人。为文化而输送文化,乐此不疲,凭谁吝惜一尊桂冠的天赋?——他们还是文化人。时光似云似烟,飘向无垠天涯,心绪如雪如雨.降给一个地方。这就是文存,文化的存活。

齐如山文存 节选

贵社此次莅平,本拟约全体学生多聚数次,借谈国剧之来源及组织之要点。奈因为期太短,且诸生日日出演劳碌异常,故未敢再搅乱其脑思。虽曾约两三人来谈过数次,然不愿常常烦琐损其演剧之精神故,只得稍为指点,致所欲言者未能道其万一,且于诸生毫无裨益。事与愿违,歉甚歉甚!
贵社在平所以成功之点有三。一因系学术机关故,观众皆另眼相看待。二因各生演唱皆认真,大致有“观光上国不敢自放”之意。此系一种美德,当永远保存之,因有此种思想便诸事谨慎,则无论做何事、到何处,不致失败也。三因各生艺术尚有前辈矩蠖至他人帮忙,乃其余事所谓帮腔的上不去台也。
此三点中,艺术一层尤关重要。但有由西安来者多云:贵社学生之艺术,尚不及陕中旧班脚色。噫!可知秦腔旧规矩之美且善矣。是则诸公不可不注意者也。
前闻家竺山兄归谈,曾聆耿古城兄教益,得悉贵社情形,兹再伸论之。总之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盖艺术者,皮也;剧本者,毛也。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倘艺术能保存,则无论何种剧本皆可排演,任他教忠教孝,家庭更善,社会改良等等,固无不可。下至“破坏主义”“赤化主义”,也无不可。即各国剧本,亦可翻来演唱。因此与戏剧之本质演剧之方法,毫无龃龉处也。
所谓艺术者何也?即说白、歌唱、神情、身段,四点是也。即贵社章程第七条所规定者。歌唱身段尤为重要。如说白不研究则词句之意思念不出来,神情不研究则词句之情节表现不出来,此人人皆知注意者也;至歌唱与身段,则人多忽视之。其实所关尤巨。
人但知歌唱以动听为要,固矣,但此仍算是第二步。*重要者,则在安置腔调之初,须审此段唱词之意义方能安腔。腔调安的好,便能将其人之心事完全烘托出来。所谓歌以咏言,长言之不足,则咏叹之者是也;否则,便失歌唱之本义。如此处不应安此腔,则虽能动听,亦不合理。兹就极浅显者言之;弟处只有秦腔唱片两段,即就此两段中论之。
如高生致中之《武家坡》王宝川唱词“先问奴夫好不好,再问他安宁却安宁”两句,本系合掌排偶之词,似应一气唱下去,倘唱一句稍事思索再唱亦无不可。如今则唱过**句后,接一很大之过门,则未免稍觉松懈。按秦腔规矩,此腔之后应接过门是已,但似不应安此腔,因如此一缓,则王宝川急于要知其丈夫情形之心事便烘托不出来了。这是安腔稍差的地方,与歌者无干。
再如王生天民《柜中缘》中之唱词,“无奈来我把相公怨,你遇的事儿本可怜。”此二句,一句是怨,一句是恕,其意思本不联贯,中间似应再补一二句以便转折。现在用一长腔,使音节稍事回旋,又加一哭头,则许翠莲回思转念之心绪曲曲传出,再接唱下句;如此,则腔调不但摇曳生姿,且饶神理,较用文字楠足又妙多矣。
此是腔调安置好的地方。腔调安的好,再唱的好,方能算尽美尽善。身段一层关系更大。中国剧之动作,所以能超乎世界任何戏剧组织法之上者,全在此点处处用美术化方式表现出来。此节已与贵社诸生略言之不再赘。兹仍以极浅近者证之。
此次所听贵社旧戏数出,*妙者为耿生善民之《宁武关》,就以此剧而论。周遇吉上场后十几分钟并无多少话白,而用身段锣鼓,便能将周遇吉之心绪完全表现烘托出来,即此可知身段之重要,国剧组织法之高尚矣。倘身段没研究、不坚实,试问此剧尚复有何意味耶?而排新戏则决无暇如此组织揣摩也。
贵社欲保存秦腔,并将秦腔推广遍全国,时则非注重以上四点不可。欲注重此四点,则非先练旧戏、后排新戏不可。李笠翁《偶谈》第二卷《选剧篇》云:
选剧授歌童,当自古本。古本既熟,然后间以新词。切勿先今而后古也。优师教曲,每加工于旧,而草草于新。以旧本,人人皆习,稍有谬误即形出短长;新本偶尔一见,即有破绽,观者听者未必尽晓,其拙尽可藏。且古本相传至今,历过几许名师传有衣钵,未当而必归于当,已精而益求其精。
云云。此段议论,实为确有见地且极精当之言。盖旧剧每句之轻重,每调之尺寸,每动之距离,皆有美术之规定,故演者皆有极确切之认识、深刻之练习。若新戏之说白,则此次多说两句,下次则或少说两句;动作,则此次多移前两步,下次则或多靠后两步;腔调、神情,更无论矣。所以说,欲艺术精美,则须先练旧戏也。因永排新戏,则各脚之神情、身段必皆模糊而不坚实。倘排新戏太多,更必把旧规全失,而国剧亦随之破产矣。因国剧之规定皆系用美术化方式表现,非将各种方式练的确有根柢者则表演时不能美观;率尔操觚,必不值方家一哂也。

齐如山文存 作者简介

齐如山,河北高阳人,戏曲理论家、民俗学家。一生著述丰富,撰写并编辑大量戏曲著作、和大量介绍北京(中国北方)风俗掌故作品。 齐如山在台湾有“文豪”之誉,大陆亦推崇其“戏曲理论家”之实。其著述丰富、篇章浩繁、涉猎广泛,皆令人惊叹;尤其笔触所向之雅俗兼备堪称观止。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