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呈现了学术思想的高度繁荣。两汉时代,经学成为正统;魏晋之世,玄学称盛;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并尊;到宋代而理学兴起:迨及清世,朴学蔚为主流。各个时代的学术各有特色。综观周秦以来至于近代,可以说有三次思想活跃的时期。**次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胜。第二次为北宋时代,张程关洛之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同时并兴,理论思维达到新的高度。第三次为近代时期,晚清以来,中国遭受列强的凌侵,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于是志士仁人、英才俊杰莫不殚精积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说,期于救国.形成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三次众说竞胜的高潮。
试观中国近代的学风,有一显著的倾向,即融会中西。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中国学人影响渐深。深识之士,莫不资西学以立论。初期或止于浅尝,渐进乃达于深解。同时这些学者又具有深厚的旧学根柢,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故能在传统学术的基础之上汲取西方的智慧.从而达到较高的成就。
试以梁任公(启超)、章太炎(炳麟)、王静安(国维)、陈寅恪四家为例,说明中国近代学术融会中西的学风。梁任公先生尝评论自己的学术云:“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辈,……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绌灭裂,固宜然矣。”(《清代学术概论》)所谓“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正表现了融合中西的倾向,不过梁氏对西学的了解不够深切而已。梁氏自称“适成为清代思想史之结束人物”,这未免过谦,事实上梁氏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诚如他自己所说“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杂志,……二十年来学子之思想颇蒙其影响,……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梁氏虽未能提出自己的学说体系,但其影响是深巨的。他的许多学术史著作今日读之仍能受益。
章太炎先生在《蓟汉微言》中自述思想迁变之迹说:“少时治经,谨守朴学……及囚系上海,三岁不觌,专修慈氏世亲之书,……乃达大乘深趣……既出狱,东走日本,尽瘁光复之业,鞅掌余间,旁览彼土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会都野之情状,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割制大理,莫不孙顺。”这是讲他兼明华梵以及西哲之说。有清一代,汉宋之学争论不休,章氏加以评论云:“世故有疏通知远、好为玄谈者,亦有言理密察、实事求是者,及夫主静主敬、皆足澄心……苟外能利物,内以遣忧,亦各从其志尔!汉宋争执,焉用调人?喻以四民各勤其业,瑕衅何为而不息乎?”这是表示,章氏之学已超越了汉学和宋学了。太炎更自赞云:“自揣平生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秦汉以来,依违于彼是之间,局促于一曲之内,盖未尝睹是也。乃若昔人所谓专志精微,反致陆沉;穷研训诂,遂成无用者,余虽无腆.固足以雪斯耻。”太炎自负甚高,梁任公引此曾加评论云:“其所自述.殆非溢关。”章氏博通华梵及西哲之书,可谓超越前哲,但在哲学上建树亦不甚高,晚岁又回到朴学的道路上了。
王静安先生早年研习西方哲学美学,深造有得,用西方美学的观点考察中国文学,独辟蹊径,达到空前的成就。中年以后,专治经史,对于殷墟甲骨研究深细,发明了“二重证据法”,以出土文物与古代史传相互参证,达到了精确的论断,澄清了殷周史的许多问题。静安虽以遗老自居,但治学方法却完全是近代的科学方法,因而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称赞。
《钱穆评传》全面深入的介绍了闻名遐迩的国学大师钱穆的文化生命与学术生涯,他的民族悲情,忧患意识、崇高人格和渊博的学识,评述了他独特的历史文化观、中西比较论、人生论及关于四千年中国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成果、方法和卓越贡献。作者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重建为主线贯穿全书,读来令人感奋不已。
《钱穆评传》是目前中国大陆**部全面评述钱穆思想与生平的研究专着。
钱穆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六月初九(公历7月30日)生于无锡,于1990年8月30日卒于台北,享年96岁。这位世纪老人以其博学精思、著作等身而享誉世界,是本世纪中国不可多得的一位国学泰斗!
钱先生原名恩镍,字宾四,民元(1912年)改名穆。钱家世居江苏省无锡县南延祥乡啸傲泾七房桥村。先生家世贫苦,幼时丧父,中学毕业即无力求学,以自学名家。他自1912年始,在乡村任小学教师,自1922年始,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师。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抗战以前,先生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讲授先秦及近三百年来学术思想史,出版有关著作,其学术名流地位已逐渐确立。抗战军兴,他随北大南渡,以强烈的民族感情和忧患意识,潜心著《国史大纲》。这部著作于1940年出版之后,风行全国,成为各大学通用的历史教科书,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青年学子,激发了他们抗日救亡的热忱。抗战八年,先生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成都齐鲁大学、嘉定武汉大学、遵义浙江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等校主讲文史课程,极著影响。抗战胜利后,1946年至1949年,他曾执教于昆明五华书院、云南大学、无锡江南大学、广州私立华侨大学。先生于1949年移居香港,当年及次年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先生在艰危困苦之中正式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自此,钱、唐诸先生惨淡经营的新亚书院成为护持祖国传统文化的重镇,造就了许多人才,培育了可贵的新亚精神。50年代,他曾获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称号。60年代,他曾应邀讲学于美国耶鲁大学,获耶鲁大学名誉人文学博士称号,亦曾讲学于马来西亚大学。先生于1967年离开香港,定居台北,曾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中国历史学会理监事,任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钱宾四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共约一千四百万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先生在现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他的皇皇巨著《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朱子新学案》等等,以及关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其他研究成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自身已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对后世学者已经并必将继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后记
钱先生渊博如海,著作等身。以我们的学力来为一代国学大师钱先生作评传,实在是自不量力。承丛书策划者与组织者钱宏先生看重,命我们写作此书。我们踌躇再三,终而应命。所以如此,一来我们十分敬仰钱宾四先生的人品和学问,非常喜爱读他的书;二来由于40多年的隔离,大陆学界,特别是青年,对钱先生和他的学术思想十分陌生,需要作一些浅近的介绍,因此才有了这部书稿。我们这本书平实地述介了他的生平与学术思想、观点和著作,目的是帮助大陆青年了解钱先生,学习钱先生,并通过熟悉钱先生来熟悉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吾华文化生命的接续和重建而奋斗终身。
本书的提纲由我拟定,全部初稿由汪学群兄写成,第一生平章、第八人生章和附录年表的二稿也是由学群兄修订的,大部分二稿则是由我修订的。在修订过程中,有些章节我作了内容增删、调整与审订、标题重拟和文字修改,部分章节则作了大的改写或重写。最后由我通修了全稿。本书的写成,功劳主要是学群兄的。至于书中的谬误和问题,则应由我来负责。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承蒙钱宾四先生的哲嗣、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钱逊教授和宾四先生的孙女、武汉大学历史系钱婉约副教授与她的丈夫、武汉大学图书信息学院王余光教授的热情指导、帮助和关心。他们把自己珍藏的图书资料,有的是钱先生亲笔签名的大著,借给我们,提示我们写作时应注意的方面。钱逊教授还提供了宾四先生的照片一帧,并审阅了年表。这使我们非常感动。江西百花洲出版社的同志们为本书的出版作出了辛勤无私的奉献。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我的导师李德永先生于盛夏拨冗审稿赐序。朱志方兄翻译了英文提要。学群的父母和我的妻子、侄女在酷暑中担任了誊抄工作。谨此一并致谢!
我们还要感谢钱先生高足及海内外学者,如余英时先生、严耕望先生、罗义俊先生等等,是他们的一些论著把我们引进了钱学之门。本书参考、借鉴了海内外已有的钱先生研究成果,谨向作者们致谢!
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文学史家谭丕模的评传,主要介绍了家世童年、求学时期、积极投身北平左翼文化运动等内容。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 目录 序 郭预衡...
《水:张家十姐弟的故事》主要内容: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
《释·山海》内容简介:本《释·山海》绘画精美,内容考究,在全面解读有关动植物、矿产、山川河流及天文历法得自然知识和神话传说
《林肯传》内容简介: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著名的演说家、律师。这位“伟大的解放者”领导了针对南方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颁布
鲁迅美术年谱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毛边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6月1版1印★ 鲁迅一生的美术活动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对中国版画事业的发...
巴金(在历史叙述中)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辉传记作品》系列之一,为读者介绍了现当代名家巴金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巴金的梦想与现实之路、作品、情感生活、晚年生活...
《维珍创始人亲笔自传》内容简介:理查德·布兰森疯狂冒险、疯狂成功的60年!的人生堪称传奇,怕是小说也不敢这么写!他患有严重的
王菲一个游走在音乐世界里的精灵,用空灵纯净的音色征服了数不清的歌迷,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流行歌后,是继巩俐后第二个选为
女王时代-那些指点江山的绝色美人 本书特色她们缔造了一个自由美好的女王时代,将女人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一千多年过去了,重温她们的故事,除了感受她们倾国倾城的魅力...
周一良,安徽东至人,1913年1月19日生于山东青岛。8岁入塾,习经、史、子书,后加日文、英文。1930年入北平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科,
《国学研究(第44卷)》内容简介:本书为袁行霈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之辑刊,每年两卷,此为第44卷。本卷为“《文选》
宋庆龄年谱-(1893-1981)(上.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1版1印★ 全书2176页,135万字,以记述宋庆龄的生平...
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研究 本书特色 《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研究》以详实的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徐树铮在政坛纵横捭阖的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其在皖系崛起及统治地位建立、政治...
完美的证明-一位天才和世纪数学的突破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真正的数学传奇,这是一个关于百万美元奖金的故事,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当今世界天才的境遇!“玛莎·葛森(Ma...
直到世界尽头 本书特色 世界羽坛唯一全满贯林丹,首次亲自出书讲述自我锤炼之路,讲述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小伙子成长为世界冠军。“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
《中国女性文化(第二十一辑)》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女性文化》第21辑,主要从女性文学在场研究、女性精神与自然生态、新作名篇
赵芬 内容简介 福建名医赵棻教授学宗补土,重元气、重胃气、倡脾胃运化论,用药温而不燥,善投轻剂而奏大效,潜心临证50余年,自拟“健运麦谷芽汤”,无论外感内伤均以...
同仇敌忾:黄浦将帅浴血抗日记 本书特色 精英名将荟萃,构筑近代中国将帅摇篮,风云战事迭起,缅怀旷世军人峥嵘岁月。同仇敌忾:黄浦将帅浴血抗日记 内容简介 本书在史...
《OpenStack实战指南》内容简介:本书是目前有关OpenStack使用和开发方面较全面的作品,结合了作者在各自领域的实战经验和最佳实践
汉武帝传 本书特色 汉武帝是汉朝文景之治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并称,可见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本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