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丛书-罗振玉传

国学大师丛书-罗振玉传

作者:罗琨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0-03-01

评分:5分

ISBN:7805796262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国学大师丛书-罗振玉传 目录

总序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序言
英文提要
第1章家世
1.1上虞罗氏分支
1.2祖母和母亲
第2章植基古学的青少年时代
2.1启蒙读书
2.2应童子试
2.3承乏家事
2.4劬学与交游
第3章开拓现代农学
3.1创办学农社与《农学报》
3.2编辑出版《农学丛书》
3.3从总理农务学堂到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
第4章究心教育
4.1创办东文学社和《教育世界》
4.2从参议学务到创建师范学堂
4.3海外视学
4.4进入学部
第5章殚力国学
5.1从倡议建立国学馆到创办《国学丛刊》
5.2大库档案的抢救、印行
5.3古籍佚书的搜集、刊布
5.4金石考古辟新途
第6章甲骨学的奠基人
6.1甲骨四堂
6.2雪堂与两部*早的甲骨学著作
6.3甲骨出土地和王朝占卜遗物的确认
6.4甲骨的搜集、整理与刊布
6.5甲骨文的考释研究
6.6关于《殷墟书契考释》的公案
第7章敦煌学的*早倡导者
7.1抢救国宝
7.2致力刊布
7.3见微知著
第8章罗振玉与王国维
8.1流沙坠简研究
8.2罗王之学的形成
8.3观堂之死与《遗书》的辑印
结束语
罗振玉学术活动编年
主要参考书简目
后记

国学大师丛书-罗振玉传 内容简介

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浙江上虞上。近代古学先驱,教育家。
本书以大量**手资料记述罗振玉的家世与学术活动。他毕生殚力国学,致力于搜求、整理、刊布古代史料。其中甲骨、简牍、敦煌文书等经其倡导研究,于今俱成显学。他们与王国维共同开创的“罗王之学”打开了国学研究新天地。从“罗王之学”的形成过程,展现了一代学人的成长、交往与感情经历。

国学大师丛书-罗振玉传 节选

上虞罗氏是一个大族,据说其先世居河南阌乡,即今灵宝故县。北宋末南迁至今浙江慈溪,南宋时再迁上虞永丰乡,即今小越镇。世代务农。其上虞本支在科举时代,仅八世出一贡生,十一世出一举人,做官*高不过七品知县。
罗振玉的曾祖名敦贤,号希斋,是迁上虞后的第十九代。兄弟5人,生齿繁衍,其本人又是庶出,在祖产难以维持大家庭生计的情况下,出外谋生。先至扬州投靠亲戚芜湖缪锫,经缪氏介绍先后做过盐司、河督的幕客。晚年回乡,用做数十年“绍兴师爷”的俸人,经营商业获得成功,过世时留下了60万金的家产。
罗振玉祖父名鹤翔,号翼云,排行第三。青少年时随父寄食缪家,缪镕很欣赏其才干,先留佐家政,后又代捐江苏候补布政司理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以防海有劳,保知州衔。冬,任淮安军捕通判。次年,以催漕获盗有功,保知州。以后历任泰兴、赣榆、高淳、江宁知县及高邮州知州。据《上虞罗氏枝分谱》所记,道光二十五年做泰兴知县时,由于庄稼欠收,四乡妇女不得不入城为佣,因而出现一批弃婴,他尽力收养署中,雇乳母哺育,邑人很受感动,后来集资办了育婴堂。道光二十八年做高淳知县时,遇水灾,他积极组织捐廉赈贷,安排百姓生活,邻县多有逃荒者,独高淳无人迁徙境外。咸丰三年(1853年)作高邮知州,当地城乡妇女喜欢盛妆观赛、入庙烧香,每每生出事端,他认为影响治安的是民风侈糜,因此严令禁止妇女出门游观,使绅耆劝导,仍不听者治罪,遂使积习有所改变。他做官以干练著称,43岁卒于任上。继室方氏年轻居孀,带着幼子回上虞奉养翁姑,次年,大家族瓦解。族人与孤儿寡妇争产,方氏夫人慨然放弃,携子女离开上虞,始定居淮安。
罗振玉父亲名树勋,号尧钦,是长子,继承了淮安家产。先经营典当业,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不敢家居,借早年捐过候补县丞,得以委任之机一直在外。任过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叔父树棠则在同治六年(1867年)任过浙江遂昌教谕(掌出纳文牍的小吏)等职。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里,曾以知情人的身份说罗氏出身累代书商之家。通过对**手资料的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臆测。其实是从罗振玉这一代家中才开始有书的。《集蓼编》中说道,在他青年时代:
予家无藏书,淮安亦无书肆,每学使案试,则江南书坊多
列肆试院前,予力不能购,时时就肆中阅之。平日则就人借
书,阅后还之,日必挟册出入。记其所借书者有姊夫何益三、友人丹徒刘谓清(刘鹗之兄)、周至路山夫、清河王寿蔼、山阳邱于蕃、吴县蒋伯斧等。若果为书商世子,青年时代读书就不会如此艰难了。所以罗振玉是出身在一个并非书商而重视读书的家庭,而且祖母和母亲都来自书香门第。人们常说,一个民族女性的素质与教养,对整个民族的前途至关重要,当我们回顾罗振玉生平时,再次感受到了这一点。
……

国学大师丛书-罗振玉传 作者简介

罗琨,1940年4月生,浙江上虞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甲骨文,现从事先秦史研究。196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63年7月至今,在本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现任先秦研究室副主任,殷商史学会、先秦史学会理事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军事史·夏商西周》(上、下篇)(合著)、《从〈世系〉探索武王伐商日谱》(论文)、《国学大师丛书·罗振玉评传》(合著)、《甲骨文“来”字辨析》(论文)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