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评传》为国学大师丛书之一。胡适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胡适评传》:《国学大师》你绕不开的一座高峰!
国学巨匠,百年经典,新眼指路!
大师们以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文化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杰出学者、教育有。
《胡适评传》以胡适一生的重大学术活动为经,以其相关的个人生活为纬,纵论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中收人物”之一胡适的成就与失误。从胡适的求学生涯,到首倡文学改良、促成新文化运动;从撰写《先秦名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到整理国故、探研禅学,重番《水经注》案……凡此种种,无不贯穿着胡适终生力倡的“科学治学方法”思想;无不表明胡适在文、史、哲诸多领域内实际发挥着总结既往开拓未来而成为开一代学术风气的新典范。
《胡适评传》持论公允,材料广博准确,文字平实畅达,实为近年来胡适研究的鲜见佳作。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呈现了学术思想的高度繁荣。两汉时代,经学成为正统;魏晋之世,玄学称盛;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并尊;到宋代而理学兴起:迨及清世,朴学蔚为主流。各个时代的学术各有特色。综观周秦以来至于近代,可以说有三次思想活跃的时期。**次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胜。第二次为北宋时代,张程关洛之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同时并兴,理论思维达到新的高度。第三次为近代时期,晚清以来,中国遭受列强的凌侵,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于是志士仁人、英才俊杰莫不殚精积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说,期于救国.形成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三次众说竞胜的高潮。
试观中国近代的学风,有一显著的倾向,即融会中西。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中国学人影响渐深。深识之士,莫不资西学以立论。初期或止于浅尝,渐进乃达于深解。同时这些学者又具有深厚的旧学根柢,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故能在传统学术的基础之上汲取西方的智慧.从而达到较高的成就。
试以梁任公(启超)、章太炎(炳麟)、王静安(国维)、陈寅恪四家为例,说明中国近代学术融会中西的学风。梁任公先生尝评论自己的学术云:“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辈,……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绌灭裂,固宜然矣。”(《清代学术概论》)所谓“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正表现了融合中西的倾向,不过梁氏对西学的了解不够深切而已。梁氏自称“适成为清代思想史之结束人物”,这未免过谦,事实上梁氏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诚如他自己所说“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杂志,……二十年来学子之思想颇蒙其影响,……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梁氏虽未能提出自己的学说体系,但其影响是深巨的。他的许多学术史著作今日读之仍能受益。
章太炎先生在《蓟汉微言》中自述思想迁变之迹说:“少时治经,谨守朴学……及囚系上海,三岁不觌,专修慈氏世亲之书,……乃达大乘深趣……既出狱,东走日本,尽瘁光复之业,鞅掌余间,旁览彼土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会都野之情状,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割制大理,莫不孙顺。”这是讲他兼明华梵以及西哲之说。有清一代,汉宋之学争论不休,章氏加以评论云:“世故有疏通知远、好为玄谈者,亦有言理密察、实事求是者,及夫主静主敬、皆足澄心……苟外能利物,内以遣忧,亦各从其志尔!汉宋争执,焉用调人?喻以四民各勤其业,瑕衅何为而不息乎?”这是表示,章氏之学已超越了汉学和宋学了。太炎更自赞云:“自揣平生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秦汉以来,依违于彼是之间,局促于一曲之内,盖未尝睹是也。乃若昔人所谓专志精微,反致陆沉;穷研训诂,遂成无用者,余虽无腆.固足以雪斯耻。”太炎自负甚高,梁任公引此曾加评论云:“其所自述.殆非溢关。”章氏博通华梵及西哲之书,可谓超越前哲,但在哲学上建树亦不甚高,晚岁又回到朴学的道路上了。
王静安先生早年研习西方哲学美学,深造有得,用西方美学的观点考察中国文学,独辟蹊径,达到空前的成就。中年以后,专治经史,对于殷墟甲骨研究深细,发明了“二重证据法”,以出土文物与古代史传相互参证,达到了精确的论断,澄清了殷周史的许多问题。静安虽以遗老自居,但治学方法却完全是近代的科学方法,因而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称赞。
记述名人年少时期的传记作品通常都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即从传主年少的一些活动中努力发掘未来成功的端倪,于是名人成功的背后往往都能推导出来其年轻时令人惊讶的早熟事例。这倒多少应验了R·G·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书中所阐述的重要理论,一切过去的历史都必须联系到当前才能加以理解,过去的一切都活在史学家的心灵之中,历史研究不是单纯对过去的复述,而是对过去的复活。这同时就意味着,人不仅生活在一个各种“事实”的世界里,而且更生活在一个各种“思想”的世界里,一个人的思想理论改变了,他和过去世界的联系也随之改变——过去的一切似乎都耐人寻味起来。
有关胡适年少时期的材料就是用这种传统方式论述的,而且绝大多数还来自于胡适功成名就后亲撰和口述的《四十自述》和《胡适的自传》。
1891年12月17日,胡适降生于业已成为中国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城市上海的大东门外。当他在襁褓中睁开双眼,因为为官的父亲的频频调防,就开始随母亲四处奔波,由上海而台南,而台东,到四岁那年才回到家乡安徽徽州府绩溪县上庄村。胡适早年的发蒙教育正是在这里开始的。谈到九年的家乡教育,胡适总是很亲切地怀念着父亲、母亲的恩惠,他曾颇不恰当地称他的父亲胡传是“东亚**个民主国的一个牺牲者”,其实,更恰当的评价或许应该是,胡传是笃信宋儒,崇奉理学因而较有德性修养的正统派儒家官僚。浏览对其生平和思想的叙述,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说明他不是生活在儒家的精神世界里,表明其识见超越了传统士大夫。更重要的,尽管胡传认定胡适天资聪颖,应该读书,这对作为胡家**个真正走上读书致仕道路的幸运儿来说,颇有传递衣钵的意味,也确乎有心着力扶持,但在胡适回到家乡那年他就在厦门遽然辞世,因而除了在台东时曾教胡适识字外,对胡适的读书生活再也谈不上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后记
胡适与现代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题目,对于这项工作我是怀着某种担忧来承担的。因为胡适毕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屈指可数的巨人之一,尽管时下有不少学者认为胡适的学术研究甚为肤浅,即使是他最足自豪的思想史、文学史领域的成就,也大部分为后人所超越,然而在胡适所处的时代,这一切都是富有创造性和强烈挑战性的。就学术的“博大精深”来说,胡适也许算不上“精深”,但就“博大”来说,舍胡适一人,殆不作第二人想。因此,以我这样的年轻学人来说,要对这样一位思想学术大师作一番评述,或许是一项冒昧的工作。
胡适多姿多彩的学术活动,自然不是这本小书所能描述的。事实上即使是放弃了评传的写法,也还是难以较详尽地展示胡适在众多学术领域所进行的开拓工作,特别是胡适倾力最多的《红楼梦》研究与《水经注》研究等领域业已成为专家之学,或许通过专门的著作才能加以厘清。因此本书更多地去探讨胡适从事学术活动如何构成了他要想在思想文化方面替中国的变革奠定基础的一部分,探讨胡适的学术研究在顺应思想启蒙的潮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也着力去检讨胡适学术研究的内在限制,尝试着解释胡适的学术成就何以停留在“开风气”的层次,却不能对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作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通过这本书能够使人们理解胡适思想的全面性,看到胡适一个更全面的形象,则余愿已足。我想强调的是,一向被视为“全盘西化”鼻祖和文化虚无主义代表的胡适,在热情介绍西方价值于中国时,还深深地关怀着中国文化、中国学术的前途和命运:不仅现代中国的学术领域许多是由胡适开创的,而且其观点甚至在今天还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持久地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我从事胡适的研究已有六、七年,从参与编辑多卷本《胡适学术文集》到形成这部书稿,我得到许多师友慷慨的帮助,要在这里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一一致谢是不可能的,但有些师友却不能不提到。
我很高兴终于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向我的老师姜义华先生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从我开始从事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以来他为我所做的一切,他不仅以他的教诲与学识为我在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中树立了富有热情和洞察力的榜样,而且没有他无私的帮助与热情的鼓励,我实在是难以进入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研究领域,更不用说这本书的写作。我也要感谢台湾胡适研究会的陈宏正先生,他为我提供了目前大陆难以见到的许多宝贵资料,使我能及时参考海外有关胡适研究的最新材料与研究成果,并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展开这项研究。除此而外,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周振鹤先生及历史系的黄洋先生,帮助我解决了某些难题;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的几位教师悉心帮助查阅资料,谨此一并致谢。
章清,1964年10月生于四川。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胡适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等书,涉及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论文有30余篇,主要有《近代中国留学生发言位置转换的学术意义兼论近代中国学术样式的转型》(《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等。
《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内容简介:《经济学原理》是北京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的配套教
1885-1945-巴顿画传 本书特色引子:将星陨落 1945年冬天的一天,许多美国军人聚集在卢森堡的哈姆美军公墓,安慰着一位新守寡的妇人。在他们身后,一座...
追溯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旅途记趣 本书特色 丘吉尔在其他方面的卓越成就容易使人们忽略这样一个事实:终其一生,丘吉尔都是一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不管是因公出行还是...
《我是怎样设计飞机的》内容简介:1933年,凯利·约翰逊加入洛克希德公司。他通过72次风洞试验改善了“伊莱克特拉”的稳定性问题,
名人是世界的轴心,名传是人生的标尺,名人名传是?颐遣痪氲募以啊R徊课薹ㄓ庠降拿舜牵欢尾荒芡吹恼媸道贰J橹兄饕彩
西蒙娜•德•波伏娃于1986年4月14日逝世。二十多年之后,虽然她的作品和她的个人生活始终备受争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20世纪法
巴菲特传 本书特色 2008年,“福布斯全美400富豪榜”上,79岁的巴菲特力压比尔·盖茨,以62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世界首富。与其他富翁不同,巴菲特是唯一一个...
草莽英雄张作霖 本书特色 从玩劣少年到“东北王”,从匪首到国家元首,张作霖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是一个多梭角,多侧面的个性化人物;一个挟日寇以自重,*终惨死于寇手...
1919-1949-刻骨铭心-莱辛自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莱辛自传的**本,记录了她从1919年出生到1949年等待回到英国之间的三十年人生。这期间,莱辛经历了原...
西域屯垦人物论稿 内容简介 屯垦人物是西域屯垦历史的核心。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西域屯垦人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奋斗与奉献精神,締造了恢宏而灿烂的西域...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本书特色 本书是二百万字的的著作,是迄今国内*大的一部佛教人名辞典。著者震华法师生前曾任上海玉佛寺住持,并于四十年代创办上海佛...
民国那些事-鲁迅同时代人 本书特色 《民国那些事--鲁迅同时代人》由陈漱渝、姜异新主编,收入林语堂、梁实秋、闻一多、叶圣陶、茅盾、丁玲、肖军、胡风、唐弢...
杨孚 本书特色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杨孚》讲述了杨孚生平事迹,内容包括:江畔贤才、议郎功绩、著述开拓、遗泽千古等。作者写作视角广,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现实的...
忠义神勇:关羽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小学生、大学生、历史爱好者、关羽研究爱好者关羽是勇猛的战将,是忠义的化身,但在历史上他并不是一个完人,缘何能得到历代统治...
《忽如归:历史激流中的一个台湾家庭》是戴小华历时多年写成的一部家族回忆录,整部回忆录侧重于1949年迁居台湾后的家人生活,对
蒋介石与他的幕僚们-(上下册) 本书特色 蒋介石幕府规模和人才质量,均远远超过了清末和民国时期各大军政幕府。这正是蒋介石能够击败对手,统治中国二十多年的原因之一...
魏忠贤-帝国阴谋家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是明末太监魏忠贤如何从一个乡野村夫一步一步爬上高位及至权倾天下的过程,通过魏忠贤的命运起伏,真实反映了明末宫廷与官场尖锐...
奥黛丽.赫本-好莱坞最美的女人 内容简介 一位诗人曾给自己的爱人写下这样的诗句:你是下一代少女的方向,我的病根和诗歌的源头……费雯丽,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
蒋介石的王牌特工:密电破译奇才池步洲 内容简介 二战战场,奇才辈出,密电破译,屡建奇功。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军事部署,山本五十六的出巡行程,这些日军本部*高机密不久...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3卷)》内容简介:本书主题论文涉及社会企业与牟利企业、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行业协会生成的动力机制、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