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化及其反动-穿刺“个人化写作”与1990年代

个人化及其反动-穿刺“个人化写作”与1990年代

作者:吕永林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2010-03-01

评分:4.7分

ISBN:9787547301104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个人化及其反动-穿刺“个人化写作”与1990年代 内容简介

真正的解放必然是个人和世界的总体性解放,因为除了生理性的死亡之外,个人根本无法摆脱其社会化、世界化的命运。个人总是会生活在世界之内,而如果世界仍在枷锁之中,则个人无论如何有必在枷锁之中。所以,在所谓“个人化”的行动格局里面,任何个人的解放*多只是一种“解脱”,而“解脱”终究不可能为个人带来一种久远的、彻底的解放感。

个人化及其反动-穿刺“个人化写作”与1990年代 本书特色

本书以1990年代小说中之部分“个人化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在设定了某种新的文学史叙述之参照系的情况下,选取陈染和林白、朱文和韩东、棉棉和卫慧六位作家的作品作为具体切入点,以三个具有可互访性质的专题形式分别考察了这三对作家笔下人物之个人化的情态、动因、合理性、偏执性和贫弱性,从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1980年代个人主义文学叙事之多种可能性在1990年代的阻塞或丧失问题,进而在基于文学叙事所特有的社会隐喻功能的基础上,从文学研究层面为我们对1990年代个人之个人化进行调整或反动提供一份微薄的学术性参考。考虑到任何问题皆是在一定的思想视界或知识架构中呈现其问题性的,在不同的视界或架构中,一个问题很可能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面相,因此在导言部分,本书首先确立了一种能够自由出入于新旧种种版本的“人类故事”之间的总体性思想方式,并以此作为本书所有讨论的方法论指导。

个人化及其反动-穿刺“个人化写作”与1990年代 目录

序言
导言
一、写作根由的阐明与总体性视界的确立
二、本书核心任务的提出
三、本书具体的研究对象、现实旨趣和理论参照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章 几个可供借镜的文学史印迹
一、重温那个“个人”
二、“我们”在何种意义上“无法重新生活”
三、共同体叙事之消隐
第二章 什么是19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
一、既有个人,化之为何——“个人化写作”概念重考
二、“个人之个人化”在文学领域的先验化和神圣化
第三章 私人、自渎和死亡——以陈染、林白的小说为例
一、一个私人在一个文本中的兴起
二、当代“自渎者”的快感结构和隐喻功能
三、“死亡轮转”——那个支点的支点
第四章 个人化的反抗与变形——以朱文、韩东的小说为例
一、性的社会化与个人化问题
二、几个或一群当代“小知识分子”的双重破败
三、无能之痛/快
第五章 虫子共同体——以棉棉、卫慧的小说为例
一、“我”和“我们”
二、年轻人·女人
结语:立场·切身性·可能——对1990年代部分个人化写作进行反动的思考
一、1980年代个人主义叙事和1990年代个人主义叙事的结构性比较
二、1990年代部分个人形象之强/弱多重性及其社会隐喻功能
三、具有强/弱双重主体性之个人进行自我调整或自我反动的可能
四、从个人主义出发还是从集体主义出发
主要参考文献
一、文学作品类
二、报刊类(较为系统查阅过的)
三、理论著作类(按本书首次征引之先后顺序排列)
后记

个人化及其反动-穿刺“个人化写作”与1990年代 作者简介

吕永林,1975年生,内蒙古五原人,文学博士。现为第二军医大学语文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研究,曾发表《玩笑》、《批评的柔情》、《语文突围与人文突围》、《我们离苦难很近,离善良很远》、《重温那个“个人”》、《何谓19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等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