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咏言”,作为一种抒情达意的工具,诗备受国人的喜爱,一直居于文学的主流,中国也因之成为一个诗的国度。如果将几千年的中国诗歌史比作一首交响乐,那么,唐诗则是其中*为华丽的一章,而拉开唐诗大幕的是“初唐四杰”。
“四杰”拔起于初唐,他们自觉地批判齐梁文风,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文风,抒发真情实感,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他们又以大量的杰作,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为盛唐之音的到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初唐四杰》:在文学的星空下,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依然静静地燃烧着火把一样的光芒。仰望是我们的视线,阅读是交流的语言,愿借文学史之流光溢彩,点燃现代人精神家园之灯盏,中华书局倾情推出“璀璨星座”书系,让千年前文学的美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新鲜!
《初唐四杰》内容简介:“诗言志,歌咏言”,作为一种抒情达意的工具,诗备受国人的喜爱,一直居于文学的主流,中国也因之成为一个诗的国度。如果将几千年的中国诗歌史比作一首交响乐,那么,唐诗则是其中*为华丽的一章,而拉开唐诗大幕的是“初唐四杰”。 “四杰”拔起于初唐,他们自觉地批判齐梁文风,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文风,抒发真情实感,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他们又以大量的杰作,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为盛唐之音的到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的经学家,叔祖王绩为唐初著名诗人。王勃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六岁善文辞,未及成年即应举及第,授朝散郎。十九岁时,入沛王府做幕僚。当时诸王之间流行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游戏文字《檄英王斗鸡文》,被皇帝指斥为挑拨诸王关系的祸端而逐出王府。离开王府后,王勃西游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在此期间,他常与一班文友唱和应酬,作诗作序。后又因匿杀官奴罪而被革职除名,避居家乡龙门。经过几起几落,王勃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于是从此专意诗文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上元二年(675)秋,王勃赴交趾(今越南河内一带)省父,次年八月渡海堕水,惊悸而卒,年仅二十七岁。王勃的一生短暂而坎坷,但却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王勃于古体、五绝、七绝兼善,尤其擅长五律。他的七言歌行改变了六朝以来局促、短小、拘泥于音乐的格局,大开大阖,内容丰富。五言诗歌在音律、句式、结构上也都更加接近律体。题材涉及了羁旅之情、乡愁之思、闺怨之情、送别之意以及写景咏物、咏史怀古等,文情并茂,感染力强。杨炯称赞王勃的作品“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王勃集序》),对于纠正当时文坛的积弊,颇有积极作用。王勃的作品兼具了华美的外壳和扎实的内质,因此,明人胡应麟称其“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诗薮》)。《旧唐书》卷一九○、《新唐书》卷二○一有传。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二十卷、三十卷、二十七卷三种本子,皆不传。明人张燮辑有十六卷本。清人蒋清翊撰有《王子安集注》,分为十二卷。此选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为底本。春思赋并序【题解】曹植《杂诗》云:“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并。”这篇赋作于王勃入蜀漫游时期,主题正是“春思”与“忧戚”。全文极力描写了江南春色的艳丽,塞外征战的寒苦,希望把握住大好青春时光,建功立业。作品的主体部分首写塞外苍茫的戍边景象,次写独守闺阁的女子看到“合欢枝”、“相思树”,忍不住怀念离家千里、阔别数年的丈夫,殷切盼望他能够早日征战归来,最后抒发了岁月无情、红颜迟暮的无限幽怨。典故密丽,情景交融,情感上虽有哀怨,但又充满豪迈苍劲之气。同时,赋中还大量运用了五七言句式,间用四六句式,整齐中显得错落有致。尤其大段七言句式的运用,已开始讲究平仄、对偶,虽不像律诗那样严格
魏晋风流 本书特色 作者对魏晋历史深有研究,征引大量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事实,对其进行解析、探讨,深入浅出,文笔通俗流畅,呈现出作者多年治学的精髓,是读者了解魏晋南...
《人格权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依据《民法典》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并充分吸收、借鉴比较法上的优秀经验,对
光阴似水 待你如初:陆小曼的烟火人生 本书特色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活得精彩。这可谓陆小曼一生*真实的写照。先与王庚离婚,后与徐志摩...
美女江湖 本书特色 女性和文学有一种天生的缘分。武侠文学发展到进入文学殿堂的时候,女子写手的出现,是武侠文学成熟的一种标志。她们的感觉触细腻、敏锐,心软,心细,...
开卷闲话十编 本书特色 《开卷书坊》文丛是以传播书香文韵为宗旨的“书文化随笔丛书”,丛书作者中既有知名度较高的学者、作家,更有中青年实力派的作家或学术界、出版界...
唐宋诗词(常用名句300) 内容简介 本书打破以往按诗人出生先生或按年代编造诗词原作的体例,而是按照名句的音序(汉语拼音)来排列有名句的作品。名句后是原作,后边...
剑桥往事 本书特色本书是格温记录其剑桥生活和整个家族轶事趣闻的回忆录。由于家庭的关系,格温一家与剑桥精英们的交流来往可谓独树一帜,全面呈现了“美好的老英格兰”的...
青年读本---冯亦代作品---绿的痴迷 内容简介 给你一个坎坷人生的思考教你一个做人的哲理帮你扫除成材的障碍一本不可不读的人生教科书青年读本---冯亦代作品--...
竖读 本书特色 《竖读》是冯骥才先生的一部作品集,收录了他自1980年起三十多年来的佳作,多是有关他对书、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乃世界文化生发的情愫。但书与人难分...
黑塞之中国 本书特色 赫尔曼·黑塞是德国后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黑塞在德国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不仅因为他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他个人鲜明的...
风中的纸屑-周国平经典随笔 本书特色 1.该套书是周国平老师*具传承性的一个系列作品,许多其他畅销书都是基于这套书里的散文重新拼凑的,比如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
白鹅-丰子恺专集 本书特色 《给我的孩子们》、《儿戏》、《穷小孩的跷跷板》、《独揽梅花扫腊雪》……在清润恬淡的诗意中,或赞美活泼天真的童趣童真,或描述鲜活灵动的...
《唐诗综论》是林先生数十年唐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有关唐诗研究文章的结集。文章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后两组文
没有童谣的年代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董桥的新书,很值得有人文情怀的人一读。从1999年5月7日到2000年5月19日董桥为香港《苹果日报》开“时事小景”专栏,每周...
我在北大六十年 本书特色 《我在北大六十年》:这本书是我在北京大学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了六十年的一个见证,它见证了这六十年里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
他乡发现 内容简介 本书分海外趣谈和雾里看伦敦两部分,包括《西方人与人》、《服装与个性》、《夜入比利时》、《摩天大楼》、《洋人的玩具》、《前卫画》、《时间》等作...
戴安娜•韦恩•琼斯Diana Wynne Jones(1934-2011)她才华横溢,想象力超群。她深得托尔金(《魔戒》)和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的精...
林译日本古典-枕草子 本书特色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代的散文集,十一世纪初完成。作者清少纳言,平安时代有名的才女,家学渊源,深通和歌又熟谙汉学。作品以“春曙为...
种水仙花的男人 本书特色 《种水仙花的男人》这本书精选邓笛的编译美文120余篇,所选美文都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或者《意林》等四家畅销文摘期刊转载过...
《国民性》内容简介:20世纪初,随着中国留日学生译介和著述的活跃,“国民性”(nationality)也被引入汉语之中,从而成为现今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