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品读

《庄子》品读

作者:鸣皋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年:2010-03-01

评分:5分

ISBN:9787505423305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庄子》品读 内容简介

庄子的哲学让人们追思_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_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
道家之老庄,实在是能够关照人的本真、使心灵可以自由遨游的精神家园。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成就了多少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庄子》品读 本书特色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征《庄子》一书中。作为一位哲学家,庄子继承了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并把道家思想发扬光大,对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世常以“老庄”并称。作为一位文学家,庄子以其超凡脱俗的思想、诡谲奇特的想象和汪洋恣肆的文风使其散文成就高唇于先秦诸予散文之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庄子》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表达力强、富有创造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庄子》品读 目录

第—章道法天地,自在逍遥
撄而后成——纷乱中求得内心的平静
庄周梦蝶——人生如梦,任性随心
坐忘——堕肢体,黜聪明
得鱼忘筌——不拘泥表象才能达到实质
大道不称——做一个真正的智者
任公子钓鱼——志存高远,厚积薄发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外化而内不化
丰狐文豹——不要为身外之物所累
道在屎溺——道无处不在
蹈水之道——顺遂万物之本性,无往而不利
相濡以沫——相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第二章虛怀若谷,大德无形
呆若木鸡——大智若愚
天刑孔丘——要有宽容心与平常心
轮扁斫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丑妾受宠——不可以貌取人
林回弃璧——君子之交淡如水
猴子逞能——谦虚谨慎,抱朴守拙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何必贪恋物欲
味相反而皆可于口——尊重多样的世界
佝偻承蜩——勤学苦练,做事精专
右师独脚——要有自己独立生命的价值
梁丽可冲城不可窒穴——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第三章保持真我,无为而治
七窍开而浑沌死——无知无欲,留住本真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学会怎样爱
五石之瓠——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伯乐治马——残害自然,罪莫大焉
东施效颦——不随波逐流,做好你自己
凤凰不吃烂老鼠——粪土当年万户侯
曳尾于涂中——不做笼中鸟,保持真性情
解衣般礴——保持从容的风度
风的哲学——不赢小处赢大处
不皲手之药——放宽眼界,胸怀天下
鲁少儒者——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
第四章郑重之道,重在心性
黄金做注容易输——放得下才能有所得
丽姬之泣——别执著于一时一事之悲喜
颜回问孔——戒斋心灵,超越欲望
井底之蛙——摆脱心灵的藩篱
濠梁之辩——诗意地栖息
抱瓮灌园——善待自然
季咸相壶子——自己决定喜怒哀乐
富贵长寿者未必幸福——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醉者坠车不死——精神完全,无所挂碍
子列子辞粟——受宠不惊,淡泊清醒
望洋兴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第五章珍重生命,乐对死生
秦失吊丧——向死而生,活在当下
孟孙才母死不哀——顺应生死,拒绝刻意
临尸而歌——坦然面对死亡
莫逆之交——心意相通的朋友是一生的慰藉
别厌恶瘤子——正确对待病痛
对话骷髅——南面称王的快乐
鼓盆而歌——正确对待生老病死
庄子将死——简化葬仪,顺应本真
随珠弹雀——不要因小失大,l
庖丁解牛——过游刃有余的人生
事亲则慈孝,处丧则悲哀——精诚才能动人
第六章智慧处世,怡然自得
朝三暮四——莫执著成见
象罔玄珠——简单的心*可贵l
鲁侯养鸟——办事要看对象
宋人卖帽——转变思维,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鸟莫知于鹩鸸——亦远亦近,若即若离
方舟济河——处世无心,任其自然
运斤成风——珍视你的对手
庄子论剑——做事要讲策略
屠龙之术——做事不可脱离实际
东野稷驾车——物极必反,做事要有度
人心险于山川——“九征”识人

《庄子》品读 节选

《品读》主要内容简介:庄子的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道家之老庄,实在是能够关照人的本真、使心灵可以自由遨游的精神家园。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成就了多少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庄子》品读 相关资料

插图:在《大宗师》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南伯子葵问一个叫“女”的人:“女呀,你岁数已经很大了,可是我看你的容颜又青春又活泼,简直像个孩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女想了想,说:“这是因为我得道了。”南伯子葵一听,问:“道?我可以学习吗?”女又想了想,说:“作为事物,道无不有所送辞,也无不有所欢迎,无不有所毁灭,也无不有所成就。我把‘无不有所毁灭,也无不有所成就’叫做‘撄宁’。撄宁,就是指人不受外界影响而保持心境宁静。”这里的“撄宁”,是庄子所倡导的极高的修养境界,“撄”是纷乱、扰乱的意思,“宁”指心神宁静。“撄宁”也就是说身处纷乱却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要想抵御世俗的、浮躁的社会侵蚀来求得个体内心的平静似乎越来越难了。求得平静分两种:一种是躲避纷乱以求得平静,另一种是在纷乱中求平静。这与古人说的“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是一个道理。而庄子认为的真正的平静显然是指后者。也就是“大隐隐于市”。隐于红尘之外的隐士,不是真正达到了最高境界的真隐士,混迹于红尘之中,却又不为红尘所动的才可谓真隐士也!隐入深山,无人与之争执、吵闹,没有功名利禄的诱惑,自然不会有贪嗔之过。但有些在深山里坐得住的人到了红尘之中,却难免与人争权夺利,这样的修养,并非真修养,不过是在深山环境中没有显露出来而已。就好像是重症的潜伏期一样,只不过是还没有碰到诱因让它发作而已。没有经历过任何污染的白纸保持洁白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只有像花中君子莲那样“出污泥而不染”的才算真的经受住了诱惑,因为绚烂之极之后归于平淡的人更为可贵。正如禅宗所讲的参禅的三重境界一样: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佛家讲究人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