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作者:杨树达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04-01

评分:5分

ISBN:9787543861633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杨树达在文字学方面的一部代表性著作,概括了作者几十年间研究文字学、古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成果,博采前人在文字研究方面的成果而集大成之,清理象形与指事的界限,进一步细分汉字结构的类型,揭示了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文字学研究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著作。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目录

**章文字史及文字学
**节结绳
第二节古文
一、何谓古文
二、古文之作者
第三节史籀
一、籀文即古文
二、史籀非人名
第四节小篆
一、小篆与作者
二、李斯统一文字
第五节隶书
第六节草书
第七节许慎说文解字
第八节金文
第九节龟甲文
第十节文字表
第二章六书
**节缘起
第二节定义
第三节体用
第四节差别
第五节次第
第六节名义
第三章象形
**节独体象形
一、以形表物
二、假形表事
(一)动作
(二)状态
第二节复体象形
一、以形表物
二、假形表事
(一)动作
(二)状态
第三节合体象形
一、二形相连
二、二形并峙
三、全形与偏形
四、主形与从形
五、能形与所形
六、物形与处形
七、本形与杂形
(一)杂形表所
1.示所从
2.示所在
(二)杂形表属
(三)杂形表体
(四)杂形表器
第四节省体象形
第五节变体象形
第六节状事象形
第七节加旁象形
一、加义旁
二、加声旁
三、兼加声义旁
第八节象形这为形声
第四章指事
**节独体指事
第二节复体指事
第三节对称指事
第四节合体指事
一、事表地
二、事表物
(一)确定之物
1.有形者
2.无形者
(二)虚拟之物
三、事表事
(一)能事
(二)所事
四、兼表物事
第五节变体指事
第六节加形旁指事
第七节指事变为形声
第五章会意
**节名字为主之会意
一、集名会意
(一)二名对待
(二)二名相承
(三)能名与所名
(四)领名与属名
(五)全名与偏名
(六)本名与喻名
(七)静名与本名
(八)物名与处名
1.在上
2.在中
3.在间
4.在下
5.上出
6.出其下
(九)具名与物名
二、名动会意
三、名静会意
四、静名会意
五、动名会意
第二节以动字为主之会意
一、集动会意
二、动宾会意
(一)外动字与直接宾语
(二)内动字与间接宾语
三、状动会意
(一)静状字与动字
(二)名状字与动字
第三节以静字为主之会意
一、状静会意
第四节复文会意
一、二文
(一)并立
(二)重叠
(三)相背
二、三文
三、四文
第五节变体会意
第六节会意阙疑
第七节加旁会意
一、加形旁
二、加声旁
第八节会意字变为形声
第六章形声
**节多形多声
一、多形
二、多声
第二节省形省声
一、省形
二、省声
第三节形声分类
一、同音(声与韵皆同为同音)
二、阴声与人声
(一)声类为阴声孳乳字读入声
(二)声类为人声孳乳字读阴声
三、叠韵
(一)声相近者
(二)声相远者
四、双声
五、对转
(一)阴声与阳声
1.声类为阴声孳乳字读阳声
2.声类为阳声孳乳字读阴声
(二)入声与阳声
1.声类为入声孳乳字读阳声
2.声类为阳声孳乳字读入声
六、声近
七、韵近
八、声韵皆远
九、假声类之同义字为声
第四节形声加旁字
一、加形旁
二、加声旁
第五节声中有义
第六节声类假借
第七章转注
**节叠韵
第二节双声
第三节对转
第八章假借
**节至今承用者
第二节今不承用者
一、后造正字
二、别假他字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节选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内容简介: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徽,晚年更号耐林翁。湖南省长沙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和史学家。五岁从父读书,十二岁考人湖南时务学堂,从梁启超习《孟子》诸书。十五岁受业于叶德辉等,矢志于训诂之学。1905年,留学日本。武昌起义后回国,在长沙各校教授中国文法与外文。1921年起先后任教湖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湖南省立**师范学校、国立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1945年,参与组织发起九三学社。1947年,受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任湖南文史馆馆长,是中国政协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1956年去世,主要著作有《词诠》、《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汉书窥管》等。今有《杨树达文集》。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相关资料

《易·系辞》下篇日:“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央。”按:《易》言上古结绳,不确言其始于何世。许慎《说文解字·序》云:“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以结绳属之神农,未详所本。结绳者,孔疏引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其详今不可得矣。第二节 古文一、何谓古文《说文解字·序》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按仓颉所造,是为古文。《说文·序》又云:“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又云:“及亡新居摄,时有六书:一日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日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按壁中书今已无存,然如殷墟龟甲文刻辞、周代彝器款识、《说文》及《三字石经》所记古文,皆古文之可见于今日者也。二、古文之作者《吕氏春秋·君守篇》云:“苍颉作书。”[注:苍仓同]《淮南子·本经训》云:“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皆以作书之事专属于苍颉。即实言之,作书者不止苍颉一人。《荀子·正论篇》云:“作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晋卫恒《四体书势》云:“昔在黄帝,创制造物。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作者简介

杨树达,字遇夫,湖南长沙人。曾留学日本。中国语言文学学家。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教授。研究古汉语语法及文字训诂。著有《古书疑义举例续补》、《高等国文法》、《词诠》、《论语疏证》、《汉书窥管》、《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积微小学述林》、《汉文文言修辞学》,并收入《杨树达文集》中。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