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

作者:王永怡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年:2010-04-01

评分:5分

ISBN:978750913647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 内容简介

编者在广泛收集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以362个问答题的形式和11个方面的中西药物介绍,详细解答了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知识、致病原因、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和用药注意事项,较全面地反映了脂肪肝临床研究和防治理念与技术的*新进展。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脂肪肝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 本书特色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旨在给基层医师、全科医生们提供一本系统、科学、正规的防治脂肪肝的参考教材。以*新理念和方法给防治脂肪肝的道路点亮一盏指路明灯。假如你刚查出单项转氨酶升高或B超提示轻度脂肪肝,通过该书也可找到积极应对脂肪性肝病的实用办法,帮助你树立起良好心态和战胜代谢的综合病症的信心。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 目录

第1章脂肪肝的概念及新发展
第2章脂肪肝的病因
第3章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互为因果的新认识和防治新理念
第4章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的新解释
第5章脂肪肝的病程转归及其预后
第6章脂肪性肝病的现代诊断
第7章脂肪肝的基础治疗:生活方式改变、运动疗法和营养食疗原则
第8章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和食疗
第9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理念和防治对策
第10章重视儿童脂肪肝的防治
第11章脂肪肝合并肥胖、高脂血症的诊治和预防
第12章脂肪肝合并糖尿病的防治理念和对策
第13章脂肪肝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防治
第14章脂肪肝患者如何鉴别并防治痛风
第15章男女老少脂肪肝及各种肝病兼症兼病时的食疗保健
第16章脂肪肝及其代谢综合征的用药指南
附录a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共识
附录b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附录c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附录d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附录e解放军第302医院部分特色制剂
附录f常用缩略语
附录g临床常用检验值及临床意义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 节选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内容简介:编者在广泛收集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以362个问答题的形式和11个方面的中西药物介绍,详细解答了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知识、致病原因、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和用药注意事项,较全面地反映了脂肪肝临床研究和防治理念与技术的*新进展。《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脂肪肝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 相关资料

正常人体按体重计算约1/4含“脂类”物质,其中绝大多数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脂库)中,所以又称“储存脂”或可变脂;而类脂则作为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结构,约占“脂类”总量的5%,但在人体组织内发挥其必不可少的功能,所以又称“固定脂”或基本脂。已在各种组织内的脂类称“体脂”,循环在血液中的脂类称“血脂”。体脂可随摄食不足而消耗,可导致体重减轻,保护器官的作用降低,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血脂中主要含有磷脂、三酰甘油、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4类,此外,尚有微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和类固醇激素等。检测体脂和血脂含量可反映人体脂肪营养状况和代谢状况。脂类不溶于水,只有与蛋白质结合后才变成亲水性物质,随后在血浆中由血流转运至全身。血脂中除游离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外;其余均与球蛋白结合称为脂蛋白。脂蛋白中含三酰甘油越多密度就越低,含脂肪越少者密度就越高。按密度大小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4类:①低密度脂蛋白,从外周转运胆固醇至肝,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而来;②高密度脂蛋白,转运胆固醇至各组织;③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肝转运三酰甘油至各组织;④乳糜微粒,功能为从小肠转运三酰甘油(脂肪)至肝及肝外组织。脂蛋白中的蛋白质是由肝及小肠黏膜细胞合成的特异球蛋白,因能与脂类结合而在血浆中转运脂类,故称载脂蛋白。了解了“脂肪”就是三酰甘油,又了解了脂类的内涵和与其功能相关的诸多名称,再了解了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那么肝细胞一旦超负荷代谢不了过剩的三酰甘油,脂肪肝就会被迫形成了。4.为什么说肝只是脂肪代谢的化工厂?由于肝是机体物质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肝这个化工厂对于脂肪来说,在脂肪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与运输等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如肝能分泌胆汁,促进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肝能利用葡萄糖和某些氨基酸合成脂肪、胆固醇和磷脂,成为血液中胆固醇和磷脂的主要来源。肝从消化道吸收食物中的三酰甘油,在肝细胞内进行同化,然后把过多的三酰甘油运送到腹部、臀部、腰部和皮下脂肪组织内储存。人在饥饿的时候,储存的脂肪又会被动员到肝中,进行分解代谢,变成糖原或葡萄糖,供给人体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能量”所需。肝不仅是脂肪代谢的核心器官,更确切地说:肝是脂类合成转运、外源内源脂肪代谢,和脂肪酸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1)食物脂肪靠肝分泌的胆汁及胰腺分泌的胰脂酶被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才能被小肠黏膜吸收。(2)进入血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防治及用药指南 作者简介

张玲霞全国著名肝病防治专家,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正军职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一级专家组成员。1962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8~1995年任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业务副院长。擅长诊治各种肝病及常见传染病。 40余年来一直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近30多年来主要致力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治、防、护,直接参与研究、教学和医疗会诊等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专科造诣,在病毒性肝炎和肝衰竭的救治、妊娠肝炎和母婴垂直传播的防治,以及慢性肝炎发病机制与治疗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的《传染病临床病案分析》、《肝炎防治400问(第二版)》、港台版《肝炎300问》、《肝病饮食指南》等著作在世界华人中广为传播;参与《实用临床传染病学》、《急性肝衰竭》等15部专著的编写。“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一直承担国家和全军招标的科研课题;1981年以来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四等奖多项;1992年以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杂志》副总编,多个国家级杂志副主编、常委或编委等职。已带教结业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10余名。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