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20世纪最伟大的禅师之一。1918年6月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汶省的一个小村庄。9岁剃度受沙弥戒,20岁正式受戒为比丘。1946年通过最高级正规佛学课程考试后,开始托钵行脚,寻师访道。1948年在森林中与20世纪伟大的森林禅师阿姜曼相遇,获得重要的启发,改变了他的修行方法。1954年回到家乡乌汶省巴蓬森林,并建立巴蓬寺。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两大特色:头陀行与禅定体验。他的教导方式简明深远,吸引了全世界无数信众。
简介继印度*伟大的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台湾佛界宗师星云大师之后,又一位智者之书为我们点亮智慧之灯,指导人生迷津,破解生活烦恼。风靡全球的伟大禅师阿姜·查被称为我们时代的伟大智者。他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的欢迎。*深奥的人生哲理,*通俗的文字表述,*经典的心灵导修著作。他用*通俗的语言对困扰我们的*深奥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我们活着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归宿是什么?怎样才能快乐地生活?这些近乎终极的问题,在《这个世界的真相》中都能找到答案,在阿姜·查看来,这些问题只是存在于呼吸之间的简单问题。如果你能呼吸,你就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周易文化大学讲稿 本书特色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影响中国思想文化数千年。其文辞之晦涩,令人望而却步;其思想之宏大,又令无数士人、学子竞相钻研,其著作浩浩不...
六祖坛经:佛学的革命 本书特色 1.《坛经》是中国出家人写的被称为经的著作,了解中国文化必读书之一。 2.影响中国文化的千年智慧,胡适、钱穆等大师都推崇的书。 ...
身心的安住-广学-星云法语-03 本书特色 《身心的安住(广学)》分为佛教的理念、心的管理、如何日日增上等三卷,讲述佛学的普及性知识,如人间佛教与其他佛教的异同...
法家新识:道法、儒法与王法 本书特色 本书以传统法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概念之一——“法家”为研究对象。书中首先批判了近代以来形成的“法家”概念误区,同时证明了历史上...
观世音菩萨图典 内容简介 观音菩萨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发生了种种演变。老百姓按自己的愿望和喜好,塑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点,符合中国人自己的审美心...
在西方的目光下 本书特色 《在西方的目光下》是世界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故事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和瑞士的日内瓦展开。它以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为背景,探讨了专...
周易述(上下册) 本书特色 惠楝於易學,造詣尤為深邃。所撰周易述二十三卷,以简陝、虞翩為主,而參以酈宏、床咸、干賡諸家之說,自為注而疏之。一切唯漢易是從,不敢有...
两宋道教与政治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两宋道教与政治关系研究》以两宋为研究时段,比较深入地对两宋道教与政治之关系进行剖析,着重对两宋政权(君王及臣僚)与道教的关系...
四书释义-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儒家的经典古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钱穆先生所著《...
《基列家书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中2005年度美国文学入选作品。年事已高、来日无多的埃姆斯牧师给七岁的儿子写下这
季羡林谈佛-图文纪念版 本书特色 季羡林佛教作品白金珍藏版,收录季羡林大师长达半世纪的佛教论著。中国人研究佛教的必读图书,让您轻松读懂佛教。季羡林之子季承首次授...
本书收录了伦敦大学教授玛丽安•霍布森于1973至2005年间陆续发表的14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霍布斯教授采用独到的方式,选取某个特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 内容简介 《易》之《文言传》有“学聚问辩”、“宽居仁行”数语,实属前圣垂教后世的崇高典则。此间有治学之道,有立身之旨,历代哲人往往奉为金科...
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新版21.00) 本书特色 《药师经的济世观》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药师经》的讲记。作者联系人生经历和世间万象,对佛教历来倡导的...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叙述与认识 本书特色 阿瑟丹图在历史哲学行内及美国哲学界都是颇响亮的名字,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多个门类乃至文艺批评,其中尤以在艺术哲学方面...
步行哲学家 本书特色 对显而易见的事实进行质疑,向深信不疑的事物发出诘问;唯有打破稳定,才能称其为哲学。这与抬脚迈步、阻止跌倒、稳定再前进的行走机制何其相似。行...
子平粹言 本书特色 为了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了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赵嘉宁将徐乐吾研究子平学说的代表著作《子平粹言》做了点校和白话释义工作,希望...
扶箕迷信底研究 本书特色 扶箕是一种曾在古代广为流行的迷信活动,至今仍给人带来几分玄奥神秘的感觉。本书通过从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收集来的132则故事,...
萨迦世系史续编 内容简介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一、记事详劝,条理清晰,本书采用了传记的记事方法,以年代为线索,贯串始终,对所讲述的每一个人,都从其人胎开始,到出生...
本書分校釋、校勘記、對照表、附錄及經目索引五大部分。本書在收錄漢文大藏經的種數上,做到盡可能周全,既包括中國古代至清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