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文化散文,几年前我在黄裳先生散文研讨会上陈述过这样一种意见:作为一种文体正式提出来,确是为时不久;但其创辟并非始于今日,起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题未定草》等,都是文化散文的典范作品。这方面的代表作,还有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内蒙访古》。而黄裳的分别结集于二十世纪四十、八十年代的.《锦帆集》、《锦帆集外》、《花步集》、《金陵杂记》、《晚春的行旅》等,也都是上乘的历史文化散文。这一看法得到了与会诸君的赞同。
应该说,这一文体在中国文坛的盛行是其来有自的。且不说,我国有特别发达的史学传统,很早以前,就传下来“文史不分家”和“六经皆史”这样两句话;单就创作规律来考究,读者之所以欢迎,作者之所以热心,起码有下述诸多因由:
一是由于历史人物具有一种“原型属性”,本身就蕴含着诸多魅力,作为客体对象(比如秦始皇、康熙帝、曾国藩),他们具有一般虚构人物所没有的知名度,而且经过时间的反复淘洗、经久检验,头上往往罩着神秘、神奇的光圈;
二是从审美的角度看,历史题材具有一种“间离作用”与“陌生化”效果。同现实题材比较起来,历史题材把读者与观众带往陌生的时空,可以更好地进行审美观照。作家与题材在时间上拉开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审美欣赏。布莱希特说过:“戏剧必须使观众吃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对熟悉事物加以陌生化的技巧。”朱光潜先生也说,“年代久远常常使*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从前’这两个字可以立即把我们带到诗和传奇的童话世界”。是呀,我们小时候,不也常常被老祖母的“从前有一个什么什么”迷得如痴如醉吗?
“废墟是岁月的年轮留下的轨迹,是历史的读本,是成功后的泯灭,是掩埋着千般悲剧、百代沧桑的文化积存”。由于古代中国的史籍提供了足够的甚至是过量的信息,即便面对残墟野圹的“旧时月色”,熟悉古代文人传统的作家、诗人,也能以一缕心丝穿透千百年的时光,使已逝的风烟在眼前重现旧日的华彩。
今天一见到这对情人,德尔弗小姐就快言快语地说:“妥了,一切完备。你们握手吧!”歌德站在丽莉的对面,伸出手来,丽莉郑重而缓慢地把手放在他的手中。他们深深地呼吸一下之后,便猛然拥抱了。
古谚说“盛极必衰”,这话有很深的意义和根据。一当某种理想的情事成为现实的时候,一当人们相信这种情事已经告一段落的时候,那么,危机也便开始萌生了。说来也怪,丽莉仍是丽莉,歌德也还是歌德,关系明确之后,却各自觉得一宿工夫两人都发生了变化,变得懂事了,成熟了,心事复杂了——
两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天使,一经“红绳系足” (这是借用东方的一种神话传说),便由过去的充满浪漫气息的天国实拍拍地降落在前路崎岖的大地上。这样一来,百端杂务,包括两人的日常生计,双方的家庭环境,以及不尽相同的脾性、习惯和生活情趣的磨合,都将不可避免地构成无法规避的现实考验。爱恋中的信赖意识是很强烈的,但是,当它碰上同它作对的现实的礁石时,难免会产生强大的张力。
显然,双方的家庭环境与地位有着很大的差异。丽莉一家在法兰克福是数一数二的望族,资财万贯,经常贵客盈门,许多流光溢彩的钱袋拥有者都聚集在她的周围。歌德每次出入她家时,为使自己与她经常往来的时髦朋友不致相形见绌,总要检点服装,常常是换了又换。可是,一个家庭几代形成的家风、家规、习尚却与衣物不同,那是难以随俗更换的。歌德虽然出身于新兴的市民之家,但长久以来,家中却盈溢着一种浓重的复古意味。父亲是一个收入微薄的帝国法律顾问,性格孤僻,喜欢清静,酷爱书画,这就难免与讲究派头、注重排场的女方家族格格不入。
订婚的下一步就是结婚。歌德的父母亲现有房舍远不宽敞,需要为新婚子媳加盖一处新的住房;而且,作为娇小姐,丽莉的日常生活已经习惯于奢华侈丽,这也不是一个清寒之家所能应付裕如的。因此,他父亲自始就不太热衷于攀这门高亲。他当然也很想有一个儿媳妇,但肯定不是这种终日沉浸在上流社会娱乐圈里的豪族小姐。即便是歌德本人也已经意识到了,如果可爱的丽莉要稍微延续她做姑娘时的处世派头与生活方式,便会在这不大讲究的新家里感到局促不安,觉得没有展现姿采与风韵的余地。而更大的障碍,还是两家的宗教信仰不同,丽莉家是加尔文派,属于革新教派;歌德家则是路德教派,彼此是很难调和的。
王充闾,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兼任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散文随笔集《淡写流年》、《何处是归程》、《成功者的劫难》、《历史上的三种人》、《千秋叩问》等二十余种,诗词集《鸿爪春泥》、《蘧庐吟草》,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另有“王充闾作品系列”七种、“王充间文化散文丛书”三种。散文集《春宽梦窄》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鲁迅文学奖”之后,连续两届被聘仟为“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评奖委员会主任。散文集《北方乡梦》泽成英文、阿拉伯文;《沧桑无语》、《龙墩上的悖论》分别在台湾尔雅出版社、台湾知本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沈从文与《大公报》 内容简介 《大公报》是解放前我国著名的民办报纸,其文学副刊先由国学大师吴宓主持;后改为著名作家沈从文主编,定名为《大公报·文艺副刊》。《大公...
朦胧诗新编 本书特色 《朦胧诗新编》:北岛芒克多多岳重食指黄翔方含齐云田晓青林莽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王小妮梁小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北岛《...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
古今图书集成珍藏本(三读8册) 本书特色 ★ 《古今图书集成》原著是一部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齐名并驾的文化巨著★ 把一些人们公认为“有特色”、“有意义”...
姚鼐文选 本书特色 本书为“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之一。姚鼐是清代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作出了一系列理论贡献。他提出“道与艺合,天与人一” 的文学...
西戎小说散文集 本书特色 西戎编*的《西戎小说散文集》介绍:西戎是山 药蛋派的一位重要成员,既十分看重文学的教育作用 ,也“深知文艺作品离开了生活的真实,也就没...
达伦·山:我原名叫达伦·奥肖内西,197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父母是爱尔兰人。6岁时我们全家搬进了爱尔兰我曾祖父的农舍。我喜欢乡村中无拘无束的生活,那里的一切比城...
欧.亨利小说精选 本书特色 2018全新典藏版,欧亨利与莫泊桑、契诃夫、马克吐温并称世界四大短篇小说之王!收录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二十年后,海明威、昆德拉...
罗烽集 本书特色 阅读罗烽,历史的烽烟便扑面而来,文字裹挟着血泪相混的悲怆,洋溢着在苦难中高歌的豪迈,直击人心。这自然是罗烽独有的力量。通过他的...
彩色的田野:皖北地区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散文·报告文学卷 本书特色 沈轩主编的《彩色的田野(皖北地区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散文报告文学卷)》一书精心选编这一时期的优...
黄棠,某大型公司总经理;其夫洪锦江是新任开发新区主任;长女是摩纳哥籍富商,嫁给了斐济籍的医学专家;次女是拥有EMBA身份的大型节目策划人,嫁给了法国归侨身份的电...
《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内容简介:这是一部从战略、技术、人才和管理4个维度全面阐述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的著作,是国云数据服务7万
2000-2011-21世纪中国最佳纪实文学 内容简介 纪实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强调对现实的参与和对生活的干预,是经世致用的活文学。何建明的《根本利益》以文...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居里夫人自传(精装) 内容简介 《居里夫人自传(修订版)/世界文学名著》分两部分,靠前部分语言直白、坦诚,是一个普通女孩通过自己...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速读 本书特色 103部文学名著演绎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精彩历程,200多幅精美图片全方位展示世界文学,165千字美文浓缩原著精华,科学指导阅读,思...
八方风雨:袁良骏学术随笔自选集 本书特色 自序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二》中,鲁迅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
庄子集解 内容简介 《庄子》是先秦诸子代表作品之一,是中国古典文献中的精华。自从它产生以来,便受到历代文人的重视。 《庄子》的注本很多,竟达数十种。《庄子集解》...
2005散文--21世纪年度散文选 内容简介 进入二十一世纪,散文创作仍然欣欣向荣、气象万千,成为文学园地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了及时总结年度散文创作的实绩,向读者...
古今之间的但丁 本书特色 但丁的《神曲》致力于复兴希腊的政治哲学,因此也全面分析了阻碍这条复兴之途中的重重障碍。这种分析*初集中呈现在《神曲》开篇但丁对“三种野...
梦回老南京 本书特色 有一种美,叫静默无声;有一种爱,叫难舍难弃! 巩孺萍编著的《梦回老南京》是画家杨菊生的钢笔画集,作者历时多年,笔含情感,为自己热爱的老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