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边缘

峭壁边缘

作者:亨利·保尔森(Henry M.Paulson.Jr)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0-04-01

评分:5分

ISBN:9787508619613

所属分类:商业管理

书刊介绍

峭壁边缘 内容简介

他曾被认为是美国证券界的“鹰派”,他也自称自己的个性继承于一个一个女强人的血脉;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向自己喜欢的女人求婚后,8个星期内就闪电结婚;他是个尽职的人,人们称他是不知疲倦的“牛头犬”,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竟然只能以躲在厕所看《周末画报》为一大消遣。
他就是中国人的“老相识”亨利•保尔森。从美国财政部长位置上退下来的保尔森,以自己的坦诚和勇气,在回忆录中记下了金融危机期间,那一个个难忘的日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候,他甚至想着服用安眠药;在与议员商讨救市计划时,他几次躲在柱子后面干呕;而为了挽救整个金融体系,他甚至向议长佩洛西下跪。
保尔森虽然给人性格强硬的印象,但他也坦承自己在金融危机期间犯下的错误:当雷曼处于生死关头时,他竟然忽视了英国人放弃购买雷曼的警告;他低估了公众对用纳税人的钱救市的愤怒程度;而他推出的一系列救市计划,也常常不是出于详尽的分析,只是出于直觉判断。
保尔森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执著、强硬但不乏温情;他怨恨华尔街的贪婪却又不遗余力地挽救它们;他信奉自由市场的理念但却又不得不为政府救市计划四处奔波。
正如保尔森所说,他拯救的金融世界曾处于峭壁边缘,但幸运的是,倔强的保尔森并没有让金融帝国坠下深渊。

峭壁边缘 本书特色

在世界经济逐步走出萧条、迎来复苏之际,保尔森关于21世纪以来*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回忆录《峭壁边缘》对于我们冷静回顾金融世界的荣辱沉浮,感知全球经济的冷暖交替,了解世界经济格局的风云变幻具有重要意义。《峭壁边缘》一上市,就在世界各国引起了轰动,一举跃升为《纽约时报》、《金融时报》榜首畅销书。当然,作为21世纪*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的中国,保尔森的书自然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保尔森是“美国建国以来*有中国情结的财长”(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对《峭壁边缘》的评语),更重要的是,保尔森的回忆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人们需要思考的是:《峭壁边缘》中造成美国经济危机的幽灵也在中国游荡着么?而这,也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汪丁丁教授所担心的:“伴随着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我无法摆脱的是这样一些问题:这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呢?可能发生在中国吗?中国将来要为自己的金融变局支付什么样的代价呢?”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峭壁边缘

峭壁边缘 目录

作者序
主要人物一览表
**章接管“两房”
第二章高盛岁月
第三章入主财政部
第四章一个时代的终结
第五章贝尔斯登的困境
第六章峭壁边缘的金融世界
第七章国会山
第八章为雷曼寻找买家
第九章雷曼的末路
第十章下一家会是谁?
第十一章 *后一道防线
第十二章 玩金融还是玩政治
第十三章打破僵局
第十四章金融大鳄们
第十五章美国大选与救市
第十六章拯救花旗
致谢

峭壁边缘 节选

《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内容简介:他曾被认为是美国证券界的“鹰派”,他也自称自己的个性继承于一个一个女强人的血脉;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向自己喜欢的女人求婚后,8个星期内就闪电结婚;他是个尽职的人,人们称他是不知疲倦的“牛头犬”,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竟然只能以躲在厕所看《周末画报》为一大消遣。他就是中国人的“老相识”亨利?保尔森。从美国财政部长位置上退下来的保尔森,以自己的坦诚和勇气,在回忆录中记下了金融危机期间,那一个个难忘的日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候,他甚至想着服用安眠药;在与议员商讨救市计划时,他几次躲在柱子后面干呕;而为了挽救整个金融体系,他甚至向议长佩洛西下跪。保尔森虽然给人性格强硬的印象,但他也坦承自己在金融危机期间犯下的错误:当雷曼处于生死关头时,他竟然忽视了英国人放弃购买雷曼的警告;他低估了公众对用纳税人的钱救市的愤怒程度;而他推出的一系列救市计划,也常常不是出于详尽的分析,只是出于直觉判断。保尔森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执著、强硬但不乏温情;他怨恨华尔街的贪婪却又不遗余力地挽救它们;他信奉自由市场的理念但却又不得不为政府救市计划四处奔波。正如保尔森所说,他拯救的金融世界曾处于峭壁边缘,但幸运的是,倔强的保尔森并没有让金融帝国坠下深渊。

峭壁边缘 相关资料

媒体及专家评论: 著名经济学家王一江、巴曙松、汪丁丁、张军、易宪容、胡祖六、薛兆丰、钟伟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中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常振明 推荐阅读保尔森是美国建国以来最有中国情结的财长,自始至终对于中国拥有一份真挚而持久的友好感情。即使在这本关于金融危机的回忆录中,他都情不自禁地提到了他与中国的特殊关系,记述了与中国朋友的相互信任和密切合作。——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执主任 胡祖六伴随着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我无法摆脱的是这样一些问题:这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呢?可能发生在中国吗?中国将来要为自己的金融变局支付什么样的代价呢?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汪丁丁无论是大萧条还是次贷危机,是犹存的高盛还是已逝的雷曼,是壮年传奇的格林斯潘,还是万年落寞的保尔森,其行其言对短暂的人生而言皆可资治或赏析,对于恒久的历史而言都成尘埃寂然无痕。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钟伟2008年从美国华尔街蔓延开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留给这个世纪的最重要的话题肯定不再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金融的脆弱性,而是我们如何拯救即将坍塌的金融系统。这本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它涉及我们已有的信仰、教条、理论和制度,涉及政府与市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平与正义以及法律和宪政。拯救危机行动中的主要人物、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的这部回忆录为我们披露了华盛顿高层以及他本人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进行的不为人知的辩论、妥协、决策和行动的内幕,让人大饱眼福。——经济学家、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军真实,生动,紧张,刺激。在世纪金融危机的高压下,位于权力中心的重量级玩家,权衡的是上级发出的指令、下级通报的形势、媒体转达的民情、以及自身的经验和直觉,市场信念和数学模型则无足轻重。 ——北京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薛兆丰保尔森先生在这本书中坦率地承认,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并不是真正来自于详细的分析,而是来自对危机的恐惧。——《华尔街日报》保尔森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直接陈述此次震惊寰宇的金融危机,毫无匿名之避讳、毫无无根无据的发难。尽管如此,这本书依旧是色彩纷呈并且细致入微。——《华盛顿邮报》

峭壁边缘 作者简介

亨利•保尔森(Henry M. Paulson, JR.):美国前财政部长,入主财政部之前曾担任高盛集团的总裁。1946年,保尔森生于美国中西部,在一个小镇的农场长大。1964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大学,是美国常春藤名校最佳橄榄球手之一。大四时,保尔森认识了温迪,温迪后来成为保尔森的夫人。1968年,保尔森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获MBA学位。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保尔森出任总统幕僚助理和白宫内务委员会成员。保尔森的得意之作,是自1999年担任高盛总裁所取得的业绩。任职高盛期间,保尔森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金融高手之一,一度被美国媒体冠以“华尔街权力之王”的头衔。2006年,保尔森接替约翰•斯诺,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很快,保尔森就面临着一大考验:拯救峭壁边缘的金融系统。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