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教育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课题,如不考虑出洋留学和西方教育对中国之影响,便不能了解近代中国。在过往的研究中,留美教育运动常被简化为“归国留美学生”的历史,至于留美中国知识分子于海外的集体经验,则仍未获得充分的关注。本书所关注的正是20世纪上半叶留美学生与“基督教美国”相遇的历史,当中尤其着眼于一群于海外亲身经历现代基督教信仰的“留美青年”,他们坚持以基督教的信仰原则,作为衡量中国和世界变局的*高标准。往寻索现代信仰的历程中,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以上帝国为关键概念的社会福音;社会福音为留美青年提供了一种在历史中抵抗专权和寻求公义的批判性和公其性,并一直驱使他们对中国和世界的社会政治状况保持着深刻的醒觉。在太平洋彼岸,透过批判社会、政治和国际的非基督化秩序,留美青年冀盼在中国和世界实现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度。
本书主要介绍自庚子赔款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留美中国学生的信仰状况。这些留美中国学生身兼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一名中国人,又是一名接受美国价值观的基督徒。同时,他们也肩负着双重使命:作为中国人,他们要振兴中华,使自己的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地位;而作为一名基督徒,他们又要把主的福音传播到中国,在中国建立起一个上帝的国度。在这种双重身份、双重使命的促使下,这些留美中国学生面对中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所经历的种种事件(如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留美中国青年是如何兼顾这双重身份、双重使命的。通过对“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的研究,本书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如晏阳初等)的困惑、奋斗和挣扎。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1909-1951)》内容简介:留美教育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课题,如不考虑出洋留学和西方教育对中国之影响,便不能了解近代中国。在过往的研究中,留美教育运动常被简化为“归国留美学生”的历史,至于留美中国知识分子于海外的集体经验,则仍未获得充分的关注。《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1909-1951)》所关注的正是20世纪上半叶留美学生与“基督教美国”相遇的历史,当中尤其着眼于一群于海外亲身经历现代基督教信仰的“留美青年”,他们坚持以基督教的信仰原则,作为衡量中国和世界变局的*高标准。往寻索现代信仰的历程中,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以上帝国为关键概念的社会福音;社会福音为留美青年提供了一种在历史中抵抗专权和寻求公义的批判性和公其性,并一直驱使他们对中国和世界的社会政治状况保持着深刻的醒觉。在太平洋彼岸,透过批判社会、政治和国际的非基督化秩序,留美青年冀盼在中国和世界实现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度。
插图:在导言中,蒋廷黻辛辣地指出,“文明人”(civilized man)常简单地将宗教指为迷信。可是,从西方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宗教并没有因为人类的启蒙而消失,这说明宗教是人类天性上的需求。不过,宗教的外在形式却会随时代而改变。因此,中国人民现在所面对的并不是宗教应否存在的问题,而是该怎样改革宗教的外在形式。在《宗教的正面价值》一文中,蒋氏以欧美历史发展的过程为例,说明基督宗教是西方人追寻崇高理想最重要的精神源泉。他认为留美中国研究生过分地将生命学术化,这容易令人忽视科学与人生之间存在的价值裂缝。这道裂缝需要由宗教来填补,而基督宗教可以充当这个角色。面对五四时期科学与宗教、理性与迷信的二元对立思想,蒋廷黻一方面引导中国学生重新思考宗教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在历史中长期存在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亦尝试指出科学的追求并不能满足人类整体上的需要。在《宗教与道德》与《宗教与美育》两篇文章中,蒋廷黻尝试处理宗教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分别。首先,他强调宗教并不等同于道德。每一个宗教都有自身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亦表达了创教者所订定的最高道德标准。但是,不同的宗教体系在历史中却有不同的适应力,美国基督教社会化(socialize Christianity)的意思就是基督教随着社会道德理想的更新而进行自我调适。因此,宗教领袖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需要留意道德的演进问题。相对于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蒋氏认为基督教更能为中国产生道德更新力量。1895年,W.S.C.F.正式成立,普世基督教学生事业被视作世界归主的首要任务。穆德(John R.Mort)SX)白,W.S.C.F.是继耶稣会后又一次以知识分子为目标的宣教策略。1896年,中国基督教学生青年会协会(当时称为“中国学塾基督幼徒会”)正式加入同盟成为其会员,中国青年会的学生事业便成为普世基督教学生运动的重要工作之一。 由于清末民初兴起的留学潮,北美协会开始将部分精神投注于发展海外的中国青年会运动。1909年,C.S.C.A.正式成立,这不仅是青年会运动在留美教育运动中的一段历史插曲,更是考察留美中国基督徒群体如何寻索和实践基督教信仰价值的一条历史主线。本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重点交代C.S.C.A.的创会背景和初期发展。对该组织历史考察的意义不仅在于填补一段历史空白,也旨在说明基督教信仰价值如何凝聚和模塑留学生群体,以及这一群体在怎样的历史处境中投
梁冠霆,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甲级荣誉毕业,2004年及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分获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现为该系名誉副研究员,并任职于香港基道出版社,近期主要研究兴趣为香港基督教出版史。
梁启超说佛 本书特色 梁启超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国学大师,集政治家、学者于一身,以激情澎湃的开风气文章,为那时处于转折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
汪荣祖人物书系:康章合论 本书特色 康有为与章炳麟乃清末民初思想界的两个兴号人物,在政治上,一主变法,一主革命;在学术上,一主今文经学,一主古文经学;而根本之异...
2006-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06-2009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全书分四...
20卷。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宝祐
阿姜查以非常简单与朴实的风格,谈论内观诸法的三个特征——无常、苦与无我,并且提出有力的对治法,让我们可以克服对“改变”的
南怀瑾选集(第五卷)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沉默的世界》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论著,曾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思潮。《沉默的世界》作者马克斯·皮卡德用他富于诗意、激情和
孔维勤说鬼谷子言谋天下-国学魅力经典解读 本书特色 鬼谷子是《易经》思想的继承者,在天时、地利、人和思想的引导下,融合[天人合]之道,将[天人感应]实现在现实人...
中国禅宗思想史略 内容简介 一般说来,宋代以降,中国佛教基本是走向衰落了,但是它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诸领域却依然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在中国发展...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本书特色 王国聘、曹顺仙、郭辉主编的《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系列教材)》《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是一本专门介绍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
观心人 目录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方立天1 心动 曹溪慧能2 衣钵 曹溪慧能3 初心 曹溪慧能……一 牛头宗1 心断 牛头法融2 心用 牛头法融3 心住 圆阳智岩...
流传千年的北欧神话故事 本书特色 “北欧神话里的诸神们,始终在同破坏世界的恶势力巨人族战斗。诸神纵然逐渐取得胜利,但到*后,那不可避免的命运——“诸神之黄昏”仍...
新书--皇极经世书(全三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国哲学研究者国学大师梁启超尝云:“康节先生,以宇宙万有,皆生于心,事事凭空创造,后人无此聪明,故不能传其学...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7卷)论述精辟,有些论题为我国学者未曾涉及,可供借鉴与参考。目录 《左传》中的霸与德汉初道
刘向《新序》.《说苑》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新序》、《说苑》的思想研究;《新序》、《说苑》的社会批判;《新序》、《说苑》的编撰研究;《新...
理想国 本书特色 ★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每一个理想国,都会在你的心目中培植和平、正义与博爱的美好希望。 ★千年智者的理性之作,引领西方理想的旷世奇书,奠定人类幸...
生命的脸-耶鲁大学努兰医生的12堂生命课 本书特色 《生命的脸》是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医学教授、传奇外科医生舍温·努兰的经典作品,荣获全美年度*佳读...
中医哲学史-第二卷 本书特色 程雅君编著的《中医哲学史》(第二卷魏晋至金元时期)是中医和中医哲学进入多元互动、“百家争鸣”的时期,传统中医哲学以儒为魂、以道为体...
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 目录 引言一、研究动机二、研究材料与方法三、研究创见与一点说明**章 创造学术范型的朴学人生**节 家学传承与学术积累第二节 由...
(全新)中国贝叶经全集(第一卷:佛祖巡游记)珍藏版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蕞早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