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儒学论集

刘师培儒学论集

作者:刘师培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04-01

评分:5分

ISBN:9787561447925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刘师培儒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国学发微、周末学术史序、汉宋学术共同论、南北学派不同论、汉代古文学诬等。

刘师培儒学论集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四川大学出版社组织的二十世纪儒学大师文库之一

★ 选编文章是对刘师培学术渊源、特点、治学方法、师承及其贡献作的较系统整理

★本书收入刘师培的大部分著作,是读者研究刘师培其人其著的资料

本书是四川大学出版社组织的二十世纪儒学大师文库之一,该套书以“治学为人,仰大师风范; 言志养气,弘国学精粹”为出版理念。选编文章对中国儒学传统进行了梳理,对清人的学术渊源、特点、治学方法、师承及其贡献作了较系统的整理。

刘师培,(1884年-1919年),字申叔,号左盦(庵),汉族,江苏仪征人。刘贵曾之子、刘文淇曾孙。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著有论经学(以小学、左传学为主)、史学(开创近代中国学术史体)、文学(主张"六朝文",维护扬州学派骈文之文统)专著七十四种。收入民国二十三年(1934)宁武南氏刊本《刘申叔先生遗书》。该本号称*善,然时值日本扶植满洲国,刘师培于《民报》时期所撰论满洲非中国种族之文字俱被刊落,又早期刊发于报刊之文字,失收亦颇多。
本书精选刘师培《国学发微》、《周末学术史论》、《南北学派不同论》等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同时还附上刘师培生平及学术综述和刘师培著述笔画检索。

刘师培儒学论集 目录

国学发微周末学术史序汉宋学术异同论南北学派不同论漠代古文学辨诬谶纬论古学起原论古学出于史官论补古学出于史官论古学出于官守论儒家出于司徒之官说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近代汉学变迁论读《左》剳记《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古《春秋》记事成法考孔子作《春秋》说《春秋》三传先后考《左氏》不传《春秋》说周季诸子述《左传》考左氏学行于西汉考六经残于秦火考司马迁《左传》义序例论孔子无改制之事近儒学案序习斋学案序幽蓟颜门学案序并青雍豫颜门学案序东原学案序王艮传刘永澄传颜李二先生传朱泽橒传汪绂传戴震传崔述传田宝臣传戴塱传六儒颂氏姓学发微理学字义通释释儒政治名词起原考论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中国文字流弊论经学教科书刘师培生平及学术综述刘师培著述笔昼检索

刘师培儒学论集 节选

刘师培儒学论集 相关资料

正物者,己身所负之责也。先生之言曰:正己、正物,是己身归宿处。凡见人恶,只是己未尽善。若尽善,自转易。以此见己身不是小,一正百已,此之谓通天下之故,圣人以此修已安百姓而天下平,其以己身为天下重有如此。圣人以道济天下,道寓于身,身尊则道重。先生之言曰:圣人以道济天下,身舆道原是一件,至尊者此道,亦至尊者此身,尊身不重道,不得谓尊身,尊道不重身,亦不得谓之尊道,须道尊、身尊,方为至善。故孟子言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也。学也者,所以学为师、学为长、学为君也,以天地万物依于身,不以身依天地万物,故必以修身为本,然后师道始尊,处一家则为一家之师,处一国则为一国之师,处天下则为天下之师,有王者起必来取法,使天下明其学则天下治。是故出而不为帝者师,是漫然苟出;处不为天下万世师,是独善其身。皆为遗本,皆为小成。则先生所谓尧舜君民者,其在是与?先生之言曰:学不足以为人师,皆苟道也。又曰:若以道从人,妾妇之道也。又曰:吾人须讲明此学,实有诸己。大本远道,洞然无疑,有此棂柄在手,随时随处,无入而非行道矣。有王者作,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见《明儒学案》。先生之言曰:伊傅之事我不能,伊傅之学我不由.伊傅得君,可谓奇遇,如其不出,终身独善而已。孔子则不然,身虽不仕,然修身讲学,未尝一日隐也。呜乎!此可以观先生之志矣。先生又有言:“天民随命,大人造命。”此语亦前儒所未阐。中国古人多言随命,而先生则言造命,造命者,人舆天争之谓也,观此可以见先生之意。故先生虽以布衣终,然同门会讲者必请先生主席。湛甘泉、吕泾野、邹东廓咸严重先生,巡抚刘节、巡按吴悌至特疏荐闻,当正德时,武宗南巡,太监矫旨索鹰犬,及泰州,里人惶恐,先生曰:毋怖,吾自当之。躬往见太监。太监为先生言论丰采所感,严戢其下,更与先生交骊,拟见先生于武宗以尊显之,先生婉辞谢避焉.又讲学泰州时,郡守托先生门人,欲隆礼敦迎,先生谓门人曰;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往教则教不立矣.使其诚能为善,则当求于我,何以召为哉。此亦可见先生之风节。御史洪垣复为先生构东淘精舍,即今东台县。以居其徒。而先生之学传播东南,学者称为泰州派云。先生卒于嘉靖初年,年五十有八,四方会葬者数千人。赵贞吉志其墓,耿定向传其事,胡植复祀先生于乡贤。万历二十七年人祀孔庙,先是,万历十三年,右论德韩世能、工部郎中萧景训题请从祀孔庙,及二十七年大学士沈一贯等复请旨从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