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1868年尼采在24岁时**次与理查德·瓦格纳在莱比锡的会面开始,至1878年两人通信终止作为结束,以书信、笔记以及编著者对其所作的背景性介绍构成,清晰乍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两位文化巨人之间从相互欣赏、相互启发,到渐渐疏离的过程。
编著苦伊丽莎白·福厄斯特一尼采(1846—1935),尼采胞妹,她于1894年创办的尼采档案馆曾得到过纳粹在财力上的支持。1935年她去世时,希特勒前去参加了葬礼。一直以来,伊丽莎白·福厄斯特一尼采因其对尼采哲学思想的曲解而遭世人诟病。
长期以来,尼采、瓦格纳之争一直是似是而非的谣传和不怀好意的交头接耳的主题,现如今这本通信集令真相大白于天下。本书以1868年尼采在24岁时**次与理查德·瓦格纳在莱比锡的会面开始,至1878年两人通信终止作为结束,以书信、笔记以及编著者对其所作的背景性介绍构成,清晰乍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两位文化巨人之间从相互欣赏、相互启发,到渐渐疏离的过程。
《巨人的聚散:尼采与瓦格纳》以1868年尼采在24岁时**次与理查德·瓦格纳在莱比锡的会面开始,至1878年两人通信终止作为结束,以书信、笔记以及编著者对其所作的背景性介绍构成,清晰乍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两位文化巨人之间从相互欣赏、相互启发,到渐渐疏离的过程。编著苦伊丽莎白·福厄斯特一尼采(1846—1935),尼采胞妹,她于1894年创办的尼采档案馆曾得到过纳粹在财力上的支持。1935年她去世时,希特勒前去参加了葬礼。一直以来,伊丽莎白·福厄斯特一尼采因其对尼采哲学思想的曲解而遭世人诟病。
我们曾是好朋友,现在却变得形同路人。……我们就像两艘船,各有其航线和目的地。……或许我们会再见面,但已经彼此认不出来,由于变化太大,经历过不同天空和海洋的暴风雨洗礼。也许我们的人生宿命就该如此……但也许正是因为这洋,我们在对方的眼里才变得更加神圣!也正因为如此,对我们友谊的记忆才变得更加珍贵!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请回去告诉你哥哥,自从他走掉离开我之后,我感到非常孤独。
——理查德·瓦格纳,在离世前
作者:(德国)伊丽莎白·福厄斯特-尼采 译者:冷衫 杨立新
《房客》内容简介:1922年,战后英伦,男丁稀少。弗朗西丝的兄弟牺牲,父亲去世,仆人离去,原本体面的生活难以维系,她与母亲只得
本书内容主要反映了孟小冬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生活和爱情。她与梅兰芳相遇,结婚四年后二人因一场血案和一段隐情不得不分开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 本书特色新世纪以来,我们经历了一个新生的足球时代,新的球王登基,足球资本改变着旧的足球格局。同时,这也是一个告别的足球时代。我们与“1...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内容简介:官方出品,重装升级版 新增作者序《Alphabet 是如何运营的》,补充8大管理原则 谷歌
此心光明-王阳明传 本书特色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后世亦多以王明阳称之。 王阳明生于明中期,是明代著名的思...
周恩来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特色 《周恩来与共和国重大事件》一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务委员、周组组长刘武生同志撰写,系统地叙述了周恩来同志与共和国历次重...
阅读孙犁-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 本书特色 孙犁,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当代著名文学家,中共党员,抗日老战士,被誉为“荷花...
林遵传 本书特色 林遵少将出身海军世家,其家庭有着**的爱国传统。其叔祖父林则徐为*名爱国主义英雄,其父林朝曦在清政府先后任海军艇长和海军电雷学校学监,经常教育...
难忘的非常岁月 本书特色 虽然“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三十多年了,但是,它给作者陈瑞生的影响和记忆却始终挥之不去。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作者力图忘记那十年浩劫对作...
匠人匠心(齐白石自述) 本书特色 ◆ 中国“匠人”有学者说,现代中国称得上“匠人”的人,只有齐白石。他的作品独具匠意,为笔墨赋予了生机和活力。◆ 被授予“人民艺...
鲁迅向左 新月向右 本书特色 ★今有方舟子说韩寒代笔 昔有鲁迅说邵洵美捐班。★陈源(西滢)说:“鲁迅先生一下笔就想构陷人家的罪状。他不是减,就是加,不是断章取...
桥.巴拉克.奥巴马的人生及其崛起-上 本书特色 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客》总编辑亲自执笔《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
何香凝故事 本书特色 《何香凝故事》是《廖仲恺故事》的“夫妻篇”。方文良、余德富两位作者精选史学界已公开发表的史料,按历史的脉络,以纪实文学故事形式,概述了一代...
《爸爸妈妈去哪儿:牵手看世界》内容简介:旅行是亲子沟通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旅行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增强家庭的
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 本书特色 《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白先勇、余光中、李亦园、黄进兴、王汎森、陈弱水、张广达、韦政通、何怀硕、痖弦、郑愁予、南方朔、钱永...
蒋介石与戴笠 内容简介 1946年3月,当“中国秘密警察首脑”、“中国的希姆莱”、“中外闻名的老牌特务头子”戴笠死讯传来时,蒋介石为之“心伤天丧、五内具煎”而痛...
茨威格传 本书特色 “先生的力量”系列丛书记述大师的人生事迹,评点他们的精彩瞬间。《茨威格传》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自传体回忆录,回忆了...
罗素自传(第二卷) 内容简介 《罗素自传(第二卷)》记述了罗素在1914年到1944年间的生活经历,其中包括作者在**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和平主义立场,作者的第二次...
安妮·C.海勒所著是一部关于安·兰德的开创性传记。安·兰德在俄国革命的动荡时代度过童年,21岁时孤身赴美,来到好莱坞学习编剧
沈钧儒传 内容简介 本书完整全面地展示了沈钧儒从封建士大夫到忧国忧民,学习西方,投身辛亥;从反对军阀专制,反对北洋政府出卖主权到呼吁立宪救国,教育救国到坚持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