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2日,在北京正如火如荼地举办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之时,我只身远赴大洋彼岸,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在美访学生活。到哈佛大学读书,这是我自打听说这所学校的名字后,就开始编织的梦想,如何叩开这座“围城”的大门,这件事可以说已经成为我难以排遣的情结。期间进行过若干次努力,甚至曾经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但*终还是失之交臂。2008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尽管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在我的人生中出现了。迟缓却又突然,新鲜而又陌生,紧张而又亢奋,这是我到这所学校后异常复杂的感受。我深知,对于我来说,来哈佛不易,再来则更不易,一定要珍惜这一年的宝贵时光,多走、多看、多学习。
一、关于哈佛大学
到过波士顿的朋友都知道,在宽阔深沉、风光旖旎、波澜不惊的查尔斯河畔,坐落着不少世界驰名的大学和研究所。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就是其中*著名的两所大学。这两所学校同处于剑桥城,相互毗邻,而且有趣的是,两大校园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初入我所久仰的哈佛大学,便被其颇具特色的“哈佛红”所吸引。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的各种大学排名和评比中,哈佛大学始终处在首屈一指的位置上,尽得全世界的“荣宠”。在中国,哈佛大学的名字同样妇孺皆知。
1位中国学者,1年的留学访美,邀请47位哈佛教授和校友就中国问题开讲。47位教授,47个不同凡响的名字,用47个别样的视角打量中国,发出47种掷地有声的见解。
有人说,哈佛眼光就是世界眼光。此说不一定恰当,但这些哈佛教授的意见的确不容忽视。这些议论未必妥帖、未必客观、未必公允,但却是外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缩影。面对这些议论,不管它正确与否,都应引起我们驻足倾听,促使我们对中国自己的事情作自主的、积极的、审慎的思考……
转型的中国与中国的转型
受访人——托尼·赛奇(Anthony Saich)
主编手记
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托尼·赛奇教授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忙人,讲课、作报告、看书、写论文、组织会议、办讲习班、接待各地特别是从中国来的客人、出差等等,日程排得满满的,和他约见一次实在是不容易。尽管如此,他还是抽出时间,对本书主编组织的“哈佛看中国——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系列访谈活动”予以指导,不仅帮助推荐和联系专家,还**个接受采访,为整个系列访谈活动开了个好头。2008年10月1日,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九周年国庆日,托尼·赛奇在他的办公室里应邀接受采访。采访活动从10月1日开始,俟后又进行了两次交谈。几次访谈的内容,都是围绕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步应当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等问题展开。访谈稿件定稿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院网、《南风窗》等数百家网站和报刊予以刊登、转载或摘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张冠梓:托尼·赛奇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访谈。200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人们很容易回想起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次会议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新的历史起、点。现在,中国理论界、学术界乃至全社会都在讨论、评估这次会议的意义,您是如何看待这次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
托尼·赛奇:历史地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不多见的、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次会议,这点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其实,在当时,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也都意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即便如此,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万万没想到中国从此会发生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点,中国与欧美有很大的不同。歇洲几十年来自然有变化,但不怎么大,上一代和下一代的生活并没有太呔的不同。虽然近些年来有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但代与代之间是容易相冱理解和沟通的。中国就完全不同了。
张冠梓,男,1966年8月生,山东省苍山县人,法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理事长、全国青联委员兼哲学社会科学届别组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少数民族法制史、法律人类学与法律社会学。主要科研成果有:《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作为法的文化与作为文化的法——南方山地民族传统法的演进》、《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九、第十册)、《多元与一体: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律》等。先后获北京大学“五四”青年科学论文一等奖、中国法律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第一届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法鼎奖)金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第五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等荣誉。
燕继荣,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政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理论与政治发展.出版有《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
变化中的战争 本书特色 这本《变化中的战争》由加拿大的阿兰·D·英格利施等人所著,由王彦军、戴艳丽、白介民等人译。本书的**部分集中于从拿破仑战争至今天的军事战...
《Premiere Pro CC实例教程(全彩版)》内容简介:本书是针对由Premiere Pro首次推出的简体中文版Premiere Pro CC的初、中级教...
中国战线从军记 内容简介 藤原彰是日本著名的进步历史学家,被学界誉为近现代日本军事史的开拓者、奠基人。1941年他被征入伍。本书是他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书中通过...
致命打击: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 本书特色 本书描写了二战德国第132步兵师一名普通步兵——戈特洛布·比德曼的苏德战场经历:1942年参加对塞瓦斯托波尔要...
王尽美文集 本书特色 王尽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与和领导学生、...
大围追-国民党军围堵红军长征揭秘-[图文版] 本书特色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校教...
汉译经典003-论自由 本书特色 中国西学**译者严复翻译,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标志作品,*著名的西方政治学经典。约翰·穆勒所著的《论自由》是自由理论体系的集大成...
平津战役亲历记-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的文章,绝大部分是原国民党将领的亲身经历的记录。考虑到战役发展的特点,还选用了战役期间曾为和平解放北平进...
燃烧的土地-第三帝国-19-修订本 本书特色 希特勒1941年6月进攻苏联时所预见的唾手可得的胜利,成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到了1943年3月...
安德鲁·海伍德,英国奥平顿学院督学、该校政治学课程导师和A-level课程首席考官。除了本书,还著有《政治学的核心概念》(1994)、《政治学》(第三版)、和《...
中国未来30年 目录 1.中国未来30年 2.对未来30年的展望3.中国未来30年:愿景与陷阱4.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5.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挑战权贵资本...
《松文清公升官录》补注 本书特色 《松文清公升官录》,清殊格抄本,现见于《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19册,他处并未见存录。此书作者不详,主要记录了清朝大臣...
毛泽东智慧典故源泉-毛泽东大智典-图文版 本书特色 毛泽东之所以智慧出众、胆识超群,不仅是因为他个人具有突出的聪明才智和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获得智慧的正...
近代日本政军外交人员职员录 本书特色 陈鹏仁编著的《近代日本政军外交人员职名录》记录了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日本历届首相、阁员、外交人员(包括外务省、驻中国、朝...
意大利巡洋舰史 本书特色 海人社编著的《意大利巡洋舰史》网罗了从1876年*初的巡洋舰“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号到目前仍在服役的“维托里奥·维内托”号直升机巡洋舰...
《二战德国坦克图览》为二战时德国坦克研制及发展史的图解性介绍,AKI号坦克至VI号坦克,再到著名的"虎王"坦克(以及一些次要类型
我所亲历的胡风案 内容简介 “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由来?这桩冤案持续时间之长,涉案人员之广,乃历史之罕见。“三十万言书”所述是何内容?为何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在揭批...
战争事典-020 本书特色 本书作为《战争事典》**本纪念刊,题材更贴合时事热点,如“一带一路”、“欧洲难民潮”。内容、页码都有所增加,页码加了60多页,而且价...
中国硬实力 本书特色 《中国硬实力》:10大领域看实力,百名专家读中国。来自中国科学家的声音,认识国家实力,构建民族自信,腾讯新闻联合100位科学家震撼推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