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说是老残,或者可以说是作者刘鹗,感叹身世的抒情的作品。一般的解释,都以为他为中国的衰亡而哭泣,为帝国的末日而哭泣。但作者觉得它的意义,远不只如此,他用一种抒情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帝国末日的情景,带出来一种中国山水画的写意传统。
“夫梦之情境,虽已为幻为虚,
不可复得,
而叙述梦中情境之我,
固俨然其犹在也。
若百年后之我,
且不知其归于何所,
虽有此如梦之百年之情境,
更无叙述此情境之我而叙述之矣。
是以人生百年,
比之于梦,
犹觉百年更虚于梦也。”
——刘鹗
关于经典3.0n种解释:
●3层精彩内容——导读 + 漫画 + 原典
●3类阅读元素——文字 + 图像 + 图解表
●3重阅读收获——演讲 + 互动 + 资料库
●3种阅读方向——书 + 网络 + 旅行
经典3.0
25种经典/25位名家导读
梦幻阵容前所未见
● 我们是在传播一种新观念:web3.0阅读
● 我们是在倡导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书+网络+旅行
● 我们是在倡行一种新的阅读体验:“我阅读,我存在”
● 我们是在致力于一项事业:
→ “为了人与书(经典)的相遇”;
→ “阅读经典,打开梦想和未来”;
→ “探寻两岸三地华文文化普适价值”(实现文化三通)。
3.0提供经典:——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果错过这些经典,自己错过的是什么。
3.0也提供体验:——网络将结合文字以外的声音、影像、气味、触感,甚至意念,提供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帝国末日的山水画:老残游记》一般研究《老残游记》的人,大部分只注重这本小说的政治的意义。到底作者是不是对于清末的政治有所影射?可是作者是把它当作一个有哲学意义的抒情作品来看。胡适认为,中国传统小说里面,写景写得这么细致的,写得这么有抒情味道的,《老残游记》是**本。这本小说是老残,或者可以说是作者刘鹗,感叹身世的抒情的作品。一般的解释,都以为他为中国的衰亡而哭泣,为帝国的末日而哭泣。但作者觉得它的意义,远不只如此,他用一种抒情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帝国末日的情景,带出来一种中国山水画的写意传统。 “夫梦之情境,虽已为幻为虚,不可复得,而叙述梦中情境之我,固俨然其犹在也。若百年后之我,且不知其归于何所,虽有此如梦之百年之情境,更无叙述此情境之我而叙述之矣。是以人生百年,比之于梦,犹觉百年更虚于梦也。”——刘鹗关于经典3.0N种解释:●3层精彩内容——导读 + 漫画 + 原典●3类阅读元素——文字 + 图像 + 图解表●3重阅读收获——演讲 + 互动 + 资料库●3种阅读方向——书 + 网络 + 旅行
插图:唤回抒情的美学历史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端看一个文学家怎么写。我们熟悉的晚清小说,如《孽海花》和《官场现形记》都是“野史”,是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演绎出来的,唯有《老残游记》不然,它用一种抒情手法,把当时的现实“美化”,变成一幅历史的山水画。如果是在汉唐盛世,这种山水画可以拿来共享,但到了十八世纪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己经是在追忆似水年华,但大观园中的那个抒情意境还是完美的。然而到了清末的《老残游记》,这个抒情意境本身已经残缺了,这个残缺意境的背后,是一个历史的阴影,小说愈抒情,阴影愈大,但刘鹗并没有把当时的历史危机的现实──诸如拳匪之乱、八国联军、戊戍变法、孙中山的革命──写出来,只是从一首诗中略作影射,这并不表示作者会全置身度外,因为我们知道刘鹗本人熟悉铁路、采矿、炼盐之术,也参加过这一类的工作,只不过是他后来生意失败了,被流放到新疆,郁郁而死。正因为在文本中他不写,这个乱局的阴影反而和抒情的意境之间形成一种紧张,表面上越平和,你越觉得背后的乱性越大。有时我想到同一时期的奥匈帝国和世纪末的维也纳文化,可谓颓废之美逹到极点,也更危机四伏,这个比较,恐怕须要进一步探讨才行。最后,我想做一个小小的结论。也回到王德威的意见,他引用了捷克学者(也是我的老师)普宗克(Jaroslav Pr??ek)关于“抒情”和“史诗”的两模式并将之引伸,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到了廿世纪,已经进入一个史诗式的文学时代,也就是革命时代,这个大时代是须要投入的,小说是写实的,社会性的,似乎是继“抒情”时代以后的东西,二者互相取代,王德威再三探讨论证的是,在这个史诗时代,抒情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抒情?我对王德威的看法的感觉是:其实抒情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艺术传统,即使山水画也有它永恒的美学意义,是不容取代的,甚至可以超越历史和现实,譬如曹植的诗中所达到的最高意境。照另一位名学者高友工的说法,这是一种“美典”。我又觉得,反而在史诗时代,危机四伏时,抒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教授。1939年生于河南,后随家迁台湾,197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及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
著有中英文著作《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中西文学的徊想》《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随笔集《狐狸洞话语》《世纪末的沉思》《世纪末呓语》《音乐的往事追忆》《范柳原忏情录》《东方猎手》等。
[绘者介绍]
谢祖华,普理茅斯大学图形设计系毕业。曾参加“1997英国新进设计师联展”。作品有《通往幸福的密语》《红瓦房》《我爱蓝树林》《风岛飞起来了》等插画创作。
中国文学常识 本书特色《中国文学常识/常识圆桌派》一部比较完备、力图全面显示中国文学整个发展过程中真实面目的常识读本。以《文学大纲》为底本,对中国历代文学作了系...
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 内容简介 本书从死亡价值论、死亡本体论、死亡形式论三方面阐述了当代文学的死亡述事和审美。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死亡价值观,以及对当代文...
名家读外国诗 内容简介 阅读经典,就是和人类*优秀的灵魂打交道,就是把一个人的生活和伟大的传统联系在一起。但是由于语言的隔阂,时代背景的暗昧,以及表现手法的特殊...
男科病调养与护理 内容简介 饮食心理运动调护丛书》之一,主要从临床护理和家庭护理的角度,以问答的形式阐述男科疾病的饮食、心理、运动调养和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体现系...
韶梦交将魇-红楼探梦-第二卷 本书特色 “红”不红,韶华败尽终入凄凉“梦”非梦,残本难续始知哀伤探“红楼”迷境,点“红楼”谶语。本书可作为读者初品《红楼梦》的引...
便秘 本书特色 《便秘》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为保证本套丛书的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普及性,组委会邀请数位医学界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亲自审定,并出任审定...
众所皆知,江南舒家的大公子,不思红颜爱儿郎。可是,爱人要成亲,新郎却不是他?舒流衣决定赴宴,凭吊那逝去的爱情!却酒後失言
隶书二-书法字帖类编 内容简介 简介《书法字帖类编.隶书2》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隶书二-书法字帖类编 节选 《书法字帖类编.隶书2》内容简介:隶书是中国书法艺...
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 本书特色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 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 内容简介 作者...
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第二版) 本书特色 龙建国编著的《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第2版)》共七章节,从唐宋音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唐宋词的发展历程和...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研究 本书特色 前言**章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发展历程(1500~1660)**节 政治及文化背景第二节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发展历程第二...
黄侃文学史讲义 本书特色 《文学史讲义》原名为《文心雕龙札记》,此书乃是清末民初三大文学流派纷争中涌现出来的一部名 *,是黄侃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辞章学和中国文学...
论语 内容简介 这部书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结孔子言论而成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的...
大家小书-词学十讲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词学十讲 ...
优生圆满胎教法 内容简介 每一对年轻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漂亮,智力超群,能承父母寄予的厚望,而这一切都必须从优生起步。现今,优生已成为每一对新婚育龄夫妇的共识与...
论陶渊明的中和 内容简介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在陶渊明研究领域涉猎多了,我就生出一些感慨:国内外研究陶渊明的论文、著作很多,但是自成...
衣食住行与脂肪肝酒精肝防治 内容简介 本书按《衣食住行保健丛书》统一格式体例,分三篇即基础篇、未病预防篇、已病养治篇,全面向广大群众介绍癌症的基础常识,中西医诊...
阅读俄罗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学人写的将中国文学和俄国文学打通的读书随笔。意在探索俄罗斯文学的人文精神。见解独到,行文自然幽默,恬淡中充溢着激情,带着一份情感...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史略》: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
自由交流--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自由交流--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前言 前言80年代中期我们数次相遇,很快便发现我们有共同点,因此,当卡特琳·卡伦提议安排这次谈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