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技术

珠算技术

作者:孙明德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0-05-01

评分:5分

ISBN:9787040234046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珠算技术 内容简介

《珠算技术(会计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珠算技术(会计专业)》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等级考核标准编写而成,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有:珠算基础知识,珠算加减法,珠算乘法,珠算除法,简易心算,并附有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珠算技术(会计专业)》基础性、实践性较强,语言简洁流畅,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珠算技术(会计专业)》与《珠算技术练习册》同时配套出版发行。
《珠算技术(会计专业)》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珠算技术 本书特色

《珠算技术(会计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材料配套教学用书。

珠算技术珠算技术前言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和珠算技术教学基本要求,为了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以供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珠算技术教学基本要求,着力培养学生掌握适应各种经济业务特点的计算方法与技能;使学生具备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数字书写技能、珠算技能、珠算与心算结合技能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职业技能,提高整体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教材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征:
(1)基础性。即以实际应用为基础,注重阐述本学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重点阐述数字书写、珠算、珠算与心算结合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2)实践性。一是密切联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密切联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传统计算方法与现代计算方法相结合;二是尽可能多地采取示范性教学方法,注重技能训练;三是尽力突出广泛的实用性特点,较好地适应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3)直观性。图文并茂、形象具体,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易懂,更适合学生自学。
(4)可读性。尽可能地使教材结构合理、篇幅适中、文字简明、语言流畅、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书中打“*”部分为选学内容。
本教材可以满足当前广大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对《珠算技术》教材的迫切需要。
本教材教学及技能训练参考课时为48学时,各章参考学时分配如下表。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进行调整。

珠算技术 目录

**章珠算基础知识
**节珠算的起源与发展
一、珠算的历史演进过程
二、珠算的现状
三、珠算的未来
第二节算盘结构及种类
一、算盘的结构
二、算盘的种类
三、记数与看数
第三节珠算拨珠法
一、坐姿
二、清盘
三、握笔
四、拨珠指法
第四节数字的书写
一、阿拉伯数字书写
二、中文数字书写
思考题
第二章珠算加减法
**节基本加减法
一、传统口诀加减法
二、凑数、补数加减法
第二节简捷加减法
一、借减法
二、补数法(或凑整法)
三、分节法
四、穿梭法
五、汇总法
第三节珠、心算结合加减法
一、数字组合法
二、一目多行运算法
第四节传票和账表运算法
一、传票运算法
二、账表运算法
思考题
第三章珠算乘法
**节珠算乘法定位
一、数的位数
二、公式定位法
三、固定个位档定位法
第二节乘法的基本方法
一、大九九口诀
二、破头后乘法
三、空盘前乘法
第三节简捷乘法
一、补数乘法
二、省乘法
第四节珠、心算结合乘法
一、一口清运算法
二、双九九乘法
思考题
第四章珠算除法
**节珠算除法定位
一、公式定位法
二、固定个位档定位法
第二节除法的基本方法
一、商除法
二、归除法
第三节简捷除法
一、补数除法
二、省除法
第四节珠、心算结合除法
一、一次减积除法
二、空盘除法
思考题
第五章简易心算
**节心算加法
一、一位数加法
二、多位数加法
第二节心算减法
一、逐位法
二、凑整法
三、归总法
第三节心算乘法
一、逐位法
二、凑整法
三、跟踪法
四、折半法
第四节心算除法
一、凑成法
二、以乘代除法
三、折半法
四、扩倍法
第五节珠算式心算简介
一、珠算式心算加减法
二、珠算式心算乘法
三、珠算式心算除法
思考题
附录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
一、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
二、等级鉴定标准简要说明
三、珠算普通级单项考核题(样题)
四、珠算普通级综合考核题(样题)
五、能手级加减考核题(样题)
六、账表算样题(可作鉴定及比赛用)
七、传票算样题
主要参考书目

珠算技术 节选

**章珠算基础知识
**节珠算的起源与发展
一、珠算的历史演进过程
珠算是以算珠为载体,以算盘为工具,以其独有的计算原理和基本的数学原理为基础计算数值的一种计算技术。珠算及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的发明创造,它是在与多种算具、算法的竞争中不断完善的一种先进计算技术和计算工具。
珠算技术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珠算在中国具体创始于何时至今尚无确切的考据,但从考古发现与现存史料分析可以看出它产生和发展的大体轮廓——源于商周,始于秦汉,臻于唐宋,盛于元明,且*迟在明朝开始逐步替代了其他计算方式、技术和计算工具,在计算领域中独领风骚并一直发展至今。
据专家考证,在我国陕西省岐山县发现的西周时期的90颗带色陶丸,是*早的计算工具之一,可证明珠算历史久远。
*早记载珠算的古籍书是东汉徐岳精心撰写,北周甄鸾注解的《术数记遗》。《术数记遗》原文提到:“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甄鸾对此作了注解:“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在这部书中的珠算工具,已经初具现代珠算盘的雏形,它让算珠游于三方之中,恰和现代算盘的算珠游于上边、中梁、下边附近相似。这种游珠算盘虽未把盘珠合成一体但从文中可以判断它在使用或闲置时,其算珠始终是按上一下四的规律逐位排在算盘上的,既与现代算盘的设计方式具有一致性,又和西周陶丸将别色之青珠、黄珠用于计算的方式相一致。
从东汉初年到甄鸾的北周时代,约有五百年,其间出现了两仪算、三才算、九宫算和记遗珠算等多种计算工具,但都没有代替筹算。古代筹算的乘除法都排列为三行式演算,手续相当烦琐。唐代中叶后出现了算法改革。唐代宗时期(公元763-779年)的《夏侯阳算经》,提出了多种算法:重因、身外加、身外减、损乘,其特点是能在一行内进行演算,可以把筹算的三重张位化为一重张位,是筹算算法转变为珠算算法的重要一步。唐代中叶后出现的算法改革,为固定成盘的算盘创造了条件,使游珠算盘得以固定成型。北宋时期已存在现代的串珠算盘,可以从以下史料中得到佐证:
(1)巨鹿算珠。1921年7月河北省巨鹿县故城发掘,获得一批文物,其中有一颗算珠,木质,扁圆形,直径2.11厘米,有孔,与现代七珠大算盘基本相同,现由北京博物馆收藏。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