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学论稿》由上海外国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海富通基金”资助出版。
研究中国古典诗学已经不能从“零”开始了,这部专著就是在承继前辈学人成果的基础上,对长期以来存在于古典诗学研究中的一个又一个错误与悖论进行了辨析和梳理。如对古典诗歌、古典诗学的真实形态、正宗传统和古代诗论家的两副人格面具以及当代诗论家由于秉持西方文化为上的立场而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不自觉异化和扭曲等方面都做出了深度的剖析。本专著*想表达的观点是:中国诗学的*高境界,或曰正宗境界是庄、儒互补——以老庄思想为本,儒家思想为补充。中国的古典诗学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绝非是主流、正宗的影响。不正视这一点,就不能真正进入到中国诗歌的艺术中来。
另外,本专著出于把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和西方的某些诗学传统推进、融合到中国当代诗学审美中来的考虑,提出了一个以“情”为本的概念范畴——情象。
《中国古典诗学论稿》内容简介:研究中国古典诗学已经不能从“零”开始了,这部专著就是在承继前辈学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一长期以来存在于古典诗学研究中的一个又一个错误与悖论进行了辨析和梳理。如对古典诗歌、古典诗学的真实形态、正宗传统和古代诗论家的两副人格面具以及当代诗论家由于秉持西方文化为上的立场丽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不自觉异化和扭曲等方面都做出了深度的剖析。本专著*想表达的观点是:中圈诗学的*高境界,或日正宗境界是庄、儒互补——以老庄思想为本,以儒家思想为补充。中国的古典诗学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绝非是主流、正宗的影响。不正视这一点,就不能真正进入到中国诗歌的艺术中来。另外,本专著出于把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和西方的某些诗学传统推进、融合到中国当代诗学审美中来的考虑,提出了一个以“情”为本的概念范畴——情象。
唐代诗歌欣赏的是一种珠圆玉润之美,所以杜甫那些以“时事”为题材的诗歌不能为世人所接受。宋代诗歌的审美观念有所改变,钱锺书在《诗分唐宋》一文中称宋代的诗歌是“以筋骨思理见盛”的②,故而这时诗坛上兴起了一股学习杜诗的风气。然而,学习杜诗并不表明宋代的诗人摒弃了唐以来所形成的抒写性情的传统。宋代的著名诗人黄庭坚曾赞誉杜甫说:“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但在具体讨论诗歌创作时,他却反对诗歌指斥时弊,参与时政,日:“诗者,人之性情也。非强谏争于廷,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坐之为也。”③黄庭坚认为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发“性情”,而非实际运用。可见,他欣赏的是杜甫深沉的笔力及丰富的学识,而非介入“时事”的态度。就是从《沧浪诗话》一书中,我们也能看出严羽对“性情”的标举。同黄庭坚一样,他也认为:“诗者,吟咏性情也。”所以,才打出了“别才”、“别趣”和“妙悟”的旗号。也正是从“别才”、“别趣”与“妙悟”出发,严羽把盛唐诗人作诗的妙处概括为:“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奇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无疑,他认为盛唐诗歌最值得称道之处,就是以超脱、飘逸的手法,塑造出一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境界。后记这部书稿的最初构思、写作是缘于十年前。1999年,我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时,就曾试图把这个题目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而且还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至今还恍惚记得自己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的样子
姜玉琴,女,民盟,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学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工作。已在《中国现代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史哲》、《南方文坛》、《江西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齐鲁学刊》、《上海大学学报》以及《文艺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专著(含合著)四部。另创作、发表诗歌、散文、随笔等多篇。
总需求的变动趋势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内容简介 19世纪末到抗战前的半个世纪,是中国由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时期。作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充分占有...
南宋心学学派的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详检南宋心学学派的成员,即陆九渊及其门人“甬上四先生”和“槐堂弟子”的作品,对它们进行逐一的研究,从而梳理出该派的哲学...
现代设计史 内容简介 设计是人类观念更新的结果,是创造性活动,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观察世界的方法,是生存方式,甚至是生产力……设计更是一门学问,有着极为宽泛的含...
民以食为天,苏童的一部《米》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
新世纪规范字典 本书特色 新词新语多以熟语(谚语、惯用语、成语、歇后语)和名言警句为书证有外来词分析有方便快捷的检索方法字形、字间、字体更加规范化新世纪规范字典...
余英时先生于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奖。此奖项被称为人文学科的“诺贝尔奖”。余先生是前后三届五位获奖者中唯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1976年至2009年文学与民间文化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阿城的《棋王》同“烂柯山”的故事有何关联?张炜的《我的老椿树》竟可远溯至...
幾米:男。台北市人。天蝎座。吃素。已婚。有一个女儿。文化大学美术系毕业。曾在广告公司工作十二年,现在在家工作,为报纸、杂
文学文本解读学 本书特色 西方文论有追求哲学普遍性的传统,这使其在阐释上高度抽象,甚至出现了超验的演绎,从而牺牲了文学文本的独特性。这种传统发展到当代,还有了自...
《至高利益》是一部揭示政绩工程内幕的当代政治小说。周梅森是从政治体制的反思入手,再度推出最新力作《至高利益》,展示了当代
工笔花鸟画技法 目录 序言**章 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和风格流派一 唐二 五代三 来四 元五 明六 清第二章 工笔花鸟画的工具和使用一 纸和绢二 毛笔三 墨四 颜料...
再尝一粒酸葡萄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分“情感”和“成长”两大系列。情感的萌动,成长的喜忧,溢满了我们的生活:芸芸众生,万千世相,都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留下了印痕。小...
《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 本书特色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美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它由有着丰富美学意涵的二十四个品目亦即二十四首短诗组成。《〈二十四诗品〉诗歌美...
行走于理性的钢丝上:理性动物的不确定生活 内容简介 人类能够相信所有的事情,但是也能堕入深深的怀疑和迷惑。问题部分在于我们的许多信仰缺乏理性的基础。更深也是更麻...
《你别困在欲望上》内容简介:奴役着我们的并不是生活、财富和权力,而是对于生活、财富和权力的迷恋。欲望一旦失去节制,它就成了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本书特色 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伟大的书法家,是散文作家,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这就是苏东坡,...
最有趣的十万个为什么.地球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的火山会喷冰?冰屋为什么冻不死人?地球的大小会改变吗?天上为什么会下“银币雨”?雾为什么也会杀人?陨石落下来会砸死...
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概论、大象无形 得意忘言、赋家之心 苞括宇宙、平易流畅 随物宛转、师心匠意 独抒性灵等。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 ...
散文艺术创作论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凝结了作者20多年在散文创作、散文教学和散文理论研究方面的所悟与所得。采用了淡化理论逻辑、凹凸显接受逻辑的体例,根据读者的接受...
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学 目录 **章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节NICU的建立第二节NICU的设计与设备第三节NICU人员的组成与培训第四节NICU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