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用佛的智慧透悟人生真谛,解答当下困惑,指引人生出路;用佛的视角揭示生命真相,坦然面对生死,积极把握今生。
佛学,是祛除我们心中焦虑疑惧的力量,禅,是安定我们身心的一剂清凉散。本书中佛学大师们从佛教的视角,用现代人的观点,对人生作出新的解释,帮助您随时汲取禅师们灵活幽默的智慧,把我们的妄想烦恼止于无形,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
妙皇法师:台湾佛光山法师,佛学大师星云的女弟子,现在是武汉大学佛教系的博士,师从佛学专家麻天祥教授,对佛理有较深的研究和悟性。本丛书的另外几位编撰者都是妙皇法师的师妹师弟。
我们的经典自由之书:庄子/我们的经典 本书特色 本书为传统经典《庄子(内篇)》核心文献的现代和解本,内容结构包含原文、语译、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选经典底本、再现古...
佛本是道-(1) 内容简介 《佛本是道》中国新版神话的崛起!2006-2007年无可比拟的仙侠巨著,为仙侠类玄幻小说开启出一扇全新的门户,将中国古代神话历史与现...
十字架上的爱-心灵大师被封禁的真爱智慧 本书特色 1998年被罗马天主教廷列为禁书!作品惊动东西方,翻译成30多种文字,成功改变千万人命运,你用力爱。渴望被爱,...
顾炎武全集(全二十二册) 本书特色 顾炎武留下了大量著述,后世托名之作也很多。《顾炎武全集》是经专家考订后确定的顾炎武存世全部著作总集,收录了各类著作34种,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9年10月至1860年3月所写的著作。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度过了1848-1...
《药师经》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显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有三个译本:一是隋代达摩笈多译的
王阳明全集 本书特色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
《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美德篇(汉文、阿拉伯文) 本书特色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主编的《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美德篇)》主要摘自《古兰经》和圣训里面关于...
新中国佛教大事记 本书特色 今年是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来,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都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经历了发展、曲折、挫折、恢复的不平凡历程。今天...
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 本书特色 本书以“年表”的方式进行撰述,重点在于揭示讲学运动的组织形式及展开形式,着重考察了讲学活动的思想背景及其思想...
旷世大儒--黄宗曦 本书特色 作为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有清一代学术的开山祖师之一,黄宗羲的思想及其在经济、政治、学术、文艺等领域的卓越成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 本书特色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 内容简介 本书...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白话文翻译注释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蒋维乔在光华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全书用文言体撰写而成,自1932年初版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为...
科学哲学的新进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文章是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全国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了当前国内科学哲学研究的*新水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佛教传统的价值重估与重建--太虚与印顺判教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佛教传统的价值重估与重建--太虚与印顺判教思想研究》著者邓莉雅在前人研究的基...
论语义疏 本书特色 皇侃(488—545),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国子助教,著有《论语义疏》、《礼记讲疏》、《礼记义疏》、《孝经义疏》等,仅《论语义疏》存世...
儒家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本书特色 张锡勤编著的《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流变,深入探讨了儒学在中国近代衰落的过程和原因,本书资...
佛教与儒教 本书特色 在佛教各宗派之中*直截了当地强调掌握“本来面目”和“本分田地”的是禅宗,而为禅宗的思想基础做出*大贡献的是“本来性一乘教”的华严学。本书从...
器物图像与汉代信仰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汉代的器物,如熏炉、钱树、树灯、阳遂、铜镜、玉璧、武器、铜鼎等及其图像的讨论,带领读者从图像的背后了解汉代人们的信仰的根...
本书综合运用现象学和释义学方法,描述了恶的原始象征系列以及成因,探讨了神话的动态联系及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作者将哲学家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