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被视为“拯救人类的*后一次机会”,但这项事关“人类未来”的会议却演变成了一场吵架大会。针对碳排放问题,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与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展开了更为激烈的争斗,且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
本书主要从“碳关税”和“碳减排”两个方面入手,挖掘出了隐藏在两者背后巨大的阴谋。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借力环保问题企图扼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让发展中国家为温室气体排放和此次金融危机买单,继续牵制和盘剥发展中国家,以维持两极世界的格局。
全书深入地触及了隐藏在碳关税、碳排放等国际经济协定背后的阴谋,对欧美积极构筑的“低碳”壁垒给予了深扒,并对碳经济地图、碳贸易、低碳未来图景等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动向进行了详尽地解析。
当低碳日渐走进人们视野的时候,你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生活趋势,还是又一个政治手段,经济陷阱?
低碳,是环保,还是绿色新政?
低碳,是人类可以期待的新的生存方式,还是欧美打压中国的利器?
被称为“拯救人类*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何因“碳”而沦为一场吵架大会?
本土大众财经**品牌黑天鹅继《干掉一切对手》、《陈志武说中国经济》之后,再出力作,为你深入挖掘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巨星“碳”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全景展示“低碳”潮流下的国际大局。
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是罪魁祸首,这个黑锅背了很久,背的值吗?
一向对环保、气候大会不甚感冒的美国,为何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高调起来,且朝一个环保斗士迈进?
欧盟为何如此热衷于“低碳减排”,从中欧盟能捞到什么油水?
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何对欧美抛出的“碳关税”、“减排”标准甚为敏感和谨慎?
低碳,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碳,真是人类未来的魔障?
《低碳阴谋》主要从“碳关税”和“碳减排”两个方面入手,挖掘出了隐藏在两者背后巨大的阴谋。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借力环保问题企图扼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让发展中国家为温室气体排放和此次金融危机买单,继续牵制和盘剥发展中国家,以维持两极世界的格局。《低碳阴谋》深入地触及了隐藏在碳关税、碳排放等国际经济协定背后的阴谋,对欧美积极构筑的“低碳”壁垒给予了深扒,并对碳经济地图、碳贸易、低碳未来图景等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动向进行了详尽地解析。*近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被视为“拯救人类的*后一次机会”,但这项事关“人类未来”的会议却演变成了一场吵架大会。针对碳排放问题,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与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展开了更为激烈的争斗,且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低碳阴谋》读者对象:从事财经、经济管理、国际关系工作或对财经、管理、国际关系感兴趣的人;崇尚低碳生活的人。
面对哥本哈根会议上欧美与中国之间围绕“低碳减排”的争执,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甚至满含意味地说,“我们进行的讨论时而有戏剧性,时而非常热烈。”
闹剧结束了,哥本哈根跟巴厘岛一样,没有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倒是低碳,或将成为未来五年的“金矿”。
——《媒体评2009年中国九大财经事件: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美国要征收“碳关税”,具体一点就是说,麦当娜最新全球巡回演唱会带来了163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征收碳关税的话(假设30美元一吨),其演唱会要缴纳的碳关税就是49050美元(1635吨×30美元)。而周迅为了抵消她在去年飞行149483公里产生的碳排放,约19.5吨,得花6000元买238棵树来弥补这个碳排放。一个中国家庭两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是5.6吨,以前放了就放了,吸了就吸了,以后可要收费了。
——著名财经学者 郎咸平
对发达国家来说,低碳经济是它的新增长点,例如每一栋楼的取暖系统换一遍,就等于换一套基础设施,这本身就创造需求和创造就业,所以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财政刺激计划、日本的财政刺激计划,百分之五六十都是跟低碳有关系的。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趋势,但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发达经济体正在用低碳问题制造各种障碍。
——著名经济学家 樊纲
《低碳阴谋》作者采访:
1. 低碳,已经是个热门词汇了,到处都在用,包括商场都在搞一些“低碳”活动了。那么,这种低碳风头正劲的时候,怎么会想到反其道行之,做一本《低碳阴谋》呢?
答:对低碳的认识我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刚开始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爱护自己的家园。这本书策划之初,也并没有想去反其道,而是想好好说说低碳经济。但2009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清洁能源及安全法案》,提出美国将择机对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这不由让人怀疑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低碳”的险恶用心。
一方面,如果欧美开征“碳关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因为中国、印度等国家出口欧美的都是“高碳”产品,而欧美出口的大部分是“低碳”产品。有了“低碳”这个武器,欧美就可以随意抡起贸易大棒,让发展中国家束手就范。
另一方面,这也引来一个疑问,二氧化碳真是宣传的那样将成为导致地球毁灭的罪魁祸首?我们都知道,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是很低的,相当于0.038%,如果说温室气体效应,水蒸气作用更大,它在地球上的含量更高,论含量,氮更高,那为什么欧美会选择二氧化碳作为替死鬼呢?这显然就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了。如果循着欧美关于“低碳”的思路,我们会发现一个巨大的“阴谋”。
这样,我和这本书的策划人经历过反复的沟通,考虑到这是一个市场不多见的角度和题材,最后决定给风头正劲的“低碳”概念降降温,让大家从另外一个侧面认识这个事情。
2. 没有担心过这个题目受人误解吗?毕竟,普遍的认同是,低碳对于中国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机遇,而你却让他和阴谋挂上了钩。
答:开始时还是有过担心的。但本书的策划人坚决认为既然背后的水很深,不妨就用这个杆子来探一探。因为内容本身并不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的,让大众多知道些真相,总比常年蒙在鼓里强。
对我来说,其实也不是说要通过这本书来反对、抵制低碳,低碳对中国来说是实现经济转型一个很好的机会。目前中国经济对煤炭的依赖非常大,到处都是大烟囱,如果低碳技术能很好地实施,中国也将大幅度减少对煤炭、石油的依赖,使我们有一个更清洁的家园,经济的发展将更具可持续性。
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在高歌赞美低碳的同时,也最好能看到另一面。首先,在欧美的操作下,“低碳”却变了味,成为一个巨大的阴谋,试图用此来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比如“碳关税”就是欧美的一道如意算盘。中国对煤炭的依赖是很高的,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煤炭一直在70%左右,水电、核电、风电等所谓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一直在7%-9%之间。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是以能源为先导的,中国如果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国的经济根本不可能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如果严格按照欧美大幅减排的计划,到2030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减50%,中国又没有可替代的能源,那是不是要把工厂都关掉一半呢?那中国人还发展不发展?
欧美实施低碳是轻而易举的,欧美人在这个时候提低碳,其险恶用心便体现出来了。环保是假,借“低碳”卡中国等发展中国的脖子是真。
3.气候变暖业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您在书中对这一“共识”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向权威挑战,您是否有过担忧和顾虑?
答:其实气候变暖并不是被科学严格证明的理论,在科学界除了气候变暖派外,还有一个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无关的一派。为什么我们平常听到的基本上都是气候变暖的理论呢,这也正说明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气候变暖派牢牢掌握了话语权,任何质疑气候变暖的理论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
去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就已经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欧洲经历了数十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欧洲之星列车因为天气的原因都停开了,北京在2010年的前几天最低气温达-16℃,逼近40年来北京历史同期的低温极值,这些事实都有意无意地被气候变暖派忽视了。
如果说2009年的冬天是一个特例,那么我在书中还有很多故事,都能说明二氧化碳在气候问题上背了黑锅。
这并不是向权威挑战,我只是把一些常识说出来,希望这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气候变暖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政治操作。
3. 你被誉为年轻且清醒的平民经济学家,那你觉得经济学家,尤其是在中国,该说什么话?
答:平民经济学家是过奖了,我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经济学的超级粉丝。本人原来的专业并不是经济学,只是出于对经济学的热爱而进入这一行,希望把自己对经济学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和读者的互动中不断提高自己。
而我研究的领域可能和普通的年轻人不一样,我更关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关注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如果经济学家要分平民与贵族的话,我宁愿自己是一个平民的经济学家。经济从本义是“经世济民”,他就应该是站在国家民族与普通大众的立场,替老百姓说话。
我感觉平民经济学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经济学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来阐述,让大家都能看得懂,而不能自己一个人躲在象牙塔里,故作高深。比如碳金融,很多人都提到中国如何抢夺碳金融的定价权,但我认为普通的老百姓还是不容易明白,在书中我就从风电的cdm着手,层层递进,从碳金融中解读欧盟“一流江湖”的雄心。当然,更不能哗众取宠、随风附和。
4.气候外交,业已成型,且逐渐成为新的外交模式。这中间的“气候”即是指“低碳”。您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有预料到“低碳”会成为一个政治外交的代名词吗?就像当年的“乒乓外交”一样?
答:这个问题很好,经济和政治是不可能分开的。从目前的国际政治格局来看,像古代那种靠打仗明抢的事儿肯定是行不通了。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已经不大可能大规模发生。但经济是政治基础,也是政治的延伸,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转移到经济领域,一个国家如何通过自己的经济手段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气候问题已经由一个学术性的问题而变身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在各国领导人的会晤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就气候问题达成共识。这其实就是相互探底,在国际上寻找自己的盟友。对欧美而言,他们的意图就是通过“低碳”实现垄断世界的目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发展权,共同抵制欧美强盗式的掠夺。
通过媒体不断的宣传,反“低碳”,反对碳减排,就成为反人类了,欧美已经牢牢地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对于发展中国而言,反“低碳”的任务是异常艰巨和紧迫的,这也将成为最近几年政治外交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的疆局,实现了中国和美国的和解。对于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气候外交和“乒乓外交”有类似的作用,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四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也称“基础四国”)从来没有像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那样团结对外,共同维护自己的利益,共同和利益有助于化解之前一些矛盾,从而形成反击欧美“低碳铁桶阵” 的最强阵营。
勾红洋,四川盐亭县人,现为广东某著名金融机构首席市场分析师、经济师。长期研究宏观经济,为国内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中国GDP核算体系进行过系统修正的第一人,使之能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的运行情况。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发表过大量的研究分析文章,对中国及全球经济有全面的认识。
《Filecoin原理与实现》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Filecoin的原理与实现,深入分析了Filecoin的底层运行机制,不仅介绍了Filecoin的
《牛津通识读本: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中文版)》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本书出色考察了美国那场经济危机以及历史上一次巨大的政策
一带一路关键词 本书特色 《“一带一路”关键词》分七篇,通过105个关键词,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一带一路”的具体内容、战略目标、历史演变、挑战与风险、海外声音与...
遗大投艰集-纪念梁方仲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梁方仲教授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山大...
《创业密码(2)》内容简介:本书是《创业密码》的延伸和完善。本书对创业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包括如何把握趋势,
《白话港股投资:手把手教你投资港股》内容简介:随着近来京东、网易等公司在香港的上市,港股已逐步汇集了腾讯、阿里、美团及小米
《集成电路静态时序分析与建模》内容简介: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集成电路已成为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无论是军用还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是我国2005年修改《公司法》确立的一项新制度,既涉及实体法(如公司法、证券法),又涉及程序法。我国的司法实践充...
本书广泛涉猎了几乎所有领域内的投资骗局(或陷阱)和市场泡沫,并通过古今和中外的比较,以帮助读者洞悉“疯子、骗子和傻子”的
《谷歌的故事》内容简介:从稚嫩的初创公司到互联网企业巨头,谷歌始终保持着创新、潜力很大和生机勃勃的企业形象。本书完整讲述了
《战略是简单的》内容简介:★苹果手机价格高于同类产品,顾客为何会通宵排队抢购? ★米其林这家生产轮胎的公司,为何会因餐厅而声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中国西部地区众多国家扶贫...
董德志,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学博士研究生在读,2002年进人中国银行:2003~201O年就职于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上海交易中心,从事人民币资金,...
《《淮南子》故事(增订本)》内容简介:陈广忠编著的《淮南子故事(增订本)》的内容,摘取《淮南子》中具有故事性的内容,并参考古
《机床典型机械装置维修一本通》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机床典型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和调整方法等的阐述,使读者了解其在使
《手绘私时光》内容简介:喜欢画色铅笔,但是线稿画不好?仔细描了线稿,色铅笔上色却有问题?勾线和上色往往是大家在画画时遇到的
《现代战舰大百科(图鉴版)》内容简介:《现代兵器百科图鉴系列:现代战舰大百科(图鉴版)》精心选取了自冷战以来世界各国建造的
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案例集 本书特色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首次对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及征税基本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与所...
经济学-了解经济兴衰背后的力量 本书特色 经济衰退、失业率、消费者信心、股市波动、医疗、财政政策——有关经济的新闻从未间断过。更糟糕的是,有如此之多互相冲突的或...
《炒掉你的股票分析师(原书第2版)》内容简介:华章经典-一本写给分析师的投资研究指导手册 一位合格分析师所必备的投资知识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