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的伊洛盆地有伊水、瀍、涧支流水系,有青要、平逢之山。不论是在旧石器时代还是在新石器时代,这里都有当时*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和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富厚是她的特点。黄河与洛水交汇其间,这就是*早被称为“中国”的地方。
君临天下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君临天下的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以河洛为中心,王朝兴替,都城变迁,逐渐形成了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文化,称为“河洛文化”。
《洛阳考古集成补编(2)》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
《洛阳考古集成补编(2)》内容简介: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名书目:文献出版社,1979年成立。1996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改为现名。本社是文化部主管、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中央级出版社。2009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首次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定为一级出。版社,并授予“全国百佳出版单位”称号。建社三十年来,依托国家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并与各图书馆密切合作,形成了两大专业出版特色,一是编辑出版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著译作,出版各种书目索引等中文工具书。二是整理影印中文古籍等各种稀见历史文献;此外还编辑出版各种文史著作和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设有社长总编办公室、财务部、营销策划部、古籍影印编辑室、图书馆学情报学编辑室、。综合编辑室、文史编辑室、中华再造善本编辑室、发行部、储运部等部门。
插图:先儒所论出自文献,可与《周礼·九嫔》符合。今就偃师商城而论,其八号宫殿与“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如何关联,不得而知,但应是王后与嫔妃的住所,当可确认。以上所论八号宫殿的性质,是从其整体或主要部分而言。然而,实际上八号宫殿的8个房间,未必全是寝室。这主要是从8号室与l-7号室的遗迹现象有所不同作出的推测。8号室的墙槽比其他室的墙槽宽了将近一倍,木骨密集,门道也更宽,显然追求的是更加坚固牢靠。也许,8号室有着特殊用途,譬如,是储藏珍贵物品的库房?古文献有商纣藏玉亿计的记载,前引商代金文也有商王在王寝赏赐臣下的记录,赏品或许就出自王室私库。就是说,不排除8号室为商王室私家宝库的可能性。三、建筑复原讨论笔者在为偃师商城八号宫殿做三维复原图时,主要考虑解决以下问题。宫殿台基八号宫殿是建筑在一个夯土台基上面,台基原本是高出当时地表的,在地表以下有基槽。由于遭受严重破坏,台基原先的表面已经不复存在,不少地方暴露的已是基槽部分,保存在原地表以上的最高部分不过20厘米。考虑到墙基槽距离台基边缘一般超过半米以上,现存墙骨木柱的柱洞存深最深约为40厘米,根据偃师商城城墙收分、其他宫殿台阶复原高度、墙骨木柱埋深应有深度等等,笔者设定台基高度为50厘米。上窄下宽如覆斗状,四坡收分为20%。台阶由于后世破坏十分严重,台基前面的原貌已不复存在,当时有否台阶不可确知。根据偃师商城其他宫殿基址的考古材料推定,八号宫殿也应该有台阶,以供人进出寝殿。现复原台阶宽150厘米,分为三阶。墙壁八号宫殿的墙分为檐墙、山墙、隔墙三种。这些墙壁都是木骨泥墙,应可定论。墙的厚度与墙槽宽度之间的关系,现在不能确认,虽然墙槽主要是为了埋入木骨,没有必要与地坪以上墙等宽,但是二者之间不会有很大差异。根据遗址相关材料,笔者推测当时是草拌泥垛垒,或者是用土夯筑。墙体可能会有一定收分。墙面应该经过处理(烘烤、抹光、刷涂料等)∞,墙厚宜分别定为60(1-7号室)、100厘米(8号室)。门发掘简报所谓“门道”是指现存墙槽缺口,这个缺口与门有关系,但是不一定就是门的宽度。墙槽缺口两侧的木柱应该是门宽的最大限度,但是由于后期破坏以及原先木柱的埋深不等,门道两侧的柱洞现状未必一定是当初门的外限,综合现有门道宽度、门道两侧墙槽中木柱间距等,估计当时房门宽度一般不会超过100厘米,联系到已知商代人身高范围,笔者设定1.7号室门宽(含门框,下同)100厘米,8号室门宽120、高200厘米。殷墟卜辞记载晚商宫室有门、有户,学者理解是双扇与单扇门的区别,这里我们复原为单扇门。窗实际上根据现有遗迹是很难确定当时有否窗子以及窗的位置和高度。殷墟甲骨文中有“向”字,表示房屋有窗。根据在河北藁城台西遗址的发现,商代房屋确有窗户。笔者曾注意分析门道两侧墙槽中木骨的间距,试图寻找有否置窗的迹象(置窗之处也许不用埋设木骨),结果发现有的地方确有较大间隙,足可安窗,但是不成规律。也许,无论安窗否,木骨是照常埋置,只是置窗位置的木柱高度限于窗下,这样便于墙壁的建造和保证墙壁坚固。笔者权且设定窗高100、宽100厘米,距地坪100厘米处置窗。根据前面分析,8号室可能是珍藏宝物的密室,不设窗。其余各室也只是设置前窗,不设后窗。
朱世伟,男,1968年10月出生,汉族,河南省孟津县人。1993年12月开始从事文物钻探考古工作,1995年毕业于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现任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先后在《洛阳大学学报》、《河南文物考古论文集》、《河洛文化考古论丛》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编纂了《洛阳文物钻探报告》的第一辑和第二辑。
记载明代重要史事的纪事本末体史书。清谷应泰(1620~1690)撰。应泰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
决战--从四五运动到粉碎《四人帮》 历史转折三部曲之二 内容简介 1976年是两种中国命运决战的一年。“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恶浪...
百兽率舞: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动物纹装饰综合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收集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装饰有动物纹的器物,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动物纹装饰进行...
惊艳台湾 本书特色 本书以作者在台湾亲身经历的人物和事件为主要线索,感情真挚,现场感强。本书对比了台湾和大陆在文化领域的种种异同,饱含着渴望两岸一家的期望和热忱...
《佛系: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内容简介:精选1600多年来,中国佛系文学精粹108篇。有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歌;有令人醍醐灌顶的偈子;有充
动荡的青春-红色大院的女儿们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两人口述的成长史。口述者带着重新审视历史、反思既往的目光,向读者展现了形形色色革命下的社会图景和青年人的激情与迷...
秦汉史:政治卷 本书特色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二部。本书于1947年由开明书店初版,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
西北哥老会与辛亥革命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和心态史等多种分支结合的方法综合性地研究西北哥老会与辛亥革命的动态关系。从追溯西北哥老会的形...
从历史的偏旁进入成都 本书特色 "**章传说隧道通向城市童年想象的部分人马不难猜想,甚至大胆点说,我们看见,这群人的外貌与我们并无多大不同。虽然史书中曾说他们“...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5:西汉·楚汉相争——新莽·由假皇帝到真皇帝 本书特色 1.专业的插画:网罗经验丰富的插画家,经过严谨的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
九州-(第五辑) 本书特色 《九州》(第五辑)收录了纪念“禹贡学会”创办80年座谈会的论稿,包括《地理学的三个王国》《史前期的环境、地理学与生态学》《姬周之勃兴...
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中古著述中的纬书内容,以及具体政治活动中所体现的纬学思想,探讨中古时代知识、信仰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纬书...
历史七读 内容简介 历史是需要总结的,也许这样的总结根本无用,离它的真相很远,可是人们仍然乐此不疲,竞相去做这项工作。杨淼编著的《历史七读》这本...
三国志 目录 卷一 魏书一武帝操卷二 魏书二文帝丕卷三 魏书三明帝睿卷四 魏书四三少帝齐王芳高贵乡公髦陈留王奂卷五 魏书五后妃武宣卞皇后文昭甄皇后文德郭皇后明悼...
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带路人 本书特色 19世纪的历史一直存在着两个大的发展趋势,那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在这两大趋势推动下,出现了三股世界性的历史潮流...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内容简介:贸易投资便利化能够促进贸易和投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本书回
地图上的美国史-第二版 本书特色 《地图上的美国史》(第二版)以八十多幅原创绘制地图加简短说明文字的形式,文图对应地讲述了美国自建国前后至今两百余年的历史。美洲...
德国的浩劫 本书特色 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编著的《德国的浩劫》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作者从两个世纪的德国历史文化背景着眼,对于导致法西斯专政的原因作出了自己...
燕京胜迹-西洋镜-第十三辑 本书特色 u 胡适作序推荐,慈禧太后御用女官德龄公主撰文的中国摄影代表作u 2009年,《燕京胜迹》在华辰影像拍卖中以10万元成交u...
西汉故事 本书特色 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这套书这所以长销四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