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现代史、插图目录。内容为:汉族的由来、古史的年代和系统、三皇五帝、三王时代、春秋战国、汉族以外的诸族等。
《白话本国史(简体横排插图本)》初版于1923年9月,是**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虽是一部学术性的专著但预设的读者对象却是青年学生,史识丰富,笔调流畅,数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发行量*大的一部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的史分期*有特色:周以前上古史,秦朝统一到唐朝全盛为中古史,从唐朝安史之乱至南宋为近古史,元朝至朝中叶为近世史,西力东渐以后为*近世史。《白话本国史》规模宏大、视野开阔。与现今各类通史专著总是先政治、经济,后文化、外交的叙述顺序不同,吕先生的叙事往往都是有横向态势的展开,由大到小,由远至近,将所叙述的事件置于一个宽阔的时空范围,高屋建瓴,四方周赡,以获“通方之见”。
《白话本国史(简体横排插图本)》是吕思勉的成名之作,也是中国**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通史。著名史学家顾颉刚高度评价本书说,“以丰富的史识和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新纪元”。
吕思勉(1884—1957),被中国史家公认为史籍读得最多的大师。他将二十四史通读数遍,至今传为史家美谈。以治学严谨而著称的海外史学家严耕望,将其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列,称为中国“现代史学四大史家”。
凑聚之道:古代的家族与社会群体(2012/1) 本书特色 《凑聚之道--古代的家族与社会群体》由阎爱民所著,本书讨论中国古代的会聚之道,内容涉及家庭结构、家庭人...
《读史的智慧》主要内容包括:谈古论今第一人——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漫谈读书,二十世纪中国的元史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的元史
中国青铜器时代考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时代进行了一系列的考证,实物考证与理论研究结合,提出了一些与前人研究不甚相同的论点,将考查重点放在青...
本书是顾颉刚先生三十年代在燕京大学开设“中国上古史”一课时的讲稿。作者旁征博引,对先秦、两汉典籍中的三皇五帝等古史传说作
手绘清朝-(全2卷) 本书特色 ★8开精装,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彩图文,采用铜版纸印刷,总重3.9公斤★书中收入大量的手绘图画,绘制精细,更辅以文字,让我们得...
民族史视角下的近代中国论稿 本书特色 《民族史视角下的近代中国论稿》:中国民族史研究丛书民族史视角下的近代中国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论文的撰著过程及我近年来学...
极简进步史 本书特色 《极简进步史:人类在失控中拨快末日时钟》是一部构思精巧、文句启发人心的通俗读物,同是也是一部对人类社会、文明、历史、科技、环境等多方面展开...
《威尼斯史:向海而生的城市共和国》内容简介:威尼斯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还曾经是一个国祚绵延千余年的独立共和国,在这个时期
《世界史的故事·从三国鼎立到诺曼征服(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世界史的故事·从三国鼎立到诺曼征服》包括“世界史的故事”系列
埃及艳后的死跟毒蛇无关,而是未能继续“克夫”;打败拿破仑的除了俄军和严冬,还有斑疹伤寒;维多利亚女王携带的血友病基因改变
历史分光镜 本书特色 1. 史学名家精粹之作:本书汇集许倬云先生多部著作中精华内容,既有对历史学功能的阐释,也有中西文明的比较研究,还包括个人治学历程与人生经验...
历史学家茶座-总第4辑[2006.2] 内容简介 后宫生活从来就是古代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尤其是朝廷中枢政治运作的内容,几乎每一项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在后宫生活的层...
毫州史话 本书特色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亳州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史记载可追溯到3800年前,被史学...
清史讲义-孟森著作集 内容简介 孟森(1869一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於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後,於1913年当选为民国临时政府...
中东国家史·(610-2000):阿拉伯半岛诸国史 本书特色 中东地区,是现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重要聚焦点。大国关系、地区安全、民族宗教矛...
海上的风笛声:凯尔特人的爱尔兰 公元400-1200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爱尔兰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历史上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当时政治、宗教、社会和自...
《散步·路上》内容简介:《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陈先达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
《魏书》是一部记录北魏一朝的断代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上世纪七十年代,唐长孺先生点校《魏书》,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进行对校
史记解读(精) 内容简介 《史记》*初称“太史公书”,后或称“太史公记”。“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东汉桓、灵之际始,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
时尚的定义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更迭而有所改变。为了解答时尚是什么,本书雄心勃勃地追溯了各个时代、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