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阅读大中国:*风流,醉唐诗
《*风流 醉唐诗》内容简介: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一种幸福。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现行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中国古人的生活非常有趣,不管什么事,都要有个等级,也就是所谓的规范。三纲五常,天地人伦,衣食住行,都要有秩序和等级。比如,古代墙瓦颜色就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下,灰墙灰瓦多为普通百姓的住宅,而红墙金瓦却是皇权的最高象征;甚至连宅门上的门钉多少,都是区分王侯将相等级的一个标志。最有意思的是,不但平常生活有各种规定,连本来应该秘而不宣的隐居都能分出不同的层次。“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是传统文人对隐居的定义,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理想。“看破红尘惊破胆,吃尽人情寒透心。”能够超脱红尘羁绊,忘怀得失,淡看花开花落,笑对云卷云舒,的确需要心灵的清修。而如何修炼正是对隐者的区分。有才能的人参透红尘,远离人群,在深山野林间躲避尘世的烦恼,但这只是小隐。更厉害的是中隐之人,他们不单纯依赖世外桃花源的宁静,而是选择在鱼龙混杂的市井之地修炼。世事繁华,唯我清静无为,这才是中隐的境界。但是,最厉害的要数大隐。大隐就要隐在热闹喧哗、卧虎藏龙的朝廷,一腔救国救民的情怀,却丝毫不为名利所动,权倾朝野同样泰然处之。这才是真的隐士,在古人看来,唯有胸怀天下又虚怀若谷的人,才是隐者中的顶尖人物。这似乎有点像禅宗的修行。小乘乃是跳脱在山野之外,不理俗事的一种自我完善;而大乘正是深居闹市,于红尘中修炼的扶危济困。当然,如果能够在大小之间,繁华与清净,富贵与贫贱中找到平衡的支点,既不用受政治的掣肘,也不用为生计而奔波,亦官亦隐,半出半入,才是真正中隐的乐趣。自居易就曾做诗表达这样的想法: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可。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白居易《中隐》摘选白居易说大隐在朝堂,小隐在山林。可是尘外寂寞又荒凉,朝廷又过分喧嚣,不如就在做官的当中隐居,差不多有个三品的闲职,不闲不忙、优雅从容。能够在富贵荣华和疲于奔命中找到一份稳定的惬意,在大小隐逸的夹缝间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与所在,才是中隐的至高境界。本来,隐居应该是很低调的一件事,应该如北宋林逋一样,梅妻鹤子,从此不再踏入仕途半步。但唐朝的隐居似乎与其他朝代不同。首先是隐居的目的不纯,唐代人隐居并不是为了像陶渊明那样从此摆脱功名利禄的烦恼。相反,隐居常常是通往仕途的捷径。唐代卢藏在终南山隐居,结果人们都口耳相传,说终南山住着一名很厉害的人。于是,名声越来越响,后来被皇帝知道了,就召进宫里做官去了。也由此流传下一个成语“终南捷径”。但实际上,假如真的想隐居的话,不管是朝廷许给什么样的官职,都会拒绝的。而朝廷一请便出山者,很明显并不是真正喜欢隐居的人。也因为这并不纯正的目的,唐代诗人隐居的另一特征就浮现出来了,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高调。莫砺锋曾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说“李白一生隐居过很多山,足迹遍布东南西北。陕西的终南山,河南的嵩山,山东的徂徕山,江西的庐山都曾是李白隐居的地方。隐居本来是件安安静静修炼身心的事情,为什么要天南地北地来回折腾呢?因为他的目的并不在于隐居,而是在于隐居背后带来的关注。”所以,李白在每个地方隐居的时间都很短,隐了一阵马上换到另一座山,大有“唯恐天下不知”的感觉。等到玄宗终于下诏请他入京为官的时候,他立刻放弃了隐居生活,兴高采烈地跑去当官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很昂扬的诗。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八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写作此诗的时候,李白已经四十二岁,但是以他的率真,丝毫没有“人到中年万事休”的伤感,反而因为即将入京而变得异常兴奋。烹鸡、酌酒,儿女欢笑,高歌痛饮,扬鞭策马,还怕自己到得不够早。然后想起了朱买臣不得志的时候,他的老婆因嫌弃他贫贱,弃他而去。结果后来汉武帝赏识朱买臣,封他做了会稽太守。言外之意,那些曾经轻视李白的人都和会稽愚妇一样,没想到吧,李白我今天也要辞别家乡入长安了。最后两句写得尤其酣畅淋漓,多少踌躇满志的人听后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似乎是李白一生最喜悦的时刻,舒豪、旷达,志得意满又溢于言表!他终于可以结束天南地北的隐居生活,而实现自己的抱负了。虽然后来的经历证明了此时的李白高兴得太早,玄宗召他人京并不是要委以重任。李白,在当年不过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点缀。但如果从自居易《中隐》的角度看,李白的出仕还是不错的结局;既落得清闲自在,又可以游刃于官与野之间,实在是隐居中成功的典型。不管结局怎样,李白的高调隐居和卢藏一样,都吸引了皇帝的注意,是一次成功的自我炒作行为。虽然历史上隐居的文人很多,自魏晋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前仆后继地走在归园田居的路上。参透了人间烦恼,看透了世间悲凉,能够了生死,出轮回,跳出红尘之外,的确是一桩幸事。但这其中,避战乱,躲暴政,又何尝不是另有苦衷。而李白、卢藏等人,生于太平盛世,在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都摩拳擦掌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他们却偏偏跑去隐居,这不正是自我炒作的行为吗?也许,他们的炒作并不高明,但却令人十分感动。不管是求官还是求财,他们的独辟蹊径和标新立异,不过是想成为唐朝耀眼的明星。他们甚至没有考虑过,假如皇帝永远注意不到他们,自己的隐居岂不是自毁前程!历史上,恐怕只有盛唐诗人,才能对生活抱着如此天真而又浪漫的幻想,并敢于拿青春和未来大胆地赌上一场!
李会诗,女,非典型80后,小硕,喜欢看纸页书,写行笔字儿。因仰慕魏晋风骨,且沾染了北方粗犷气息,故乐天知命,开朗达观。
《D坂杀人事件》内容简介:本书收录江户川乱步笔下唯一名探明智小五郎之系列短篇八篇。包括《D坂杀人事件》、《心理测验》、《黑手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内容简介:近年来,“艺考”持续升温,艺术院校成为许多考生的首选。相信大多数艺术生都希望自己在未来能成为
肚大能容 内容简介 序:肚大能容、又记、豆汁爆肚羊头肉、去来德兴馆、海派菜与海派文化、多谢石家、烟雨江南、钱宾四先生与苏州、灯火樊楼、饮茶及饮下午茶、馋人说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艺术世界 内容简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艺术世界”》是山东美术出版社继俄罗斯绘画艺术系列图书出版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本画册主...
大家小书-鲁迅批判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鲁迅批判 ...
诗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本书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从诗的起源、性质、特征诸角度,具体分析中西诗歌的内在规...
三国演义漫画版10巧施连环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漫画版(**辑)。《三国演义》是一部享誉中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全书通过对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和斗...
黑白之战 : 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纳西族 本书特色 很古的时候,上方的喃喃妙音和下方的嘘嘘瑞气变化成白蛋,白蛋变出木、火。铁、水、图五样“精威”,“精威”变化...
最美不过《诗经》。那关关的雎鸠声,交交的黄鸟鸣,夭夭的桃花,苍苍的蒹葭,给人以无限美的联想。日本学者细井徇所撰《诗经名物
大生活系列-0~3岁宝宝营养保健早教大百科[育儿魔法书] 目录 Part 1新生儿(诞生~28天)健康新生儿成长发育状况01健康新生儿身体发育特点02健康新生儿...
约翰·麦克里兰在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曾推荐过《论〈独立宣言〉———政治思想史研究》这本小书,他说此书虽然运用的是传
巴金的两个哥哥 本书特色 巴金学过,大哥是他爱得*深的人,三哥是*关心他的。 巴金还说,他们三兄弟的共同之处,都是愿意多为别人着想,多付出一点。“两个哥哥对我的...
本书按照胡适所从事学术活动的各个方面,将有关论著,演讲,札记,按照哲学与文化这两大类辑集而成,力求比较完整地反映胡适学术
中国古代诗学探论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诗学探论/俗文化研究丛书》编著者吴晟。 本书从术语、本体、内构、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些理论与创作问题,作了尝试...
抜けるような蒼い五の月の空の下二年ぶりの故郷に帰って来たキラ。懐しい故郷、そこには愛しい男がいる。男の名は、若き帝王ルシ
视觉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失聪 目录 《左岸书系》献辞绪言**章真理与视觉第二章听觉与情感第三章回声的沉寂第四章现代性幻象第五章男性主义迷途第六章现实主义之眸第...
晏阳初全集-全4册 本书特色 ★ 迄今为止资料*多、*权*的晏阳初文集★ 晏阳初,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自1920年代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
莫里森研究 本书特色 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重要的作家之一,是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的小说对美国黑人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富有想像力和诗意。本书作者学习...
还有一次机会 内容简介 河由溪而生,因此它没有开头,河因海而终结,因此它没有尾巴——河便是如此无始无终,所以没有人能使它停下来……还有一次机会 目录 集体记忆、...
谁都有自己的经历。这些经历弥漫在生活的岁月中,常常被自己看得杂乱无章而又平淡无奇。但是,岁月流逝,当你在多少年后又回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