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一)

中国哲学史-(一)

作者:任继愈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06-01

评分:4.7分

ISBN:9787010088952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中国哲学史-(一)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史(1)(哲学类)》内容简介:中国哲学史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它展示出中国哲学与神学在斗争中发展前进的历程,展示出人类抽象思维从低级向高级,人类认识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学习祖国优秀的哲学遗产,可以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中国民族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封建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封建文化的优秀成果,别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中国哲学予以发扬光大,创造未来的精神文明,是我们的责任。

中国哲学史-(一) 本书特色

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整修人类认识前进的的历史。哲学发生、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相关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相当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相当丰富的社会历史经验,是人类思维进行高度概括的结果。哲学反映了一个民族抽象思维的*高水平。本书介绍了中国奴隶社会时期以及战国时期哲学的发展状况。

中国哲学史-(一) 目录

修订版说明
再版说明
绪论
**篇中国奴隶社会(商一春秋)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章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节奴隶社会形成发展时期(夏西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斗争
第二节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春秋)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科学知识和思想斗争
第二章商周时期进步思想的萌芽
**节商周之际宗教神学体系下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萌芽——《易经》和《洪范》的思想
第二节西周时期怀疑上帝鬼神的思想
第三章春秋时代社会思想的进步以及新旧思想倾向的斗争
**节活跃的反神秘主义思潮
第二节对事物动因和世界起源认识的深化
第三节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节进步的重“民”思想
第五节《管子》礼与法、富民和德教并重的治国方针
第六节《管子》法天道、顺佃时、遵五行的生活准则
第四章老子以道为*高范畴的哲学体系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节老子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思想
第三节作为哲学*高范畴的道
第四节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五节轻视实践的认识论
第六节小国寡民的社会思想
第五章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节孔子的生平和立场
第二节礼和正名思想
第三节“克己复礼”的仁的学说
第四节对天命的信仰
第五节教育方法和思想方法
第六节孔子的历史地位
第二篇中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战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中国哲学史-(一) 节选

**篇中国奴隶社会(商一春秋)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章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节奴隶社会形成发展时期(夏一西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斗争(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夏——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形成、发展的时期。据山东龙山文化遗存发现的随葬器物看来,已有了财产和社会地位的差别。随葬器物有的达160件以上,其中有大批非日用必需品的贵重器物,像手上戴的玉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要化费大量劳动并有专门技巧的人才能制成。这只有对氏族成员进行剥削才可能制造这些奢侈品①。它说明在氏族公社时期已有了贫富的分化。后来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则遭到了破坏,人类历史上**次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正如《礼运》所追述的阶级分化的情况:“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我国奴隶制国家的诞生,是在夏王朝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左右)。古史传说中,夏部落的贵族禹首先打破了选举首长的“禅让”制,实行了“传子”的世袭制,并建立了军队,修筑了城池,对外掠夺奴隶和财物,奴役其他部落,对内镇压平民和奴隶。

中国哲学史-(一) 作者简介

山东平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是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