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论》为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绍兴市重大文化工程《越文化通论》之一,也是属于独具特色的开创性研究课题之一,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创新意义。《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论》的*大特色就是基于越文化的区域性组成部分,将大量史料和资料汇于一炉,论证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浙江省、绍兴市特色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对其核心与灵魂——“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作出了概览、鸟瞰和文化意义的阐发。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越地民风民俗及其越地民众的精神与物质创造,是越文化中*富于区域文化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间存留着古老百越族习俗文化的传统基因。它不限于典籍上记载的古越人原始风情,也包括流传于后世的种种越地的民情、礼俗、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及民间信仰,尤其是从这些习俗信仰中反映出来的越人的质朴、悍勇和开拓进取的心理特征和精神气质。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不断变迁,越文化之非物质文化形态必然要自觉或自发地随之发生非良性变异或良性变异。面对外来文化和新的生存环境时,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自我调节,与时俱进,进行基于原质的创新。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越地文化与多种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与统一。
上虞市民间吹打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南宋已很盛行。明清时期日趋繁华,达到鼎盛状态。相传明嘉靖年间,民族英雄戚继光带兵抗倭,曾借锣鼓以抗倭寇。上虞县志记载:“相传明时倭奴人犯,各村团练乡勇,学习队伍保障,一方有警,则交相接应,后太平无事,遂以戈矛为旗帜,借神通以驱疫,亦保甲遗意也。”又有:“乾嘉以来,礼拜毕三月中,里人又聚各社各旗,迎东岳帝于城中,乃东西两乡,谓之花迎,羽葆鼓吹,绣织锦旗,高跷、文马、鱼龙百戏,约排列三四五里许,每年所费甚巨,可见风俗之日靡也。”当时各地庙会盛行,其中最大的庙会属县城丰惠的东岳庙会,庙会中最热闹的要算民间吹打乐,有民谚云:“花迎迎过年,可惜要种田。”明、清是上虞吹打的鼎盛时期,全市吹打班不下千余个,各村各堡至少一班,有的甚至二三班。上虞吹打班社有“十番班”、“道士班”、“堕民吹敲班”等。按演奏形式可分为:大敲:又称大敲棚。分龙船大敲和纱船大敲两种。乐器有大堂鼓、小堂鼓、单面鼓、板鼓;锣有抬锣、大锣、二锣、京锣、小锣、月锣(当锣)、凤锣、争、斗、尽、四小锣、大钹、金钹、次钹等。曲目有《花二场》、《文武辕门》、《噶嗒志》、《大敲》、《三敲》、《五场头》等。小敲:又称背敲,因精美的锣鼓架缚于乐手肩背上而得名。乐器与大敲基本相同,只是小敲的乐器编配简单一些,曲目除大敲曲目外,还有《搜轿吹》、《马上吹》、《拜笛》、《花烛吹》、《行路调》等ll首。细吹细敲:又称“打番”、“行宫”,乐器有笙、萧、管、笛、提琴(形似碗胡)、四弦胡,以及京锣、金钹、小锣、月锣(当锣)、九圆锣、双磐、铃、小堂鼓、单面鼓、板鼓等。曲目有《步步高》、《福禄》以及江南传统丝竹睦牌等。上虞吹打有以下特征:大敲、小敲粗犷宏大,特别是招军(先锋)激越尖厉的音调与丰富的锣鼓点相结合,更凸显上虞吹打的特色。细吹细敲文静幽雅,或活泼欢快,反映了江南越国乡民思想感情的另一面。
仲富兰,男,汉族,1950年11月生,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副总监、高级记者,《新闻午报》主笔。主要社会兼职为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著有《中华风物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现代民俗流变》、《民俗与文化杂谈》、《上海史迹与风土》、《图说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文化寻根》、《中国通·风俗礼仪》、《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广播评沦——功能、选题与语言艺术》、《十二生肖的故事》、《风物考》、《民俗传播学》、《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视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等三十多部著作,另有大量论著和文章散见于海内外报章杂志。
广东古代海港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
古文字通假字典 本书特色 本字典是一部记录汉语古文字资料中通假字的工具书。汇集殷周至汉初的甲骨文、金文、货币、玺印、陶文、石刻、盟书、帛书、竹木简牍等里的古文字...
闾巷话蔬食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老北京人所尝、所见、所闻的民间俗食,全书分为主食类、菜肴类、小吃类、节令祭食类、酒水饮料类、原料调料类、器皿技术类、习俗逸闻类及...
贪婪:本能 成长与历史 内容简介 贪婪》主要内容:思维与物质的二元对立终于酿成了一场人性灾难,许多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在这场大分裂中流失了,比如对于痛苦、暴力...
曾国藩读书记 内容简介 本书传主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名重当世,垂范后学,影响久远。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富赡的史料,周致的文笔,突出描绘了传主终生手不...
上海方言与文化-(含光盘) 本书特色 《上海方言与文化》是“方言与文化”丛书中的一种。上海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主要流行于上海市郊,它孕育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及艺术文...
★當代思想大師——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高度盛讚★★本書榮獲「美國出版商協會2016年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哲學類首獎★(The PROSE...
身体语言的魅力 本书特色 解读神秘的身体语言信号,开启无声世界的信号密码。一本身体语言的精粹,一把洞悉内心的钥匙。识人、观相、查心,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解读...
沈昌文卷-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 本书特色 著名出版人沈昌文亲自编选,分纪事、怀人、杂感三大类,在书中,回忆了多年来在出版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
中华经典启蒙读本----笠翁对韵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启蒙读本:笠翁对韵》分为上、下卷,共九十段,按平水韵分部(韵书中把平声韵分为上、下平声,上平声十五韵:一东...
胡说老北京 本书特色 《“胡”说老北京》是老北京作者胡少奎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完成的自绘的插图和自书的40几篇文稿。书中的文字都是写的一些老北京民俗掌故,人们喜...
中国古代名相-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人物系列 本书特色 为了让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历代名相都有所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人物系列:中国古代名相》精选了中国历史上从夏商...
(精)清末民初文献丛刊:书目答问 本书特色 《书目答问》,为古代中国好书榜,选取必读之书,指定*善之本。全面展示四部之学的代表作品,尤其大力揄扬清代学术的主要成...
中国年龄称谓源流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年龄称谓,以孔子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和《礼记》...
最应知道的成语趣说 内容简介 放在案头的这部书稿,是许文峰君关于成语的随笔。信手翻开,马上就被它吸引住了。书稿以独立思考的观念为灵魂,以新颖别致的体例为骨骼,以...
☆鬼才漫画家马克-安托万·马修的成名之作☆打破漫画的创作规则、颠覆纸书的呈现形式☆欧洲漫画界卡夫卡的先锋艺术实验☆令人无比焦虑的荒诞世界,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网络安全与管理》内容简介:本教材选取了网络安全的主流技术、方法、管理手段等进行介绍,将带领读者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了解网
红白喜事实用大全 本书特色 《红白喜事实用大全》是一本中国民间传统礼仪大全。分五章,介绍了生养礼仪、结婚礼仪、祝寿习俗、住房习俗、丧葬习俗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
尤金·奥尼尔和东方思想(一分为二的心象) 内容简介 《新世纪万有文库》是辽宁教育出版社鼎力推出的重点图书,全书着眼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按常备、实用、耐读、易存的...
盖伊·朱利耶曾任教于英国里兹都会大学,主要研究建筑、景观和设计。现为英国布莱顿大学教授,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现代设计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视觉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