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

印度佛教思想史

作者:释印顺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0-06-01

评分:5分

ISBN:9787101074789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印度佛教思想史 目录

自序凡例**章 “佛法”**节 佛法兴起与印度的时代文明第二节 释尊略传第三节 中道正法第二章 圣典结集与部派分化**节 舍利塔与结集第二节 部派分化与论书第三节 部派思想泛论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法”**节 初期大乘经的流布第二节 深智大行的大乘第三节 方便易行的大乘第四章 中观大乘——“性空唯名论”**节 龙树及其论著第二节 龙树的思想第三节 提婆的“百”论第五章 后期“大乘佛法”**节 后期大乘经第二节 如来藏我思想的特色第六章 大乘时代之声闻学派**节 说一切有部第二节 譬喻·分别说·正量-大众部第三节 经部兴起以后的综合学派第七章 瑜伽大乘——“虚妄唯识论”**节 瑜伽行者与论书第二节 瑜伽行者对一般大乘法的见解第三节 瑜伽行派学要第八章 如来藏与“真常唯心论”**节 般若学者的佛性说第二节 融唯识而成的“真常唯心论”第三节 如来藏与“如来论”第九章 瑜伽·中观之对抗与合流**节 瑜伽与中观论师第二节 瑜伽学的发展第三节 中观学的复兴第四节 对抗与合流第十章 “秘密大乘佛法”**节 “秘密大乘”的时地因缘第二节 如来(藏)本具与念佛成佛第三节 金刚乘与天行

印度佛教思想史 本书特色

《印度佛教思想史》:希望诚信佛法的读者,从印度佛教思想的流变中,能时时回顾不忘正法,为正法而怀念人间的佛陀!

印度佛教思想史 节选

《印度佛教思想史》内容简介: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人”。

印度佛教思想史 相关资料

阿育王登位以前,出镇优禅尼(Ujjayani),这是上座(分别说系)部向西南发展的重要地区。阿育王在这里,娶了卑地写(Vedisa)的提毗(Devi),生了摩哂陀与僧伽蜜多兄妹;提毗一直住在优禅尼。阿育王因妻儿是优禅尼人,因镇守优禅尼,得到当地力量的支持而得到王位:与这里的佛教——分别说部的关系,也许更密切些,这所以摩哂陀出家,而从目犍连子帝须为和尚吧!摩哂陀初受沙弥十戒,依律制,应从二师受戒,所以依目犍连子帝须为和尚,摩诃提婆为阿阁黎。年满二十,应该受(比丘)具足戒,要有三师——和尚与二位阿阁黎。在阿育王的心目中,说一切有部似乎没有大众部与分别说部的亲切,但同样的尊重,请末阐提为阿阁黎。从摩哂陀受戒的三师,知道部派的存在;阿育王一体尊敬,表示三部的平等和合,并共同为佛法努力的厚望!所以阿育王时,大德们分化各方,可能分别说部多些,但大天与末阐提,决不是目犍连子帝须的统系。摩哂陀分化到楞伽岛,成为赤铜鍱部,今称南传佛教。这一派传说“五师相承”,以目犍连子帝须为正统,其他的部派为异说,那只是宗派意识作祟!释尊的“无诤”精神,显然是淡忘了!南传阿育王时有“第三结集”,其他部派都没有说过。传说帝须当时论决正义,作《论事》,其实《论事》所破斥的部派,当时多数还没有成立呢!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