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中国形象

印度的中国形象

作者:尹锡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06-01

评分:5分

ISBN:9787010090115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印度的中国形象 目录

总序
前言
**章梵典华章两千页
第二章“极东支那”:古代印度的中国形象
第三章“伟大民族”在东方:近代印度的中国形象
第四章想象的因缘:钱度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化
第五章变换面孔的兄弟:当代印度的中国认知
第六章敌耶友耶:近二十年印度看中国
第七章维克拉姆·赛特的中国缘
第八章chndia:新世纪理想“中印大同”
第九章汉学视野中的中国
参考文献
后记

印度的中国形象 内容简介

蓦然回首,中印文化交流的“梵典华章篇”已翻过两千多页。从大史诗《罗摩衍那》中异想天开的“极东支那”到崇拜“道奥义书”的中国智慧亲和力,从尼赫鲁在惨淡的殖民时代亲切地“发现中国”再到“印度中国是兄弟”(hindi—cheeni bhai bhai)的蜜月口号,从1962年中印间兄弟反目成仇再到构建地缘文明新范式的“中印大同”(chindia),印度眼中的中国形象斑斓多彩,意味无穷,引人遐想。2010年正值中国和印度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愿这本小书把吉祥福音带给“龙象共舞”的中印两国!

印度的中国形象 节选

《印度的中国形象》内容简介:蓦然回首,中印文化交流的“梵典华章篇”已翻过两千多页。从大史诗《罗摩衍那》中异想天开的“极东支那”到崇拜“道奥义书”的中国智慧亲和力,从尼赫鲁在惨淡的殖民时代亲切地“发现中国”再到“印度中国是兄弟”(Hindi-Cheeni Bhai Bhai)的蜜月口号,从1962年中印间兄弟反目成仇再到构建地缘文明新范式的“中印大同”(Chindia),印度眼中的中国形象斑斓多彩,意味无穷,引人遐想。2010年正值中国和印度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愿这本小书把吉祥福音带给“龙象共舞”的中印两国!

印度的中国形象 相关资料

印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多种译名,如身毒、贤豆、天竺、忻都、婆罗门国、欣都思、印毒、印都、印特伽、盈丢等。《后汉书·西域传》日:“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这是中国古籍中最早记载南亚次大陆名义与地望的史料。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这样记载道:“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①自玄奘为印度正名后,后人沿用,流传至今。正如玄奘所言,印度古代小国林立,随地称国,印度的确乃其总名而已。因此,古人又称印度为“五印度”、“五天竺”,或简称“五印”、“五天”,即东西南北中印度的总称。但如果从学理上考究,玄奘的记载有些失误,他误把“印度”一名解释为与之读音相同的梵语名词indu的音译,并提出所以称之为“月”(indu)的原因。在玄奘之后去印度的义净在其《南海寄归内法传》里曾经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或有传云,印度译之为月,虽有斯理,未是通称。且如西国名大周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②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与中国一同并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印度文明在众多领域里的辉煌成就,以及它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使它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印度文明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几千年来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印度的邻居中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文明古国。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两个国家,有着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相近或相似的经历与境况:同为文明古国,同样历史悠久,文化传承至今不断;都在亚洲,是亚洲和世界的大国;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两国之间有着至少两千年以上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印两大东方文明,既然地理位置紧邻,又有着各自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就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互动交流,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印度的中国形象 作者简介

尹锡南,男,土家族,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教授,四川大学985工程“南亚与中国藏区社科创新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比较文学、印度文学及国际关系。2004至2005年留学印度。先后出版专著《世界文明视野中的泰戈尔》(2003)、《发现泰戈尔》(2005)、《英国文学中的印度》(2008)和《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2010),并。参加撰写《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2004:)。论文先后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和《南亚研究》等杂志上。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印度文论史》(2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2010)和一般项目《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2009)的研究。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