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我国杰出的爱国思想家和坚贞的民主革命战士。
本书以熊先生的生平为主线,运用“长藤结瓜”的手法,从家庭到社会,从童年到老年,从戎马生涯到潜心学术,以及由儒转佛、由佛转孔而归于《大易》,在分阶段性的叙述中,突出重点,浓墨重彩,不管他是一帆风顺,还是荆棘丛生,都显现其不同凡俗,精光四射,从而完整地反映了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光辉形象。
《熊十力传》是一部新撰传记就要和读者见面了。作者叶贤恩让我为这本传记写个序,我欣然接受。因为熊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前辈,当代国学大师。由于我父亲汤用彤先生和熊先生在北京大学同事多年,因此我在青少年时也有不少机会见到熊先生,而在那时我和我的妹妹都称他“熊伯伯”,有时也称他“胡子伯伯”,当我们这样称呼他时,他总会哈哈大笑。后来,在1947年,我也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可惜没有听过熊先生的课,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我记得,在1961年,熊先生由上海来到北京,住在民族饭店,我陪我父亲去看他。他们两位老人谈了一些各自学术研究的情况,对当时国家的困难也颇为关心。这是我*后一次见到熊先生。1968年5月23日熊先生去世,当时我不知道,只是后来听说他老人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各种折磨而去世。我们后辈学者都深深感到悲恸。我们民族失去了一位代表中国文化的大师。为了纪念熊先生,我和武汉大学的萧萐父等学者,1985年在湖北黄冈熊先生的家乡召开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玄圃论学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当我拿到叶贤恩的《熊十力传》时,心中十分喜悦,通读全稿之后,我对一代国学大师熊先生的为人为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叶贤恩在书中虽然也讲到熊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上作的贡献,但这部书主要是让我们通过具体事实和材料,亲切而真实地了解熊先生这位20世纪我国大师级的哲学家和坚贞的爱国民主志士。熊先生一生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国历史上曲折多变的社会转型时期。他幼年家贫,勤奋自学,勇于探索,志向非凡,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投身反清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之后,又参加护法之役。后来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痛苦中反思、觉醒,慨然脱离政界,潜心学术研究,思考“中国何由停滞不进”、“革命终无善果”的历史原因和思维教训。经过五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刻苦砥砺,终于“贯通百家,融会儒佛”,建构其《新唯识论》独特的哲学体系,成为五四以后独树一帜,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
插图:可见马一浮与熊十力在办学思想上的分歧,自书院之创议发起不久,就已经开始了。因为拒绝延聘贺麟、张真如都是在书院开讲之前的事。当时熊十力能够来书院,恐怕是马一浮恳求之结果。三是关于丛林制度问题。这也是熊十力所不满意之事。所谓丛林,就是佛教僧众聚居的寺院。马一浮欲使书院仿效丛林教会,以为大有可法之处,其一、马一浮认为,中土二氏之学,较之儒有一明显的优点,那就是佛老二家之学超然于政制之外,不会被禁止。而儒家则因其与政治时局关系较密,往往会遭到禁止或迫害,如宋明时代之书院即是如此。其二,书院要维持独立地位,经济上必须能够自主,需变为社会性,而不能同于国立省立诸学校。开始可以倡议个人筹集,以开筚路蓝缕之功。为长远计,宜设基金会。基金来源,由个人志愿捐输,略如佛氏丛林及教会之制,不由政府支给。但政府为扶持文化,酌予资助,义同檀施。其经济完全属于社会性。马一浮进一步阐述此举的优越性,说:“向来儒者讲学不及佛氏出人人众多者原因有二:一、儒者不得位,不能行其道,故不能离仕官。其仕也,每为小人所排抑。佛氏不预人家国,与政治绝缘,世之人为但为外护,有崇仰而无畏忌,故得终身自由。二、儒者有室家之累,不能不为生事计。其治生又别无他途,不免徇微禄,故每为生事所困。佛氏无此。丛林接待十方,粥饭不须自办,故得专心求道。大德高僧安坐受供养,然其法施无穷,饶益众生不为虚费信施,世俗亦不以为非。因此二端,比儒者缘胜。今欲学者深入,纵不能令其出家,必须绝意仕宦,方可与议。”熊十力对马一浮的设想与做法不以为然。熊十力道:“吾敢欲于此时弄一大的架子乎?草创之初,不能多集生徒,吾何尝不知耶。顾吾侪始事之精神,总不能以寺院遗规为是,必须顺时之宜,得罗高下大小之材,使一般人不以是为畏途而皆愿至。……否则如少数和尚住庙。吾虽老而颠沛,敢忘沟壑,不容不舍去也,谁复能于死灰中过活耶?”看来熊十力担心的就是马一浮教人坐禅人定,使得书院“如少数和尚住庙”。事实上,熊十力始终是倾向于研究院形式,书院都已不合其意,遑论丛林寺院?
彭玉麟家书 本书特色 《彭玉麟家书(精)》编著者李金旺。盼家书之至,若获万全。彭玉麟写信关爱长辈生活起居;教导弟弟治学修身;劝勉子孙崇俭戒骄——浓浓的亲情,真真...
建国后的贺龙 本书特色 新中国成立那天,贺龙几乎一夜没睡。他在激动和喜悦之中,更思念那许许多多为共和 国的建立而牺牲的烈士们。建国后,他拼命地工作,续写...
《赵晓生交响作品集(总谱):昱》内容简介:赵晓生交响作曲集,共四个乐章,分别为《追日》《奔月》《填海》《补天》。赵晓生,作
《夜问36》内容简介: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携手礼来制药共同发起的“黄水晶男性关爱行动”,是旨在帮助中年男性摆脱ED困扰,找回健
《葛传椝英文书信序言选编》内容简介:《葛传椝英文书信序言选编》所收文章出自《葛传椝英文集(三)》,包括葛传椝先生用英语撰写
中国古代奇人异士 本书特色 时刻关注编委会编的这本《中国古代奇人异士》是“时刻关注”系列图书之一,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奇人异士的主要事迹以及历史贡献。主要包括...
熊十力:一代狂哲:珍藏版 本书特色 熊十力是一个有情、有趣、有料的大怪人、大善人、大哲人。本书刻意绕开艰深难懂的哲学阐述,着重讲述了熊十力草根逆袭的经典传奇,生...
东纵战士高汉如 本书特色 高汉如(1923-1981),又名高甲,1923年出生在广东惠东稔山雁湖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父亲高维全,1923年初投奔彭湃参加海...
陈寅恪家族稀见史料探微 本书特色 《陈寅恪家族稀见史料探微》作者刘经富,系陈寅恪同乡后学,长期研究陈寅恪家族史。书中收入其历年作品二十一篇,运用正史、家谱、祠志...
她能左右希特勒 本书特色 《她能左右希特勒》讲述奥地利王储的妻子、英国报业大亨的密使、希特勒的情人、政要权贵的女神、欧美民众的恶魔,二战期间在欧美各国从事高级间...
原来帝王是苦工 本书特色 原来帝王是苦工:从大禹到溥仪这本书讲述中国历史上的20多位帝王之事,透过大量的历史细节,复活*耐人寻味的东西,对帝王的个性、命运、人性...
我的父亲茅盾我的父亲茅盾前言 200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文化人子女回忆父辈的丛书,定名为“父辈丛书”,当年8月出版社便约我们撰写其中的一册,即《我的...
鲁迅经典(超值全彩白金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鲁迅的经典作品全集,收录了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中*具代表性的...
大师的伤口 本书特色 祝勇编著的《大师的伤口》一书,在“没有一个人是重复的”的观念下,试图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鲁迅、沈从文、巴金等文学名家的内心世界,...
从清华走出的科学家 内容简介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走进北大清华,走近文化名家,让我们在?种需仰视才见的高度中拓展视野,在一种手不释卷的阅读中把握...
红色领袖的最后岁月 内容简介 “斯大林默默听着,在办公室内踱着方步,突然,他停下脚步,脸上肌肉紧张,举起一只手臂,向空中猛地一劈,用激怒的声音叫喊:‘一定要粉碎...
诺贝尔之路:十三位经济学奖得主的故事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能让现代人轻松掌握当代重要经济思潮的书。书中,十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自述求学与研究的历程,以及自己在经...
百年艺林本事 本书特色 《百年艺林本事》为书画鉴赏家、独立撰稿人万君超近年来所写的近百年来艺林掌故的文章结集。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梅景书屋纪事、大风堂之门、近世...
凋谢的百合-王尔德画像 本书特色 王尔德的荣耀与潦倒现在或许都只变成了一种符号,就像本来代表痛苦和灾难的弗拉门戈,历尽千年,该失去的早已风化,只留下一个欢乐的符...
《我父亲是恐怖分子》内容简介:引起杀意的仇恨,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一场精心编制的谎言。这谎言被反复传颂,受众往往是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