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精选了中国航空九十年(1909——1999)来有代表性的飞机为题材,把中国人由修理、仿制到自行研制飞机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加以浓缩,并经严谨考证,按其历史原貌绘画,并附以文字说明与飞机主要技术数据,极具历史珍藏价值及艺术欣赏价值。
★ 美国援华抗日航空志愿队(飞虎队)司令陈纳德将军遗孀、美籍华裔知名人士陈香梅女士题字,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王定烈赠题
★陈应明绘制的飞机图纸图画,生动准确,英国,日本,台湾的一些博物馆、刊物均以他绘制的图纸图片为依据复原飞机及模型
★本画册以航空绘画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航空发展史,旨在客观真实地认识与了解中国航空历史,总结经验教训,观察当代,启迪未来
★ 陈应明的航空画,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以一种“教科书”的形式存在,让不少青年将目光投向苍穹
1903年12月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世界**架真正动力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l”号。随后不久,广东恩平籍旅美华侨冯如深受启发,在美国奧克兰筹款制造飞机。1909年9月2l日他研制的**架飞机试飞后,次年又制造出第二架飞机并成功飞行。1912年8月25日,冯如驾驶其制造的第二架飞机“冯如一2号”在广州燕塘上空作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殉难,年仅29岁。冯如作为我国**位飞机设计家、制造家和飞行家,而永留中国航空史册。
自冯如飞机问世后不久,受国外航空科技讲步及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在海外华侨中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航空家。如享誉海外的谭根、曾任波音飞机公司首位工程师的王助、创办中国首家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的巴玉藻、留法归国的潘世忠、留日学习归来的刘佐成等,他们为开创中国的飞机制造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谭根制造的一架船身式水上飞机,曾于19l0年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万国飞机制造的观摩大会并获奖,是世界上制造水上飞机的先驱者之一。
1913年秋,北洋政府购入l2架法国“高德隆G一I、G—III”教练机,在北京南苑开办中国**所航空学校南苑飞行教练所(后简称南苑航校),其附设的飞机修理厂,可说是中国境内修理、制造飞机的开始,并制成一架座舱前装有一挺朝枪的名为“枪车”的双翼飞机,但未批量生产,可算是中国制造的**架军用飞机了。
近代中国(1900~1949)虽然有一批有志之士曾致力研制飞机,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长期陷入军阀割踞、连年混战不休的局面,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深被列强欺侮,更遇外敌入侵,而始终未能建立起较有规模的独立的民族航空工业。但在进入航空领域方面,中国比日本早两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几年,中国曾与外国一些飞机公司合作,引进技术及有关技术人员,建立过三个较有规模的飞机制造厂,即“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 “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 “韶关飞机修理厂”(后改为“韶关飞机制造厂”),几年间在仿制和研制上有过一些成效。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三个飞机工厂逐步迁至昆明、垒允、重庆等地,另外一些飞机修理厂也相继内迁,蒙受较大损失,致使中国航空工业无法按规划发展。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使用的飞机均是外援的,没有一架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军用飞机。在中国航空史中,l 949年前,除了仿制了约60架外国飞机;从l936~1942年韶关飞机制造厂断断续续地小批量制造过20架“复兴”式飞机(一说是22~24架)而外,据不完全统计,自己研制的飞机约有20余个型号,但每个型号顶多是试制l~3架。除极个别短时间使用过外,其它的飞机没有正式使用或作进一步改进,致使不少想为中国航空事业做贡献的有志之士饮恨终生。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真正创办起人民航空事业。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从使用外国飞机到部件修理制造,迅速进入整机仿制,继而进入自行设计并大批量生产的时代。从1954年批量生产的“初教一5”开始,研制出一批批各种类型的军、民用飞机,而且有些飞机还外销至许多国家,这反映出新旧中国截然不同的鲜明对比。
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航空历史的考证工作,因此有机会搜集有关中国航空史的不少原始资料及近千幅原始照片。本画册正是根据这些已公开或解密资料编绘的。编辑过程中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对l 949年以前制造的飞机只选编了有一定历史影响的仿制或研制飞机,在绘图时均认真考证当时飞机的标志、涂色等,以重现历史原貌。同时,中国台湾省的炎黄子孙近二十年来也曾先后研制过几种飞机,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选用其中两幅图片。在此诚恳盼望海峡两岸以历史为鉴早日和平统一,运用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振兴中华,振兴中国航空。
温故知新,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画册以航空绘画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航空发展史,旨在客观真实地认识与了解中国航空历史,总结经验教训,观察当代,启迪未来,从而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引导青少年对航空产生兴趣,启发他们走向航空报国道路。同时也为航空专业人士、航空爱好者了解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历史提供借鉴。
1999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组建50周年(1949~1999)、纪念中国航空90年(1909~1999),作者参与了由广州天翔航空科技发展中心策划、编辑、制作的『中国航空九十年巡礼展』工作,出任展览总顾问。该展览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以大量翔实、生动的图文并茂珍贵历史资料和工艺水乎一流的像真比例飞机模型,系统地浓缩了中国航空90年来从修理、仿制到自行研制飞机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其内容之丰富、制作质量之精、科技含量之高,堪为中国航空历史公开展览上之首次,深获航空界及社会好评。为配合该展览,广州天翔航空科技发展中心陈乐祖先生提出了策划制作一套中国航空九十年名机图鉴的建议,作者随编绘了本套中国飞机画稿。
1903年12月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世界第一架真正动力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l”号。随后不久,广东恩平籍旅美华侨冯如深受启发,在美国奧克兰筹款制造飞机。1909年9月2l日他研制的第一架飞机试飞后,次年又制造出第二架飞机并成功飞行。1912年8月25日,冯如驾驶其制造的第二架飞机“冯如一2号”在广州燕塘上空作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殉难,年仅29岁。冯如作为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家、制造家和飞行家,而永留中国航空史册。
自冯如飞机问世后不久,受国外航空科技讲步及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在海外华侨中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航空家。如享誉海外的谭根、曾任波音飞机公司首位工程师的王助、创办中国首家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的巴玉藻、留法归国的潘世忠、留日学习归来的刘佐成等,他们为开创中国的飞机制造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谭根制造的一架船身式水上飞机,曾于19l0年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万国飞机制造的观摩大会并获奖,是世界上制造水上飞机的先驱者之一。
1913年秋,北洋政府购入l2架法国“高德隆G一I、G—III”教练机,在北京南苑开办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南苑飞行教练所(后简称南苑航校),其附设的飞机修理厂,可说是中国境内修理、制造飞机的开始,并制成一架座舱前装有一挺朝枪的名为“枪车”的双翼飞机,但未批量生产,可算是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军用飞机了。
近代中国(1900~1949)虽然有一批有志之士曾致力研制飞机,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长期陷入军阀割踞、连年混战不休的局面,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深被列强欺侮,更遇外敌入侵,而始终未能建立起较有规模的独立的民族航空工业。但在进入航空领域方面,中国比日本早两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几年,中国曾与外国一些飞机公司合作,引进技术及有关技术人员,建立过三个较有规模的飞机制造厂,即“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韶关飞机修理厂”(后改为“韶关飞机制造厂”),几年间在仿制和研制上有过一些成效。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三个飞机工厂逐步迁至昆明、垒允、重庆等地,另外一些飞机修理厂也相继内迁,蒙受较大损失,致使中国航空工业无法按规划发展。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使用的飞机均是外援的,没有一架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军用飞机。在中国航空史中,l 949年前,除了仿制了约60架外国飞机;从l936~1942年韶关飞机制造厂断断续续地小批量制造过20架“复兴”式飞机(一说是22~24架)而外,据不完全统计,自己研制的飞机约有20余个型号,但每个型号顶多是试制l~3架。除极个别短时间使用过外,其它的飞机没有正式使用或作进一步改进,致使不少想为中国航空事业做贡献的有志之士饮恨终生。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真正创办起人民航空事业。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从使用外国飞机到部件修理制造,迅速进入整机仿制,继而进入自行设计并大批量生产的时代。从1954年批量生产的“初教一5”开始,研制出一批批各种类型的军、民用飞机,而且有些飞机还外销至许多国家,这反映出新旧中国截然不同的鲜明对比。
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航空历史的考证工作,因此有机会搜集有关中国航空史的不少原始资料及近千幅原始照片。本画册正是根据这些已公开或解密资料编绘的。编辑过程中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对l 949年以前制造的飞机只选编了有一定历史影响的仿制或研制飞机,在绘图时均认真考证当时飞机的标志、涂色等,以重现历史原貌。同时,中国台湾省的炎黄子孙近二十年来也曾先后研制过几种飞机,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选用其中两幅图片。在此诚恳盼望海峡两岸以历史为鉴早日和平统一,运用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振兴中华,振兴中国航空。
温故知新,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画册以航空绘画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航空发展史,旨在客观真实地认识与了解中国航空历史,总结经验教训,观察当代,启迪未来,从而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引导青少年对航空产生兴趣,启发他们走向航空报国道路。同时也为航空专业人士、航空爱好者了解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历史提供借鉴。
1999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组建50周年(1949~1999)、纪念中国航空90年(1909~1999),作者参与了由广州天翔航空科技发展中心策划、编辑、制作的『中国航空九十年巡礼展』工作,出任展览总顾问。该展览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以大量翔实、生动的图文并茂珍贵历史资料和工艺水乎一流的像真比例飞机模型,系统地浓缩了中国航空90年来从修理、仿制到自行研制飞机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其内容之丰富、制作质量之精、科技含量之高,堪为中国航空历史公开展览上之首次,深获航空界及社会好评。为配合该展览,广州天翔航空科技发展中心陈乐祖先生提出了策划制作一套中国航空九十年名机图鉴的建议,作者随编绘了本套中国飞机画稿。
陈应明先生,出生于1923年,现任中国航空博物馆首席高级航空工艺美术师兼航空史顾问、中国航空史研究会顾问、航空专业高级工程师。从30年代开始,陈应明先生就致力于像真比例飞机模型的设计、制作,收集、考证了大量珍贵的航空技术资料,亲手制作过近千架各历史时期的名机模型及从事航空史研究,曾在80年代参加中国第一套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的编写工作。在中外航空杂志上发表过近百篇有关航空历史及模型制作方面的论著、航空历史彩画,所绘制的飞机技术图纸、航空绘画作品,生动准确,深获中外航空界人士、航空爱好者好评,中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省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博物馆、刊物对其作品均有收藏或发表,并以他绘制的图纸、图片为依据复原制作历史飞机模型。
亚非研究(第4辑) 本书特色《亚非研究》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出版一辑。本辑是学院今年成立后出版的**辑,汇编了该院教师近年来撰写和发表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十六讲 本书特色 本书分十六讲叙述了三代之前到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从阶级制度、封建制度、官制、选举、兵制、法律、租税、刑法等方面,详尽阐述了各个...
《中国的选择》内容简介:21世纪具有决定意义的地缘政治竞赛是在中美之间进行的。这种竞争,源于双方的沟通不畅。这本书对国际政治
反法西斯-大西洋血腥海战 本书特色 《大西洋血腥海战》是一本文学战争类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了超级潜艇大作战、群狼战术、海上喋血、攻击美国、第三帝国的没落、登录诺曼...
20磨一剑年,70岁高龄再出新作。齐锡生1991年曾在大陆出版了《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该书曾为人们重新了解这段军阀混战
安德鲁·海伍德,英国奥平顿学院督学、该校政治学课程导师和A-level课程首席考官。除了本书,还著有《政治学的核心概念》(1994)、《政治学》(第三版)、和《...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43常德保卫战常德八千师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由韩文琦、张金龙、李诗琦*的《常德八千师 (1943常德保卫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
探索发现--死亡战俘营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一系列二战记录片编成,内容有反映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实行殖民统治,向东北大量移民的《掠食者...
《区块链技术进阶与实战(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应用开发场景,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剖析。全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
《单兵战斗技能》主要内容有:掩体、隐蔽及伪装、COVER、CONCEALMENT,ANDCAMOUFLAGE、掩体、隐蔽、伪装、伪装注意事项、伪装实施
特殊机构:美国驻华联络处揭密 目录 序言1引言1**章 方向盘、缓冲器和测试仪——中美沟通渠道的长期探索5一、中美大使级会谈5二、罗马尼亚渠道和巴基斯坦渠道13...
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红色决策(上下册) 本书特色 会议开始的**天,毛泽东就说:[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脑筋压缩一下,把空气压缩一下,变成固体...
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因素-美日印俄与南海问题 本书特色 《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因素:美日印俄与南海问题》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因素-美日印俄与南海问...
掌握国际关系密钥-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对外战略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中国学者在*近十余年倾力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文化作用的结晶。文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是世所公认的...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内容简介:因新技术而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去远”文化空间,由此产生的“切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
话说中国抗战史-徐州大会战1938 本书特色 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龚晓虹所著的《徐州大会战(1938)》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真实地...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宗旨和行为规范,规定了党的纲领、组...
政治学 内容简介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1997年出齐后,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等...
远征军-二战缅甸正面战场亲历者口述 本书特色 震撼欧美的“帝国战争丛书”的扛鼎之作,军事类畅销书的典范! 英军少将历时五年采写的军事报告,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