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伪十汉奸

汪伪十汉奸

作者:黄美真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年:2010-06-01

评分:4.7分

ISBN:9787512600515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汪伪十汉奸 目录

前言/001汪精卫青少年时代/001参加同盟会/005谋刺清摄政王/011革命队伍中的妥协派/017出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023与蒋介石初次交恶/029武汉“分共”/033从反蒋到联蒋/039“一面抵抗,一面交涉”/045暗中通敌/052秘密逃离重庆/060潜赴上海/065赴日讨论组府条件/071“还都南京”的开场锣鼓/076三巨奸南京会谈/081签订汪日密约/085召开伪中央政治会议/091粉墨登场/094签订汪日基本关系条约/099“强化国民政府”/106誓与日本侵略者“同生共死”/112病死名古屋/118陈公博乳源造反/125求生与求学/130参加共产党/132赴美国留学/136在“夹攻”中苦斗/138刽子手的真面目/142创办《革命评论》/146“改组派”的大将/149投身蒋汪合流的行列/154追随汪精卫投敌/158出任伪国府代主席/163亡命日本/168毙命苏州狮子口监狱/173周佛海少年时代/179出洋留学/182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184从学生到教授/187逃出武汉/190国民党的“状元”中委/194靠拢汪精卫/198“低调俱乐部”/201河内·香港·上海/206发表《回忆与前瞻》/210汪伪政权的股肱/212夫人和姘妇/218策划“全面和平”/221向重庆“输诚”/224就任上海行动总队司令/228瘐毙虎狱/231褚民谊参加反清革命/235追随汪精卫/237就任“行政院秘书长”/240落水当汉奸/243“荣获”一等旭日大绶章/246充当“接收”各国租界主角/249羊城被诱捕/254苏狱伏诛/257陈璧君投身革命/261赴法留学/264助汪投敌/268“视察清乡”/272独霸广东/276被诱入狱/280病殁狱中/283罗君强叛变革命/287香港落水/290沐猴而冠/293充当先锋/295再作冯妇/299锒铛入狱/301王克敏从“监督”到财长/303直系军阀的权要/304充当汉奸/308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309遭军统暗杀/313与汪、梁合流/314挂起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招牌/319 “翁婿”之间/321下台又上台/322可耻的下场/326王揖唐步入军界和政坛/328安福系的祸首/330一出选举闹剧/332在南北和谈中/335沉渣泛起/337附敌为奸/338继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342被汪精卫赶下台/348刑前丑态/351梁鸿志苦读成名入仕途/353钻营靠段得名利/356丧志投敌当汉奸/360倾轧失势居尸位/365藏匿败露成楚囚/371处决沪狱遗臭名/375李士群不走运的“中统”生涯/381改换门庭/383向杜月笙暗送秋波/384与日本军部的勾结/387投入汪精卫怀抱/391“处太有血腥味的地方”/392夺取蒋方特工组织/394组织“租界突击队”/397出任“警政部长”/399抓到了“清乡”大权/401“权高震主”/404“四面楚歌”/408“军统”的“除奸令”/411落入冈村设下的陷阱/415附:吴四宝跑马厅的小流氓/419一千元销案/420出任“警卫总队长”/422为“和平运动”打头阵/424喋血闹市/426赌、烟、毒业的总霸头/428绑架富商方液仙/431暴发户的排场/434杭州“避祸”/435黄金抢劫案的败露/437非吃不可的酸饭团/440

汪伪十汉奸 内容简介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被列为奸恶的不乏其人,而像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陈璧君、罗君强、王克敏、王揖唐、梁鸿志、李士群等汉奸巨憝,居然在外敌人侵、民族面临危亡的严重关头,公开认敌作父,颜事敌,却也鲜见。

汪伪十汉奸 节选

插图:按照规定,官费留学生每人发给制装费200元,每年学费400元。这年9月,他与同被录取的一批同学,从广州乘了一艘三百吨的小汽轮,漂洋过海,东渡扶桑,开始了新的生活。参加同盟会汪精卫初次踏上日本国土,耳濡目染,感到新奇;另外,当时东京的中国留学生有数千人,各种政治团体的活动相当活跃,这一切使这个昔日的“子日先生”,思想上开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汪精卫考入的日本法政学校速成科,这是一个专收中国留学生的学校。校长梅谦次郎博士是位学识渊博、教学认真的法学教授。教授有富井政章、山田三良等,大多是对法学有研究的法律博士。为了帮助中国留学生学习,该校特设由翻译传授的班级。汪精卫虽然不懂日语,但由于他颇为用功,只练习了一两个月,就能懂得大概的意思了。进校之初,汪精卫“专心学业,不问其他”,每学期考试,都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校长“特予延晤,深加赞许”。他从梅谦次郎及其他日本教授所讲授的宪法等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学说课程中,逐渐接受了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眼界大开,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汪精卫后来回忆这一思想变化时说:我在国内,研究史学的时候,对于辽金元之侵吞中国,免不了填胸愤慨。对于清,自然是一样的,只是被什么君臣之义束缚住了。及至留学法政,从宪法学得到了国家观念及主权在民观念,从前所谓君臣之义,撇至九霄云外,固有的民族思想,勃然而兴,与新得的民权思想,会合起来,便决定了革命的趋向。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