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

作者:《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编委会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0-06-01

评分:4.5分

ISBN:9787101074130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本文集是对王先生人生价值和学术成就的高度肯定和褒扬。尽管先生一生坎坷,尽管先生处世为人的细节之处并非完美无缺,但无论是先生的故交友朋,还是受业弟子,都会为其百折不回、九死无悔的奋斗精神所鼓舞,为其严谨求实、大朴似拙的治学风范所钦服,也都会为其以诚待人、尊师重教的高尚人格所心仪,并给予众口一词的崇高评价。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 本书特色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由中华书局出版。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 目录

怀念王永兴兄
悼王永兴教授
见王永兴讣告随想
怀念王永兴先生
王永兴先生与命运
深切怀念王永兴先生
忆王老与郑老的交谊
惟一以数十万字专著阐述陈寅恪先生史学的优秀受业弟子
义宁之学的弘扬者
王永兴与清华工农速成中学
纪念王永兴先生
清华园中的永兴师
殚精竭虑贡献史坛
——追忆王永兴先生在清华历史系的一些往事
纪念王永兴先生
敬悼王永兴先生
记王永兴先生二三事
缅怀著名史学家、一代敦煌学宗师王永兴教授
提携后进诲人不倦
——王永兴先生仙逝周年祭
怀念恩师永兴先生
陈门不了情
——追思王永兴先生二三事
王永兴先生与上海师大和我
忆王永兴先生
我印象中的王永兴先生
忆王永兴先生
悼念王永兴先生
忆念王永兴先生
回忆王永兴伯伯
中州朔望雨露河汾
——纪念著名唐史学家王永兴教授
回忆王永兴先生
哲人其萎,风范长存
——怀念王永兴先生
缅怀王永兴先生
良师·益友·亲人
——追忆王永兴先生
敬怀王永兴教授
跟随王先生念书
感忆王永兴先生
怀念王永兴先生
忆王永兴先生
春天里的思念
读书须先识字
——记王永兴先生的教诲
往事杂忆
——缅怀王永兴先生
与天壤同久共三光永光
——追忆王永兴先生
王先生教我做学问
清明祭先生
永远的“213”
——深切缅怀王永兴先生
回忆我的导师王永兴先生
难忘师恩
——怀念王永兴先生
对王永兴先生培养学生的点滴回忆
健斋前的石阶
谆谆教诲永世难忘
菊花残人断肠
——悼念恩师王永兴先生
义宁之学的传人
考释详实正本清源
——读王永兴先生《田制文书考释》
《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读后
王永兴先生学术研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怀念王永兴教授
追忆恩师王永兴先生
——我的北京大学留学回忆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王永興先生の歴史学
真情悼念王永兴教授
王永典先生の想い出
漫步在北大蔚蓝的天空下
父亲走了
王永兴先生年谱
王永兴先生主要论著目录
后记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 节选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是对王先生人生价值和学术成就的高度肯定和褒扬。尽管先生一生坎坷,尽管先生处世为人的细节之处并非完美无缺,但无论是先生的故交友朋,还是受业弟子,都会为其百折不回、九死无悔的奋斗精神所鼓舞,为其严谨求实、大朴似拙的治学风范所钦服,也都会为其以诚待人、尊师重教的高尚人格所心仪,并给予众口一词的崇高评价。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 相关资料

插图:今当将出版永兴先生纪念文集之际,遵命再写点与永兴先生交往过程中的片段。谨就追忆所及,写出点滴陈上,时地或有未确,聊抒缅怀之忱,庶可反映出先生为人治学的一个侧面。1959年秋,我在国家派遣援越四年期满回国时,又重返山西,来到山西教育学院工作。永兴先生约在1958年由北京下放到此。我俩同在“历史教研组”任教师。该学院的任务是:培训中学在职教师;招收高中毕业生人大专班,毕业后当中学老师;也轮训中学行政领导及教务干部。时当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该院的生活及工作条件较差。王先生能跟大家一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高水平完成各种类型教学任务。王先生有两大优势:一是他曾在人教社工作多年,所参编中学历史教本为全国法定使用的统编教材;以他自己雄厚的史学根底加上撰写教科书的实践功夫,执教教育学院,可说是适才适用,游刃有余。二是他曾任清华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副校长之职,也了解工农教育、继续教育之要求与特点,有利于开展工作。他教中国史,我教世界史。我们都是在阅读和参考大量史书、资料,钻研各地大专院校所用教材之后,亲手编写出本院使用教材,较好地做到了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的统一。该学院实行“住校制度”,让教师按各教研室居住。一间“教研室”内,书桌、书架与床铺分别依势安放。两三人共住一屋居多。王先生虽分得一间独住平房,也很简陋。该院坐落在省城太原南约二三十里之黄陵村,教师如要“离校住家”(回城内),须跟领导请假。教师及学员有时也下乡“支农”。特别是在困难时期,院领导组织大家到省内某县与社队相结合“种田”,自给小部分口粮。冬天则用煤粉掺黄土“打煤糕”,升炉火取暖。凡此种种具有革命气氛的老区作风,王先生也都能积极适应,踊跃参加。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