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后期儒者的儒教意识(第7辑)》是儒教资料类编丛书。
《清代中后期儒者的儒教意识(第7辑)》内容简介:一些学者认为,儒教本来不是教,是康有为要把它宗教化。也有的学者认为,儒学宗教化的进程,从董仲舒就开始了,并且一直没有间断。本集所披露的文献也将说明,不是董仲舒或康有为要把儒学宗教化,而是儒教本来就是个教。儒学,是这个教的学,就像佛学是佛教的学一样。直到清朝末年,不仅是康有为,而是所有的儒者,都认为儒教是和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性质的宗教。赞成康有为的儒者这么说,反对康有为的儒者也这么说。反对者所反对的,不是康有为要把儒学变成儒教,而是反对康有为违背儒教的传统,讲什么平等、民权,让普通人也可以祭天祭孔,从而成了所谓“康教”。也就是说,反对康有为在变革政治的同时,也要进行宗教改革。
今也不然,家人嘀嘀,妇子嘻嘻。此非彼是,汝争我啄,诟谇之声,捭阖之向,在堂满堂,在房满房。而其一切之疲顽无论焉,其一切之骄放无论焉,彼外人其窥之审矣。其一二有心有血者,则未尝不为其所困所扼所扦,而废然思返也。如是而欲保全其家,保全其国,虽十尧、舜不能,虽十周、孔不能,无他,则势使之然也。如是而十之中有三之不合,则虽幸而全之,而其费则多矣,其嚣不知几何矣,则今日之日本有之也,而况其万不如乎。夫以堂堂之九土,而至万不如区区之三岛,岂不大可羞可憾可愧可愤哉.夫其可羞可憾可愧可愤,非必以良心风俗不如彼,礼义廉耻不如彼。其不如彼,则以其不能同气同议而同能也,则虽谓之良心风俗不如彼,礼义廉耻不如彼,非过也,宜也。何则。彼人人有国,而吾人人无国也,此真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而不自己者。夫船重则水深,山洼则泽注,人多则力雄,众和则事举,势使之然,无足特异。今诸豪杰,如不欲存中国则已,如欲存中国,则不可不和众,不可不多人.如欲多人和众,则虽有异者,吾无妨焉,吾取藉以存国耳。所谓廉颇、相如,其初不同,其为赵则一也。夫吾华立国最古,则积习更深.积习于上,则上无所新,虽新而如不新,此其故,天下皆知也。虽积乾坤之重力以移之,可过言其不胜也。积习于下,而新者一二,不新者千百,阻之者又亿万。以一二之新,求胜干百之不新,而重以亿万之阻,可谓不自量矣。此所以日曰呼号,求友声于繁林蔚木之区,而思转百舌以一之,汇万汇以谋之,而不惮其猥且屑而劳且顿也。夫万议不如一为,万言不如一诚。今不破去一切琐文小故,一举而为之,而日日议政学,议变法,则真宋鉼、墨翟,无补于六国之危亡矣.然竟一概昧昧然,而不深究其所以,而昧昧然为之,与昧昧然而弗为,此抑非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障狂涛而东之者之所为也。今夫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无真热肠,无真血性,无真能去门面,去名高,去一切私利取宠自秽种种之恶习,则虽罄南山之竹,决河海之口,唇焦舌敝,户谕里晓,而不足以动天下之心矣。然抱头自闷,闭阗塞闰,仰屋而叹,扼腕以吁,火燃及眉,不呼杯水,而但知跃跳也。蠛蚤丛穴,不谋脱换,而但苦爬搔也,则将焦头烂额,垢污瘠枯,而无人惜之矣。然此中之者,止此一人二人,虽千万人,吾何必苦为如是也。吾惧其胥天下而为所误也,则非独旧者有罪,而新者抑与有罪也。其罪伊何,则忠告而或未能善道之也。夫天下之理,天下公之。天下之事,天下公之,天下者,天下公之。公天下而为之,为之而效之,效之而成之,虽不新可也,不新犹新也。虽不同可也,不同犹同也。而天下无义夫仁士起而倡之者何也.其抑孤欤。其抑忍而任人之鱼肉奴仆我欤。今一言曰,如有能力使中国不亡、圣教不危、神种不险者,不问其如何,吾颢举天下以从之。
先秦儒学史 本书特色 陈战国编著的《先秦儒学史》内容介绍:依据儒家经典文本和历史文献资料,在吸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按时间顺序将先秦...
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借助历史学和社会学材料对交往生活这一主题的哲学省思,构成对它的一种预备性的研究。内容包括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村社社会与身...
生命的绽放-克里希那穆提心灵笔记 本书特色 这是克里希那穆提的*后一本画册书。本书摘选其中的花儿摄影图片,做成笔记本书。内容围绕“绽放”这一主题,精选了克关于这...
民族宗教论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中的一册,收入了白寿彝先生所著的《民族宗教论集》全册,书中反映了他在学术上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书中除收录原文外,...
新编宗教史话 内容简介 作者编写的这本宗教史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采用史话形式、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详实地介...
美学的惆怅-中国美学原理的回顾与展望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学原理著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展示了美学原理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全书...
神奇之由:探究雪域佛教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客观回顾了藏传佛教本质内容的历史,并探究了神奇背后的谜底。书本借重前贤时彦的成果,并加入作者...
隋唐佛学研究 本书特色 夏金华著的《隋唐佛学研究》一书关注隋唐佛学繁荣的内在动力,隋唐佛学的中心议题等许多在相关领域未解决的问题,对隋唐佛学的兴起与衰落的原因,...
文史哲研究丛刊-《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 本书特色 《〈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主要内容:《近思录》在长期的传刻流布中,并不是单纯以白文本的形式式传播的,它在传...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作者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我国著...
日本哲学史 本书特色 纪念学界老前辈,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宗教学家朱谦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是我们学术界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我有幸在朱先生生前能不断得到他...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 本书特色《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的内容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范畴。《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内容主要分两大方面,前半部分着重介绍西方哲...
论诱惑 本书特色 让·波德里亚(1929—2007)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
无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精装版) 本书特色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发源,研究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所强调的是“道”,即究竟真实,宇...
内容简介环球圣经公会选择出版改革宗神学背景的研读版圣经,作为环圣的第一本研读版圣经,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它涉及神学信念、解
康德的大刀-《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本书特色 伟大的德国浪漫诗人海涅评价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砍掉了自然神论头颅的大刀。本书选择康德哲学中*容易被中国读者误解的...
真理与进步 本书特色 本书所提供的哲学进步观,哲学不是通过变得更严格而是通过变得更富有想像力而取得进步的。这个领域的进和大多数其他领域的进步一样,是由每一代人中...
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 本书特色 王船山是明清之际*具理论深度的思想家,他的哲学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成就。围绕关于真实存在的探索,本书对船山哲学进...
呻吟语 本书特色 《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
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由胡塞尔在本世纪初发起的现象学运动在近一百年的发展中已成为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哲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