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的经典之作。此书与蒙田的《随笔集》、帕斯卡尔的《沉思录》,称作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代表作。但无论在思想的深刻上,还是在文笔的优美上,这本《培根散文选》都高于后两者,是培根历28年写成,其间多次增订,于1625年定稿,凝聚了培根一生的思想和感悟。
《培根散文选》是哲学和文学的美妙结合。其对智慧和美的有机融合这一特点历来为各国学者所赞赏,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赞之:“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情感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同时因其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说理方式,《培根散文选》也深得世界各国知识分子的喜爱。被译为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受喜爱的十本书之一。
《培根散文选》:文学经典,权威选本,“冰心奖”获奖者倾情推荐。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散文选》是哲学和文学的美妙结合。其对智慧和美的有机融合这一特点历来为各国学者所赞赏,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赞之:“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情感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同时因其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说理方式,《培根散文选》也深得世界各国知识分子的喜爱。被译为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受喜爱的十本书之一。
论嫉妒人的各种情欲之中,没有一种可以比恋爱和嫉妒更令人着迷入魔了。这两者都有很强烈的愿望,很容易引发虚妄的幻想和暗示,而且都通过人的目光表现出来,尤其是当对象在场的时候,这些都是蛊惑形成的原因——假设有益惑这回事的话。由此,《圣经》中将嫉妒叫做“凶眼”,而占星家把星宿的坏影响叫做“恶象”,所以有人认为,嫉妒的言行似乎像目光一样可以投射出去。不但如此,还有一帮好事之徒,竞说嫉妒者的目光最伤人的时候,正是受嫉妒那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际;因为这种情形让他那颗嫉妒的心越绷越紧。再者,在这种时候,那受嫉妒者的得意之情往往溢于言表,因而他受到打击也是必然的了。现在暂且撇开这些奇谈怪论(虽然在某些恰当的时候,它们并非毫无道理),先来谈谈哪种人最容易嫉妒;哪种人最容易受人嫉妒;以及公妒与私妒之间的区别。首先,那些无德之人常常嫉妒有德之人。因为如果一个人心灵之营养不能取之于自己的好处,就要取之于他人的坏处,并且缺乏这二者之一的人一定要设法使得两者兼备。要是有人根本没有希望达到他人美德的高标,他就一定要设法压抑别人的幸福,以此来求得内心平衡。凡是爱打听消息的好事之徒每每善妒。要知道,他之所以劳心费力地刺探他人的情况,不是因为这些劳碌与自己利害相关,而是因为他通过观察别人的祸福而得到一种看戏般的快感。而且,一个人如果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就不会一心为嫉妒搜集素材了。因为嫉妒是一种追求刺激的欲望,像在大街上徘徊而不肯回家的人,正所谓:“没有好管闲事而不心怀恶意的人。”对于那些新晋们的飞黄腾达,生来就是贵族的人常常心怀嫉妒。在新晋们腾达之时,一般贵族中人常常流露出嫉妒之情。因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好像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一样,他们认为别人在前进,而自己早已落后了。身有残疾者、宦官、老人与私生子都很善妒。因为自己的一切已经于事无补,就要竭力损毁别人所拥有的,这样才能抬高自己。除非这些缺陷落在一个英勇伟大的人身上,这样一来,他与生俱来的缺陷就会成为荣耀的一部分。他们希望别人说一个宦官或一个跛子竞作了这样的大事,那就是一种传奇般的荣耀了。例如宦官拿尔西斯和跛人阿盖西劳斯及帖木儿即是如此。同样的,经过大灾大难而再东山再起的人也富于嫉妒心,因为这些人与那些不合时宜的人一样,以为如果别人受到损害,自己的痛苦也就得到了赔偿。那些浮躁虚荣往往想在各种领域都出人头地之辈,他们的嫉妒心也很强。在他们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强,肯定会有人超过他们的,既然如此,他们就很容易能找到嫉妒的缘由。这就是埃德烈安皇帝的特性,他非常嫉恨诗人、画家与能工巧匠。因为在这些领域,皇帝本人的确是有些过人之才的。最后,亲戚、同事、与一起长大的发小,原本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一旦有人飞黄腾达,就会催生嫉妒之心。因为这些发达者的幸运更加衬托出他人的平庸,让他们受到伤害。而且,这些发达者经常在同辈的记忆之中挥之不去。同样,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这种嫉妒之心更会因人们的交口称赞而一发不可收拾。该隐对他的兄弟亚伯的嫉妒是很卑劣和恶毒的,虽然亚伯的供品被上帝看中时并没有人在场旁观,也不至于太丢面子,但是该隐还是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以上内容是关于容易嫉妒别人的人的。现在姑且来谈那些多多少少会遭人嫉妒的人。第一,对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品德越是高尚,受人嫉妒的几率就越小。因为他们的幸福似乎是他们应该得到的。人们不会嫉妒偿还债务的人,但是却会嫉妒那些得到过当的赏赐和报酬的人。再者,嫉妒总是在与别人攀比的过程中产生的,没有比较的地方就没有嫉妒,因此皇帝除了受皇帝的嫉妒外,不受他人的嫉妒。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芥微之人在崭露头角的时候最受人嫉妒,时间一长,这种嫉妒才会消歇。反之,功勋卓著的人在福祉绵延时最受人嫉妒。因为那个时候,虽然他们的德行仍在,但其光芒却不如从前了。要知道,后起之秀们早已使他的这些德行黯然失色。生来就是贵胄的,在腾达时不怎么受嫉妒。因为那好像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并且他们的显贵不见得在他们的幸福上增色多少。嫉妒之心有如阳光,照射在危岸沙滩或高地上,比射在平地上要炙热得多的。因为同样的缘故,那些逐渐发达的人们较之那些突然腾达,一跃而跻于贵显之列的人们是少受人嫉妒的。如果他们的荣耀是非同寻常的劳苦、忧虑、或危险换来的话,这些人是少受嫉妒的。因为人们认为这些人的荣耀来之不易,并且有时还可怜他们,而怜悯永远能够治疗嫉妒。因此你可以看到那较为深沉庄重的政界要人,虽然地位显赫,但他们总是自嗟自叹,说他们过着何等不快的生活,唱着“我们是何等地受苦”之类的歌曲。这并不是他们的真正感受,而是要防止被嫉妒的锋芒所伤。但是这种嗟叹所指的要是别人给他们加上的负担才行,不可以指向自己孜孜以求的事业。原因是,再没有什么比野心勃勃的揽事之人更增别人的嫉妒的了。再者,一个大人物如果能使所有居于下位者保持所有的权利和适当的身份,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消灭嫉妒的了。因为这种办法将他与嫉妒远远地隔开了。最甚者,有些人在大富大贵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桀骜不驯的态度。这样一来,他们最容易成为受嫉妒的对象。这些人总要彰显自己的伟大才会心满意足——或通过外表的奢侈浮华,或者通过克服一切反对与竞争;而智者则宁可做自己的事情,也不去嫉妒别人。甚至在自己不怎么关切的事件中,他们故意让人阻挠或压倒。然而,说真的,若以一种朴素坦然的态度来处尊荣(那就是不带丝毫的骄矜与虚荣),比起那种狡诈多黠的态度来,要少受人嫉妒一些。因为在后一种举止里,那人简直就是表明他不配享受那种幸福,并且还好像也很明白自己毫无价值,这就像是教导别人来嫉妒自己。最后,来总结一下这一部分:我们一开始就说嫉妒行为具有一点儿巫术的性质,那么要治愈嫉妒,除了“祛魅”之外再没有别的方法。也就是除去人们所谓的“妖气”,使之落到别人身上。为了这个目的,绝顶聪明的智者总会让他人粉墨登场,这样一来,那本要落到智者身上的嫉妒心转到那些人身上去。有时这嫉妒会落到下属或仆役身上;有时落到同事或朋友身上;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有一些莽撞的好事之人,只要能够得到权利和职务,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哪怕是受人嫉妒这样的事情。现在且来谈谈公妒。公妒至少还有一点好处,而私妒则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公妒好似一种古希腊的流刑,会在一些人位高权重时压制他们。因此,公妒对于大人物来说是一种制约,可以使他们不至于跨越雷池。这种公妒,拉丁语叫做Invidia,今天称之为“公愤”;关于这个,我们将在《论叛乱》中再说。对国家来说,这仿佛是一种疾病,其结果和感染了病毒一样。因为正如病毒可以侵袭本来健康的肌体,并使之饱受痛苦。国家如果激起了“公愤”,将会感染国家最好的举措,使之变得臭不可闻。所以,如果为政者分不清怎么做会得民心,怎么做会失民心,那样绝少会取得成功。因为那样只不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一种对嫉妒的畏惧,这对国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正如人们通常感染病毒的情形一样。你要是怕它们,就千万不要招惹它们上身。这种公愤好像是主要针对那些重臣高官的,而不反对帝制本身。但这是一条可靠的定律,就是假如某位大臣激起了很大的公愤,但却很少是因为他本人的缘故。或者这种公愤是遍及于国中之每一位大臣;那么这种公愤(虽然藏在冰山之下)对国家真的很不利。以上谈的是关于公妒或公愤及其与私妒的差别,一关于私妒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关于嫉妒这种情绪,我们总的再来说几句:就是在一切的疾病中,嫉妒是最胡搅蛮缠和最历久弥新的。因为对别的情绪来说,其起因不过是非常偶然的,而激发嫉妒的原因每时每刻都有。因此古人说得好:“嫉妒永不休假”,因为它老是在这人或那人心上活动。此外还有人注意到恋爱与嫉妒会使人消瘦,而别的情绪则不会这样,因为它们不如恋爱和嫉妒那样持久。嫉妒也是最卑劣最堕落的情绪,所以嫉妒是魔鬼本来的特质。魔鬼被叫做“那个夜间在麦子中种下稗子的嫉妒者”。嫉妒永远都是这样:使用那些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暗中损坏好的东西,正如田里的稗子之于麦子。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6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身于官宦之家,12岁即入剑桥大学,23岁就任议员,开始显示自己的政治潜能。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仕途屡屡受挫,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他成为新授勋的爵士之一,接着又先后出任副检察长、首席检察官、枢密顾问、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等职,并被授予圣阿尔班子爵。后因受贿而被革职罚金,郁郁终生。1626年在一次冷冻防腐的科学实验中受寒患病,于同年4月去世。培根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培根论人生》、《伟大的复兴》、《政治和伦理论文集》、《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亨利七世史》等。他创立了科学归纳法,鼓励人们以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对整个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冬天的作为》内容简介: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时候,持续增长会遭遇挑战,需要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寻找企业成长的下一个机会。在
冰点追鲸记 本书特色 作者为了撰写科学报告采访一个人——老肯尼,他是爱斯基摩人的活历史。于是老肯尼让作者和他到北极野外实地经历一次,让作者亲身体验了驾驶狗拉雪橇...
史记-全彩青少版 本书特色 司马迁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的人生故事,都和这本辉煌的巨著《史记》有关。能忍天下苦,必能为天下文。它是中国的古典名著、文学名著、史学名著...
动物庄园198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 世界文坛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1984》《动物庄园》:奥威尔两部传世之作;经典的译本组合,超值珍藏。 “多一个...
巴黎圣母院 本书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于1831年1月14日初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
孙幼军童话经典蛤蟆将军和他的兵/孙幼军 本书特色 《蛤蟆将军和他的兵》讲述的是发生在蛤蟆将军和他的朋友小影星娃娃、橡皮泥熊身上的故事。美丽的影星娃娃们因为迷人的...
猴鸡狗猪-沈石溪十二生肖故事 本书特色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2017*重磅力作!沈石溪动物小说扛鼎巨作,闪耀上市!沈石溪精心为孩子准备的*好的成长礼物!打造传奇动...
新的预言2:新月危机/猫武士二部曲 本书特色 聆听了午夜的信息后,黑莓掌和同伴忧心忡忡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孰料,在穿越山区时,他们遇到了神秘的山猫部落。山猫部落...
稻草人 本书特色 【本书简介】本书是新中国**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本书写于20世纪上半叶,集中反...
最喜爱的世界名著 (全六册)精 内容简介 《小王子》:金发的小王子在浩瀚的宇宙星球上四处游历。他来到地球上,静静地安慰着所有不被大人了解的小孩,提醒不再了解孩子...
这个故事源自13世纪宫廷数学家裴波那契提出的一道数学题,解答了1+1等于288这样一个命题。整本书以兔子家庭年历的形式,按月份记
蹦跳的宾果-宾果男孩日记 本书特色 来自单亲家庭的“深智商”小孩里克总被人嘲笑,他反应慢,从来分不清左右,但却非常勇敢,有敏锐的观察力,擅长推理和侦查。来自柏林...
司马光砸缸-好孩子.绘本馆-适读年龄3~5岁 本书特色 “好孩子·绘本馆图画书” (适读年龄:3-5岁)丛书特色:故事取材经典,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文字简洁浅显...
寻找鹿精灵-手斧男孩-4 本书特色 回到丛林,只是为了学习、寻找、发现、了解……他的目标可能在这里实现,也可能在那里实现,有时甚至需要走弯路。但*终,他将跟随鹿...
《凤凰与魔毯》内容简介:本书讲述的是四个孩子和凤凰与魔毯的故事。罗伯特,简,西里尔和安西娅,无意中从一块旧地毯中发现一只金
小灵通漫游未来 本书特色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中国著名科普文艺作家叶永烈先生的科学幻想小说代表作,完整收录《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
雪狼谷.动物小说典藏系列:苍鹰(儿童小说) 本书特色 感悟生命,亲近自然,与动物共成长,做坚强勇敢的小孩!雪狼谷.动物小说典藏系列:苍鹰(儿童小说) 内容简介 ...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内容简介 有一位老妇人,她从六十五岁开始写小说,写到七十五岁,一共写了九部。她没有高深的学历,也没有受过严格的写作训练。这九部小说并没有悬疑曲...
安娜.卡列尼娜-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收藏本-(共5册) 本书特色 《安娜·卡列尼娜》叙述了一个贵族妇女的爱情悲剧。安娜17岁时就由姑母包办嫁给大她20岁的彼得堡大...
代代流传的教子故事:善良诚实篇 目录 熊、狐狸和一罐黄油驴耳朵王子拇指姑娘捕野鸭子的人假王子牧羊人和太阳金鹅青蛙王子代代流传的教子故事:善良诚实篇 节选 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