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

作者:李夏亭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年:2010-06-01

评分:5分

ISBN:978750773528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 内容简介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科学体系,也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从常州孟河这片文化土壤中生发的孟河医派,以其高深的学朮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功绩,影响深远。享誉海内外。
考孟河医派。明末清初就有马荣成、费尚有、法征麟、沙晓峰等以启其先。至清朝道光、咸丰、同治车间,孟河医派崛起于吴中。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的孟河医派名扬大江南北。成为江苏医家一大流派。一个历史影响深远的地域性流派,是祖国医学继温病派后的一支新军,文化底蕴深厚,流派色彩明显,学朮成就突出,业绩彪炳,薪火相传,至今不衰。正如近代名医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历史上孟河医派学朮思想的回顾梳理,又有对当今孟河医派临床实践的归纳总结;既有对孟河医派名师大家的考证溯源。又有对孟河医派传承弟子的全面搜集;既有从中医药科学内涵角度进行的精辟分析。又有从吴文化特性角度展开的深入思考;既有简廉验便的临证方药,又有引人入胜的轶事趣闻。本书代表了多奉来孟河医派的研究成果和水平。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 本书特色

考孟河医派,明末清初就有马荣成、费尚有、法征麟、沙晓峰等以启其先。至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孟河医派崛起子吴中。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的孟河医派名扬大江南北。成为江苏医家一人流派,一个历史影响深远的地域性流派。是祖国医学继温病派后的一支新军,文化底蕴深厚,流派色彩明显。学朮成就突出。业绩彪炳,薪火相传。至今不衰。正如近代名医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子吴中。”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 目录

常州孟河和孟河医派的历史源流
孟河医派纪事年谱
一、清代以前时期
二、清代时期
三、民国时期
四、现代时期
五、结语
孟河派医人考
一、费氏系列
二、马氏系列
三、丁氏系列
四、巢氏系列
五、其他系列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 节选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孟河医派纪事年谱、孟河派医人考、孟河医派传承谱、孟河派名医传略等。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 相关资料

插图:现在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的方法越来越先进,例如核磁共振仪可准确确定化合物各元素之间的直接的、间接的和平面的、空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确定复杂成分的结构。但我认为,也应结合中药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现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的人员主要是化学工作者、化学分类学工作者和中药工作者。化学工作者的主要兴趣是发现新的化合物,他们不必考虑是否能用于治病。化学分类学工作者的主要兴趣是通过化学成分研究,寻找形态分类学是否合理的依据。他们也不考虑化学成分是否有生物活性。中药工作者的主要兴趣是寻找起治疗作用的是哪些成分。当然,化学家和化学分类学家积累的资料对我们研究中药是有用的,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之一,其中也许就有我们要寻找的一部分成分,但我们应该有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例如我们要考虑中药发挥作用,很多是用水煎剂,所以水溶性成分的分离精制应是研究的重点。中药中的微量元素,有时是很重要的。但对化学工作者来讲,基本上没有意义;对化学分类学工作者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意义也不大。对中药工作者来讲,一切可能对人体起治疗调整作用的成分,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也不管含量多少,都应该是研究的对象。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 作者简介

李夏亭,男,1952年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1978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现为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历任常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常州市血吸虫地方病办公室副主任、常州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的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和名家流派专业委员会常委、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孟河医派研究会会长、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常州市针灸学会副会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