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在社会界、文化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历史编纂的基本形式产生过巨大影响。不过记忆转化为历史的过程却颇为不易。本书收入《过去/现在》、《古代/现代》、《记忆》、《历史》四篇专题论文,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反思历史学,深入探讨人类经过的“客观的”历史——或日人类创造的或日奴役人类的“客观的”历史——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史学与记忆进行思考与解释,体现出为了探究真相所需要的深邃的和反思的精神,证明了历史是一门科学。它具备一切科学的特征和一切专业的特征。这对我们关注史学前沿*新动向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中国史学充分借鉴西方*新学术路径。
《历史与记忆》内容简介:记忆在社会界、文化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历史编纂的基本形式产生过巨大影响。不过记忆转化为历史的过程却颇为不易。《历史与记忆》收入《过去/现在》、《古代/现代》、《记忆》、《历史》四篇专题论文,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反思历史学,深入探讨人类经过的“客观的”历史——或曰人类创造的或曰奴役人类的“客观的”历史——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史学与记忆进行思考与解释,体现出为了探究真相所需要的深邃的和反思的精神,证明了历史是一门科学,它具备一切科学的特征和一切专业的特征。这对我们关注史学前沿*新动向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中国史学充分借鉴西方*新学术路径。
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演变体现了集体记忆得失的重要性。集体记忆将历史像科学和公共礼仪一样加以对待,丰富的档案和文献(纪念性的)是处在上游的历史水库(动态的),而在下游,则是历史研究发出的响亮的回声(鲜活的),集体记忆成为了发达社会与发展中社会、主流阶层与非主流阶层为权力、生活、生存、发展而激烈争夺的一部分。安德烈·勒鲁瓦一古朗的结论可谓是一锤定音:“自现代人起,构建一个社会记忆成为了人类社会在演化过程中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另外“对昆虫而言,基因是不可或缺的,生物学上的这类惯例对人类也是适用的,因此,种族繁衍是常理,为了在常理和进步之间达成平衡,于是对话展开了,常理代表着的是族群繁衍的必需的资本,而进步代表着的是个体为改善生存而实现的革新”(24页,1964~1965)。记忆是构成所谓的个人或集体身份的一个基本因素,寻求身份也是当今社会以及个体们的一项基本活动,人们或为之狂热或为之焦虑。但是,集体记忆不仅是一种征服,它也是权力的一个工具和目标。对记忆和传统进行支配的争斗,即操纵记忆的争斗,在社会记忆为口述记忆的社会里或在书面的集体记忆正在形成的社会里最容易被人所掌控。伊特鲁里亚人(Etrusque)的历史编纂也许就是某种集体记忆的写照。该记忆与一个社会的主流阶级极为密切,该阶级也就等于该民族,因此,在该民族消失后,它的集体记忆也就随之消失了,“我们只有通过希腊和罗马人才确切知晓伊特鲁里亚人的存在,前提是要承认这些人曾经存在过,但我们却对这层历史关系毫不知晓。该民族的历史或野史(Parahistorique)以及其传统,也许已经和掌控着该民族的道德、司法、宗教等财富的贵族阶级一同消失了。当贵族阶级不再以一个自立的民族存于世间之时,伊特鲁里亚人也随之失去了其过去的意识,这也就是说,他们迷失了自我”①。保罗·韦纳在研习了罗马、希腊时期的慈善(fivergfitisme)现象后,怀着崇敬的心情来阐释为何富人会“散发部分钱财,以博取一份好口碑”(Paul Veyne,272页,1973),他也解释了在罗马帝国皇帝为何要霸占着慈善活动,这是因为他要霸占集体记忆,“所有的公共建筑都由他令人建造(除了元老院和民众为纪念他而建造的建筑物)”(Paul Veyne,688页)。而元老院出于报复皇帝,也常常摧毁这些帝王们的记忆。乔治·布朗迪埃列举了喀麦隆贝提人(Bfiti)的例子,以提醒“族谱”对于记忆的操纵。人们知道,在没有文字的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族谱的作用是很大的,“在一个针对喀麦隆南部贝提人的未出版的研究中,作家蒙哥·贝提记述并刻画了这样做的策略所在,即让有抱负、有魄力的人‘采用’这些族谱来证明其备受争议的高贵”②。在发达社会里,新档案、口语档案、视听档案都没有逃脱执政者的监控,他们甚至既可以监视这种记忆,又可以严密控制制作这类记忆的工具,尤其是广播、电视。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享誉国际的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继布罗代尔之后的第三代重要代表人物。1924年生于法国南部的土伦,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曾留学捷克、意大利和英国。1972—1977年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专精于中世纪史尤其是中世纪的文化、心态和感觉表象研究。主要著作有《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历史与记忆》、《圣路易》等。
Nodemocracywithoutdeconstruction.DeconstructionandDemocracyevaluatesandsubstanti...
周记1911 本书特色 亚洲**个共和国开年微历史。百年前时空直播,鲜润生动如新闻。国内顶级时事新闻记者首创“周记历史”探寻晚清,揭开大清帝国国脉崩裂的真相*好...
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日》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
被遗忘的盛世 本书特色 《万历十五年》之后,又一部具有颠覆意义的经典之作,以后读史时代的视角再现大明王朝的中兴盛世。解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盛世,挖掘出值得鉴戒与反...
《KVM实战:原理、进阶与性能调优》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兼具实战性、系统性又不乏深度的KVM虚拟化技术指南,既能让新人快速掌握KVM的
吕氏春秋 本书特色《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本書是漢語世界的第一部閱讀史專著。作者以具體的個案,「濃描細寫」晚清士人尋覓接受「
公元前400-公元前200-崛起的帝国-全球通史-5 本书特色 《全球通史3:公元前1500-前600文明初曦》精选世界各国博物馆、图书馆珍藏的精美图片,构成人...
史通通释 内容简介 《史通》是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作,是我国*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分内外篇,共20卷,此书尽显刘知几提出的史学家必须兼具的“史学三长”。可...
草原狼纛-突厥汗国的历史与文化 本书特色 突厥是古代欧亚草原重要的游牧之一,曾一度成为雄跨欧亚草原的霸主,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本书在欧亚草原广阔的历史、地理和...
《国家智囊》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严谨的非虚构性读物。从1945年的“36小时战争”,到21世纪末的“未来战争20××”,美国的兰德公
可知可用的华夏文明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华夏乌托邦的文明史;华夏文明的理想追求;华夏道学的理论方法;华夏文明的社会应用;华夏人格的精神复兴。可知可用的华...
《万物大历史·农耕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内容简介:“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
广州番鬼录旧中国杂记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版1印★ 作者亨特终其一生,在中国生活的时间长达四十年,经历了中西关系的深刻变化,对中...
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最新版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新版)》:一部经典实用的中华五千年趣闻轶事百科全书俯瞰贯古通今的趣闻轶事 传承灿烂辉煌的中...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 本书特色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由张亮采、杨树达编著。《中国风俗史》是中国社会史**部专著,书中将黄帝...
诗海沉帆--杨贵妃马嵬后历史揭谜 内容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素以难解多伪作而著称,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困惑。本书从研究李白两首*著名的词——《菩萨蛮》和《忆秦娥...
慈禧回銮-1901年的一次特殊旅行 本书特色 长期以来,有关慈禧的老照片基本上是1903年隆裕勋龄等人拍摄的,之前的则几乎没有。1900年庚子年,慈禧一路西逃。...
西蒙古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按不同朝代的专题研究,收入有关蒙元时期斡亦刺的文章四篇、明代瓦刺十一篇、清代准噶尔三篇及典章制度四篇,共计二十二篇,约二十八万字。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美战争开始前的那个夏天,日本参谋部门已经预测出一旦开战日本必败的结局。令人惊异的是,日后发生的一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