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心态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民国时期的档案出发,重点研究了抗战时期福建崇安县台湾籍民的聚居缘由,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心态变化。本研究认为,“亚细亚孤儿”意识确实是存在的,崇安县的台湾籍民就是主要的历史原型,但他们多数人*终克服了迷惘、失落的“孤儿”心态,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台湾义勇队的抗日活动,并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本书分为九章,**章绪论部分解释了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对相关的学术史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阐述了心态史学的概念、理论及方法,提出了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介绍了本著述的史料特点,并对本研究的突破和不足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章系统考察了1895年至1937年这四十二年间福建地区台湾籍民的基本状况。文章从厦门、福州等地警务部门的案例记载出发,详细叙述了福建省台湾浪人违法犯罪的情况及其恶劣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少数台湾浪人制造事端,以达到“以华制华”和离间两岸民众情感的罪恶目的。
第三、四章介绍了抗战爆发后福建省台湾籍民的基本动向,分析了非沦陷区台湾籍民被集中迁移崇安县的原因及其心态变化。文章认为,台籍浪人在福建胡作非为所积累的民怨,加上金门、厦门沦陷中台籍浪人的助纣为虐,引起福建民众的愤慨和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迫使国民政府将福建省内台湾籍民集中迁移至崇安县。福建省政府的不信任对多数饱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籍民而言,无形中造成了心理伤害,成为“亚细亚孤儿”意识形成的肇始。
第五章至第七章详细论述了1938年至1947年间崇安县台湾籍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心理情绪。文章从崇安县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台湾籍民的自身情况展开分析,认为他们的生活较为困苦。虽然国民政府对崇安县的台湾籍民进行了系列安置和赈济,例如阶段性生活费补助、安排垦荒和独立谋生、对老弱妇孺进行救济等,但受限于抗战时期的紧张局势、经济动荡以及崇安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台湾籍民的生活难有根本的起色。生活的困顿,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当局严密的监管举措,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他们原有的失落感和苦闷心理,这是此阶段台湾籍民的主要心态。
第八章阐述了崇安县台湾籍民参加台湾义勇队的基本情况,分析多数台湾籍民克服“亚细亚孤儿”意识,投身抗战的原因。文章叙述了台湾义勇队的组建经过和大致活动,指出崇安县台湾籍民*终克服“亚细亚孤儿”意识的消极影响,在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肯定了多数台湾籍民身上蕴含着中华民族不屈外侮的民族“气节”,赞扬了他们不畏艰苦挫折、勇于追求“自我实现”和民族解放的精神。
*后一章再次揭示了福建台湾籍民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以崇安县台湾籍民为中心,对“亚细亚孤儿”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升华进行简要的回顾。笔者强调“以史为鉴”,吸取“亚细亚孤儿”意识产生的历史教训,主张客观理性地看待这段特殊的历史,为化解两岸同胞问的历史“心结”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抗战时期福建崇安县的台湾籍民:心态史视域下的考察》是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
《抗战时期福建崇安县的台湾籍民:心态史视域下的考察》有关内容简介:有关台湾籍民的学术研究,近年来尤为热络,成果也极为丰硕。开启研究行河的首推日本学者中村孝志,中村先生充分利用了日本外务省、台湾总督府以及日本驻华领事馆等机构的档案、文书和内部报告,初步介绍了华南地区台湾籍民的基本情况、台湾总督府在中国华南地区兴起办学校、医疗机构的报纸事业的三大政策,对台湾籍民与台湾总督府“南进政策”之间的关系有比较细致的阐述。
根据省政府的训令,“除一部分由垦务所接管从事垦荒外,其余准从事独立自由职业,惟工作地点以本县境内为限等因奉此。查际此非常时期,该项台民虽准独立自由,但仍须严密注意,切实防范,以杜意外”①,县政府向有关的区长、主任以及各保甲长做了相关指示,台湾籍民的工作、生活范围在大多数情况下限定于崇安县,防备“轨外行动”,而管理员作为台民的直接监督人,更是肩负重大的监管责任。实际上,除了不能离开崇安县外,台湾籍民并没有其他的行动限制,当然赴郊外或其他区、镇时,需要打笺条给管理员,以便领取外出证明。②如果台民外出打工或者临时离开,而没有事先向管理员报告的话,就会被当成潜逃,一旦被管理员、宪兵或警察追回的话,台民一般要被拘禁。翁秀煌在1939年12月24日,“承赤石茶叶改良场工头吴国准佣雇,前往为工人,开垦茶园”,这属台民自谋工作,原本是崇安县政府允许及鼓励的,但由于翁秀煌“未曾向管理员声情许可,然后前往”,结果被当成潜逃,“致取罪戾,追回拘禁”,其妻陈日请茶叶改良场的吴姓工头出示证明书,希望县政府能够释放翁秀煌。③类似的情况还有陈东崎,他曾在崇安县城区警察所充当伙役,后来“因病收差”,继而“暂代电报局分送电报或干劳工”,但可能更换工作后没有及时向管理员汇报,后被当成潜逃而“羁押狱中”。④对于外逃的台湾籍民,如想申请保释,一般要“觅具连环妥保”,才可获得释放。当然,如果台湾籍民真的失踪或者外逃成功,管理员算是严重失职,要受到相应的处罚。1941年5月,台民王亦嫩、吴乃珪,临时被电厂雇佣装置电话杆,结果“去后据报行踪不明,潜逃无踪”,县政府“查该管理员吴口管理疏忽”,“由本府予以撤职”⑤,显然台民如失踪或外逃,管理员是要被追究责任,甚至被撤职处分。
黄俊凌,1977年生,福建漳州人。200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海峡两岸关系史、光复后台湾历史。在《台湾研究集刊》、《社会科学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出版两部编著。
慈禧垂帘-祺祥政变始末 本书特色 祺祥政变开启了慈禧垂帘。年仅27岁的慈禧如何能够取得祺祥政变的胜利,从而开始了长达47年的垂帘听政生涯?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内容简介:教育做不到的,就交给阅读! 用一本书,柔软孩子的心。用一本书,燃起孩子的行动力。通过阅读
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快读二十四史(专色) 本书特色 《快读二十四史》上起炎黄二帝的农耕渔猎,中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下迄明清之际的风云变幻,展示了...
天人之际:薛仁明读《史记》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真容就在《史记》里;◆薛仁明带我们触摸秦汉时中国人敞亮饱满的魂魄,找回中国人该有的生命气象;◆薛仁明语言平实,娓...
《大中国史》是我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通史著作,上起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以时间顺序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
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地方志大量流散国外,其中日本是收藏数量*多、质量*好的国家。日本搜集中国地方志的历史相当久远,到近代更是肆意搜集、掳掠。对...
回族谱序与宗源考略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谱界名流考证,史料翔实可靠,编制世系总表,绘出回族在中华大家庭中的图景★古制保持原貌,现代版谱序...
马克·波斯特,后马克思思潮在美国的重要代表之一,1941年生,1968年在纽约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厄湾校区历史
1840-1927-微博晚清民国史-与知情人一起揭历史真相 本书特色 张程专著的《微博晚清民国史(1840-1927与知情人一起揭历史真相)》大体上以时...
《多余的素材》内容简介:继《纽约琐记》之后,本书是陈丹青归国前夕写成的另一部纪实文集,其主题首次越出“艺术”之外,触探人性
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清后期外务省档案与晚清史的研究,内容包括: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慈禧首次盛宴洋人纪实,戊戌维新前后...
《帝国落日》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阿尔伯特·凯塞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26名元帅之一,曾在德国军队长期服役,对德国空军的建立和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内容简介: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迄今尚无定论,这是坏现象,也是好现象。这正好促使中国历
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 本书特色 本书以民国初年的临时参议会和两次国会为研究对象,以扎实的历史资料还原民初国会的运作状况,并以政治学的视角讨论国会政治与其他制度的互...
史记:线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16开仿古线装,装帧古朴典雅,线装书局出版★《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历经18载完成★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
(连环画)东周列国志故事(第九辑全6册) 本书特色 ★ 64开平装,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由王学成、谢福贤、倪春培、张浩、赵长庚绘制插图★ 整套丛书以白描...
《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3》内容简介:人人都能看下去的中国史!爆笑三分钟,吃透中国史!一本书吃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史!本书是百科
两个女人一个清朝-晚清变局与慈禧太后-肆 本书特色 历史题材*具突破性作品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成员、国内权威清史专家李治亭、杨东梁、王俊义联袂推荐两个女人一个清朝...
《观念的跃升》内容简介:在这个残酷而混乱的星球上,只有一个物种有条不紊地发展壮大,这就是我们人类。而推动人类走向胜利的,正
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创造出了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