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序言、“醉眼”中的朦胧、扁、路、头、铲共大观、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革命咖啡店、《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等。
1927年至1936年,鲁迅在上海生活了十年。本卷收录了鲁迅在上海创作的十二本杂文集。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 鲁迅卷(套装上下册)》:到这里,又可以谈到我的“硬译”去了。推想起来,这是很应该跟着发生的问题:无产文学既然重在宣传,宣传必须多数能懂,那么,你这些“硬译”而难懂的理论“天书”,究竟为什么而译的呢?不是等于不译么?我的回答,是:为了我自己,和几个以无产文学批评家自居的人,和一部分不图“爽快”,不怕艰难,多少要明白一些这理论的读者。从前年以来,对于我个人的攻击是多极了,每一种刊物上,大抵总要看见“鲁迅”的名字,而作者的口吻,则粗粗一看,大抵好像革命文学家。但我看了几篇,竞逐渐觉得废话太多了。解剖刀既不中腠理,子弹所击之处,也不是致命伤。例如我所属的阶级罢,就至今还未判定,忽说小资产阶级,忽说“布尔乔亚”,有时还升为“封建余孽”,而且叉等于猩猩(见《创造月刊》上的“东京通信”);有一回则骂到牙齿的颜色。在这样的社会里,有封建余孽出风头,是十分可能的,但封建余孽就是猩猩,却在任何“唯物史观”上都没有说明,也找不出牙齿色黄,即有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论据。我于是想,可供参考的这样的理论,是太少了,所以大家有些胡涂。对于敌人,解剖,咬嚼,现在是在所不免的,不过有一本解剖学,有一本烹饪法,依法办理,则构造味道,总还可以较为清楚,有味。人往往以神话中的Prometheus比革命者,以为窃火给人,虽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其博大坚忍正相同。但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以为倘能味道较好,庶几在咬嚼者那一面也得到较多的好处,我也不枉费了身躯:出发点全是个人主义,并且还夹杂着小市民性的奢华,以及慢慢地摸出解剖刀来,反而刺进解剖者的心脏里去的“报复”。梁先生说“他们要报复!”其实岂只“他们”,这样的人在“封建余孽”中也很有的。然而,我也愿意于社会上有些用处,看客所见的结果仍是火和光。这样,首先开手的就是《文艺政策》,因为其中含有各派的议论。郑伯奇先生现在是开书铺,印Hauptmann和Gregory夫人的剧本了,那时他还是革命文学家,便在所编的《文艺生活》上,笑我的翻译这书,是不甘没落,而可惜被别人着了先鞭。翻一本书便会浮起,做革命文学家真太容易了,我并不这样想。有一种小报,则说我的译《艺术论》是“投降”。是的,投降的事,为世上所常有。但其时成仿吾元帅早已爬出日本的温泉,住进巴黎的旅馆了,在这里又向谁去输诚呢。今年,说法又两样了,在《拓荒者》和《现代小说》上,都说是“方向转换”。我看见日本的有些杂志中,曾将这四字加在先前的新感觉派片冈铁兵上,算是一个好名词。其实,这些纷纭之谈,也还是只看名目,连想也不肯想的老病。译一本关于无产文学的书,是不足以证明方向的,倘有曲译,倒反足以为害。我的译书,就也要献给这些速断的无产文学批评家,因为他们是有不贪“爽快”,耐苦来研究这些理论的义务的。但我自信并无故意的曲译,打着我所不佩服的批评家的伤处了的时候我就一笑,打着我的伤处了的时候我就忍疼,却决不肯有所增减,这也是始终“硬译”的一个原因。自然,世问总会有较好的翻译者,能够译成既不曲,也不“硬”或“死”的文章的,那时我的译本当然就被淘汰,我就只要来填这从“元有”到“较好”的空间罢了。然而世间纸张还多,每一文社的人数却少,志大力薄,写不完所有的纸张,于是一社中的职司克敌助友,扫荡异类的批评家,看见别人来涂写纸张了,便喟然兴叹,不胜其摇头顿足之苦。上海的《申报》上,至于称社会科学的翻译者为“阿狗阿猫”,其愤愤有如此。在“中国新兴文学的地位,早为读者所共知”的蒋光Z先生,曾往日本东京养病,看见藏原惟人,谈到日本有许多翻译太坏,简直比原文还难读……他就笑了起来,说:“……那中国的翻译界更要莫名其妙了,近来中国有许多书籍都是译自日文的,如果日本人将欧洲人那一国的作品带点错误和删改,从日文译到中国去,试问这作品岂不是要变了一半相貌么?……”(见《拓荒者》)也就是深不满于翻译,尤其是重译的表示。不过梁先生还举出书名和坏处,蒋先生却只嫣然一笑,扫荡无余,真是普遍得远了。藏原惟人是从俄文直接译过许多文艺理论和小说的,于我个人就极有裨益。我希望中国也有一两个这样的诚实的俄文翻译者,陆续译出好书来,不仅自骂一声“混蛋”就算尽了革命文学家的责任。然而现在呢,这些东西,梁实秋先生是不译的,称人为“阿狗阿猫”的伟人也不译,学过俄文的蒋先生原是*为适宜的了,可惜养病之后,只出了一本《一周间》,而日本则早已有了两种的译本。中国曾经大谈达尔文,大谈尼采,到欧战时候,则大骂了他们一通,但达尔文的著作的译本,至今只有一种,尼采的则只有半部,学英德文的学者及文豪都不暇顾及,或不屑顾及,拉倒了。所以暂时之间,恐怕还只好任人笑骂,仍从日文来重译,或者取一本原文,比照了日译本来直译罢。我还想这样做,并且希望更多有这样做的人,来填一填彻底的高谈中的空虚,因为我们不能像蒋先生那样的“好笑起来”,也不该如梁先生的“等着,等着,等着”了。……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内容简介:普希金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普希金经典文选》精选了他在各个创作
海的寻觅 本书特色 作者将书斋由相对安静的老区迁至繁华的都市,写作却愈发有大隐隐于市的淡泊。在他笔下,大漠、海洋,都在大地 “文章”中“有情”地呈现,古陶、古贤...
《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系统探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著作。作者以问题为主线考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使西纪程(精)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内容简介:《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为海涅的长篇叙事诗,全诗文笔犀利,嬉笑怒骂,对当时专制横行、庸俗
北京站往事-北京站老站长手记 本书特色 “列车运行前方就要到达伟大首都——北京……”在北京西站建成之前,每当这段广播响起的时候意味着旅客们就要到达北京站了。北京...
万寿寺-王小波全集(第三卷)(长篇说) 本书特色 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他们*喜欢的作家之一。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
原来你非不快乐-全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 《林夕:原来你非不快乐(全新修订版)》:“人造卫星围绕这地球,我们却围绕着快乐哀愁!”林夕说:有人...
你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特色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集,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其散文成就颇大,虽然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知识...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原文·注释·鉴赏:图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精选唐诗宋词名家中流派杰作近六百首,精华毕呈。本书...
建筑家猫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随笔绘本。作者以猫的视角看待工业文明的城市,以猫每天的生活规律为主线展开。在图画中,可以看到一只灰猫在人类创造的工业世界里...
《客厅里的绅士》内容简介:一九二二年,当毛姆作为剧作家、短篇及长篇小说家甚至社交名流均取得巨大成功之际,他将这些全部放下,
延安采访录 本书特色 “国际人士看中国”丛书收录了多个国家的著名国际人士的著作。这些作者分别在20世纪中前期亲历、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或亲自参加了新中国社会...
天演论 本书特色 ★惊醒近代中国人的启蒙之作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赫胥黎很好地继承了达尔文的这一理论,而写成了《进化论与伦理学》,*早把达...
牛汉诗文集:(全五册) 本书特色 《牛汉诗文集》众所周知,牛汉是因“胡风集团”**个被捕的人。从1955年开始,他戴了25年“反革命”的帽子,没有公民权,更没有...
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萧红精品选 本书特色 萧红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她是一位极具悲天悯人的忧郁情怀的作家,她作品中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
妈咪爱 本书特色 妈咪爱是一种药的名字,宝宝肠胃不好的时候可做辅助治疗,在药里面算是味道不错的,一般的宝宝都愿意接受。当然,*好的是这个名字,包含了母亲*基本的...
《佛教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佛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
31人说:我们的中国式人生 本书特色 陈菱主编的《31人说——我们的中国式人生》由31个普通人讲述的21个真实故事组成,取自于中国电视当下*具规模的“口述历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35:叶圣陶卷 本书特色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儿童文学的拓荒者,本卷选收了部分小说和童话作品,其中有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的长篇名作《倪焕之》。...